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8|回复: 16
收起左侧

[探讨区] 愚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1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诗词,当然绕不过平仄这一关。也就是因为这个关口,一些朋友望而却步。有时候,有了感想,挥笔而作,却另一些朋友说:这,不和平仄,是什么?于是放弃了。
一般来讲,什么都有个规矩。比如诗律,词律。既然到了律的高度,好像确实不好违拗,因为违拗了,也许就意味着违法了。当然,这个法,指的是诗词格律。
我们先不奢谈那些章程律法,只是说说为什么有这些条条框框。当然,产生的原因很多,很难概括。但是于我们的诗词鼻祖《诗经》来看,赋比兴是重点,格律却在其次。
这有点像现在的资格考试,也许比喻不恰当,写的人多了,设个门槛,过滤一下。《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咏,律和声.”由此可见,诗律和声的关系。
我们祖国的语言,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声调。也就是说,我们用四声涵盖文字。那么,古人在说话和行文的时候,对声调讲求,也是情理之中。这也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瑰宝。
唐代,有了律诗,宋代有了词。算是个总结,也算是集大成的时候。但是,我们看到了,诗词格律如此严密,结果如何。拿一册铁律,你纵有千般风情,怎与人说?
王力先生说: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的格律也不能是例外。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诗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艺术。
喜爱古典诗词的朋友们,先写吧,一吐胸中块垒,然后再求工顺。我们的时代,是发扬光大的时代,不是墨守成规的时代。诗词的新生,在你的笔下。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5-13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糊涂仙 于 2011-5-13 21:11 编辑

    说说自己想法。
    格律就是一种规则,纵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流传有序,改变,须有时间过程。以读书人的脾气,改会很难。
    格律,一般情况下我都不看,我以为随着你深入的个人体会。若总在破律,想来许多同好者不会接受你。

    韵部,同律。已知改革几代有,就是实施不了。实施不了,则废。也就是你平水还是十三辙,都会有团体吸收或排斥,看你自己愿意进哪个圈子而已。

    作为交流,韵与律。我提倡自己严,待人宽。
    底线唐诗或宋词有的,都可认可。再宽些,乃至可发展到近现代,诸如毛体换韵“蝶恋花”都应认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1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小糊涂仙


        宽严,您的标准如何,您回帖可知。
        诗词格律的问答,却又是山外青山了。
        喜欢古典诗词的人们和您的差距也许大,
        但是以我之见,多多益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1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小糊涂仙


        您也说到了韵部,说到了律。先生,今夕何夕?朋友们写心事第一,然后求古求韵,何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13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好比在人情与法律之间我们该作何选择。
    我们既要遵守法律业已确定的行为规则,又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去尊崇合理的人情世故。
    然而,在有些时候,人情与法律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冲突。
    呃。。伤脑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13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寒君也是诗词中人?还以为你只写小说呢~~{:1_2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13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自己想法。
    。。
    作为交流,韵与律。我提倡自己严,待人宽。
    小糊涂仙 发表于 2011-5-13 21:09

    好象也有理儿,认同一下。{:1_27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朋友的说法,见仁见智。我们暂且放下那些金科玉律,看看词的发展情况。从发现的敦煌曲子词来看,词这种文体在草创的时候,在老百姓的口中心里,没那么多讲究。到了读书人(当然,那时的读书人又与现在不同)那里,词雅化了,格律话了。在姜白石的时代,词的情境已大部分脱离了民间,变成了读书人的词。值得一提的是,就算对词的格式和意境苦心研求的姜白石,也自己创调作词,以图词的发展。然后,清代的读书人(这又与唐代宋代的读书人不同了)考订出了词律,也就是说再过多少年不管,都得按这个填。虽然这个定律的人,自己会不会唱词,我们不好评判了。艺术,是起于民间的,要真的热爱词这个艺术,我们不妨先让他归于民间,从读书人的手里,回归到老百姓的口中,也许这样,我们那么热爱的古典诗词这种文学样式,会真正在我们的时代复兴、光大。当然,对于诗词格律,这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很肤浅,谢谢朋友们的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5-14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小糊涂仙


        您也说到了韵部,说到了律。先生,今夕何夕?朋友们写心事第一,然后求古求韵,何 ...
    可堪孤馆闭春寒 发表于 2011-5-13 21:41



    这种争论,没有网络时,就有。
    无必要强迫谁谁。我也是一家言而已。

    问好参考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5-14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也有理儿,认同一下。
    水凝凝 发表于 2011-5-13 23:57



        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水凝凝


        呵呵,我是外行人说话了。是啊,这样难免贻笑大方的。朋友们的看法很有见地,我算是抛砖引玉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5-14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这种文体在草创的时候,在老百姓的口中心里,没那么多讲究
    可堪孤馆闭春寒 发表于 2011-5-14 07:39



    你说的不对,你在抄书吧?而且是囫囵啃:)

    音乐,自古有等级制度后,便是有一定等级人的特有物。而不是老百姓贫民所拥有。

    古来,三百首是唱的,不是吟诵。就现在“宋词体”是隋唐间西域贵族音乐进入中原后,改变中原原有乐之后,随着而来的“歌词”一部分。后来发展成,“宋词体”与“元曲体”两个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小糊涂仙


        好了,不要动气,这也不是辩论会场。对与不对,还有您提到的抄书说,都留给唐宋的朋友们玩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5-14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可堪兄雅量。
    没有动气,只是就事说事。
    在学术上,当好人说温话是要害人的。

    也谢谢可堪兄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小糊涂仙


        朋友之间,不必客气。至于学术和害人,哈哈哈,那就更不是愚见一贴企及的话题了。多蒙指教,谢谢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5-22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先生光临新风一吐胸中块垒。
    握手问好。          {:1_26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不速客


        斑竹好。学生一定去课堂报道,聆听先生教诲。到时候您一定要不吝赐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5-7 12:14 ,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