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8|回复: 0
收起左侧

[散文] 017散文——火盆 火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3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严冬到来,天寒地冻,寒气逼人。现在的人们有了较好的取暖设备,如电褥子、空调、暖气等等,过冬一点也不受罪。可是四十年前的农村,生活贫苦 ,室外大雪飘飘,室内冷如冰窖。到晚上睡觉,钻那个冷冰冰的被窝,现在想起来都毛骨悚然。然而,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世代相传中也创造出了取暖的好办法,比如用火盆、火罐、烘笼取暖。
      火盆,是一种黑陶制品,形状如花盆。把刚刚燃烧过的柴草炭火盛入其中,上面再覆盖一些碎柴草屑使其在不冒火苗的情况下供人取暖。
      烘笼,是有一种叫腊条的条子编制而成的,腊条是一种落叶乔木,耐旱,秋末冬初收割,来年再发新芽,一般用来编制篮子、篓子等农具。用腊条编成的烘笼成品是一个直径40厘米,高40厘米的拱形圆筐,没有底,像篱笆样,四周有茶杯口粗的洞,用它可以撑起被窝,与火盆组合搭档使用。
      火盆、烘笼在鲁东南及胶东农村应用十分普遍,经济、简单、可行。寒冬的晚上,睡觉前母亲常用豆秸、棉柴烧上一堆熊熊的火,再把火炭盛入火盆里,压紧,等不冒烟时,上面蒙上一层灰。然后用烘笼撑起被窝,再小心翼翼地把火盆放在烘笼里,火盆散热很快,这样慢慢的就把被窝烘热了。母亲一遍又一遍地摸着被窝的温度,烤热了母亲就把火盆、烘笼取出,我们趁热钻进被窝里,尽情的享受着火盆带来的温暖,夜静地很,躺在被窝里,耳边不时传来村外湖面上的冰因热胀冷缩而开裂发出的嗡嗡的声音,每到这时,心中不免在想象着外面是多么的寒冷,而自己已身处温暖的被窝中,温馨和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感觉特妙。就这样,在火盆的陪伴下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夜晚。等钻进被窝再将火盆、烘笼挪到另一头,可以烘脚。但千万不能把火盆蹬倒了,否则就容易着火。大人对此十分小心,一会儿摸摸被窝,等温度适宜了就把火盆、烘笼取出被窝,保险系数很高。有时火大了,不小心,要烫糊褥子,这种情况很少发生,通常在火盆底下垫上一层东西。一个冬天,也有疏忽的家庭,不听话的孩子蹬倒火盆,烧了被子的事也是有的。也有格外心痛孩子的父母让孩子把火盆带到学校里的,老师一般不管,只是孩子老是在拨弄火盆,不注意听讲时,老师也会说道说道的。
      大凡四十岁以上的生长在鲁东南及胶东一带的人,对火盆、烘笼大都不陌生,童年的冬天都是在火盆、烘笼的被窝里度过的。这一生活景象如那温暖的火盆温暖着许多人的记忆。
      还有一种火盆,因造型精致,体积小,且带有提把,形状似小菜篮子,家乡一带称其为火罐。火罐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使用,有些老人在冬季里,火罐一般不离手。记得爷爷手中就有这么一个火罐,小时候经常跟在爷爷身边,看他怎样侍弄火罐,要适时给火罐中添加锯末、草屑使其烟火不断。火罐除了用来取暖外也有一些别的用途,比如用它烧烤花生,把带了皮的花生放入火罐中,用木棒来回不停地翻弄着,使其不至于烤糊了,不多时花生就烤熟了,拿出来剥了皮,嚼到嘴里,香甜可口。也可能是因为用火罐烤的,吃起来总感到比平常炒的要好吃。抽烟时,爷爷把他半米长的烟袋杆伸到火罐里,用木棒夹一块炭火放到烟袋锅中,吧嗒吧嗒抽起来,叫人见了觉得挺香。
      往往是三五成群的老人在背风向阳的墙根下晒太阳,当然,手中提着火罐,他们悠闲地谈论说笑着,今年的年景如何;来年的春种怎样部署;村里谁家娶了媳妇;谁家丢了东西等等……家长里短的谈笑风生,活像一个新闻中心,完全可以和现在的茶楼相比,可不能小瞧了茶楼,它就是一个新闻集散地。不同的是,茶楼里的人们在谈论时听着音乐,吃着点心,品着香茶。而墙根下的人们是烤着火罐,晒着太阳,抽着烟袋。火罐、老人烟袋、闲谈,形成了一个冬季里的和谐的农村生活景象。谈笑中,在老人们的脸上看到了一份慈祥、一份惬意、一份从容和满足。虽身处严寒,脸上的笑纹里却始终写满了暖意,我把这理解为春之意象。而今身处茶楼里的人们在谈论的是物价、股市、楼盘、就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甚至钓鱼岛、太平洋上的军演等等。虽然身在暖房,虽然翘着二郎腿,可他们的脸上总是写满了焦虑、浮躁、隐忧亦或是淡漠、冰冷的表情。那么,在他们的脸上所表现出来的究竟应该叫做什么意象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5-6 05:36 ,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