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调借李后主《子夜歌》 我的心情是灰色的,是个带有浓厚悲观主义色彩的完美主义者,对过去有着怀旧的追忆,对将来又有着谨慎的憧憬。性格上带着传统,甚至于守旧的异质,于是与这个个性张扬、物欲横流的世界显得格格不入、方枘圆凿。追求懵懂理想的同时又被迫于在这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滚滚红尘中逆流而上,于是总感觉日子是如此的苍白,没有一丝的颜色,生活又是如此的沉重,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南华经》上曰:“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然而在世俗的尘世间,我又如何能去“山木自寇,源泉自盗”?更不要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多年来,我一直力求平淡,力求坦然,在平淡中感受生活,在坦然中追求梦想。素来以为生活不妨像水,点点滴滴都是真实的存在,且能屈能伸,随遇而安,平时厚积薄发,隐于闹市,关键时刻锋芒毕露,一飞冲天。可灵魂深处虚妄与幻想却如影随形,总是想去追逐并拥有着美好的东西,然而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容易消逝,彷佛彩虹,缤纷绚烂,光彩夺目,可是却又瞬息万变,转瞬即逝,越是短暂的拥有,越是徒劳的害怕失去。“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些虚幻的欲望便造就了人性的缺点与软弱,或许也只有佛家的无欲无求和道家的飘然无挂才能像水一样画地随形,翻峦入川。 长久的积习让我感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是缓缓的感情渗透,默默地心灵沟通,纵然孤芳自许,目下无尘,也要行为豁达,随分随时,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力所能及的包容整个世界,就算不能像尼采那样“只予付出,不求回报”,也不要去刻意的追求着对等的馈报,反之则不免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然而在这个人情淡漠、亲情渐远的社会里,太多的人都带着厚厚的面具,里面裹着一颗戒备森严的心,更有甚者,指东说西,顾左右而言他。当社会给予一颗火热赤诚的心报以冰冷的伤害,给一张善意的笑脸报以冷落的白眼时,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伪装,于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大街上晃动着滑稽可笑的身影:明明夹着狐狸的尾巴,却迈着人的步样,明明挺着草莽的肚子,偏偏戴着镶金的眼镜。 喜好恬静,不喜欢喧嚣,尤恶那种无病呻吟的喋喋不休,沉默是金,无言的呐喊却是最震撼的。最美好的时刻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最悲凄的离别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最感动的一首歌《感恩的心》是用心手语表现的,最震撼的一首曲子《命运》却是一个聋子创作的。上帝造人时赋予了人们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我们何必去违背苍天的意愿而不去做一个倾听者呢? 生活不应该去抱怨,抱怨或许真的只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当我听着颓废、清幽的曲子,看着来去匆匆的人流时,突然顿悟——原来,我还是不够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