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4|回复: 1
收起左侧

读诗笔记(十五)池上二绝话香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29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二绝》白居易

古寺、深山、石阶、竹影,清越而沉静的佛音,伴着依稀的香火气息,横过山谷往晴天里升起。做一个山僧,对棋而坐,比起青灯古佛、执卷修行、终成正果,人终究是人,佛的氛围和环境对人的诱惑,绝对大过“正果”、“得道”、“飞升”。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荫清”, 我心中最理想的处境,是打着修行的幌子,寻一方人间静谧,携志趣相投的伴侣,种一些药材花草养养性,领一袭竹荫下下棋。一定要静寂清幽,但不能过于偏僻,最好还要有各种书籍,如果还有电脑和网络,那就更妙了。可见大多数隐士都不是真隐,他们只是动用足够的智慧和手段,找到并成全了属于各自的人生意趣。

古人说:“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隐于朝是趋吉避凶、是收敛锋芒循势而起,是一种心怀天下的宽仁。隐于市是厚积薄发、是厉兵秣马潜心经营,是一种抱负远大的策略。隐于野是最狭隘最彻底的归隐,避开了功利避不开人情,顶多是隐至“映竹无人见”,妙处还在于外人能“时闻下子声”。

隐于野,云舒云卷、风过竹林、霜高日起、霞落月升——野是大自然的核心世界,是隐者赋予了大自然如此这般的多情。蹒跚学步、呀呀学语、童言无忌、稚趣盎然,皆是动人心魄的篇章,——人类身为大自然的宠儿,孩童是类似于“野”之于“大自然”的核心,是童稚赋予了人类不可限量的前途。

池边竹影下,时闻落子声,山僧同屏息,侧耳窥顽童。《池上二绝》的妙处,要把二绝合起来看,静与动、智与愚、深与浅,完美如国画里“竹影横斜”、“相映成趣”的布局。

三两个扎头绳穿红肚兜的小娃,撑着窄而轻巧的小艇,四处张望似是无人,窃窃谋划:快点快点快点……小心小心小心……那一朵莲蓬最大,肯定别样清甜……够了够了够了……再采放不下了,藏到哪里被父母发现,少不得要一顿叱骂……那一朵好是好,太远了够不着……不要了不要了……要是掉到水里弄湿了衣服就麻烦了……哭什么?要不大娃光着屁股下水去给你采来?听说这里有一种水蜘蛛会拖人……得逞的娃娃们狡黠机警地撤去,却忘了小艇在水中划过的痕迹会出卖自己,“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宁静得以恢复,只留下一道水迹逐渐合拢,波光潋滟的一池清趣。

懵懂无知、飞黄腾达、悲欢离合、利禄浮沉,智者起初都是孩童,需得路过困惑、彷徨、得意、失落,才能最终大彻大悟,终于明白人之于人世、生命之于活着的各种真谛,而后身体力行并传授与人。只是个人得道飞升,作了神仙也只是“修自身”。同为修行,同是通过实践与思考之后的大彻大悟,修自身与修众生,分量与程度完全不同,其区别却只在于是“独隐”还是“予人”。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无论如何总不能长期无人与共。据说一个人被关闭在完全没有任何声音的静室,不出三天一定会精神崩溃。我不能想象一个洞明世事的高人,能够完全不接触任何人,没有樵夫、野老、村妇、蒙童,如何显得出“隐”字的高妙与出尘?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8-5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个时代,转风时先行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5 06:12 , Processed in 0.0684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