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0|回复: 16
收起左侧

[绝] 绝句 格律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25 16:07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11-10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翁 于 2011-12-3 06:27 编辑

             
              绝句   格律吟  (一)

              激情澎湃动人心,
              灵感忽来拟诗文。
              再请“筛子”(注)过一遍,
              格合律顺始成吟。
                      
         注:“筛子”即指《律诗筛子》,它是按律诗格律规则编纂的类似于词谱一样的“诗谱”
                   《律诗筛子》见【诗韵撷遗】中老翁的帖子。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11-10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老翁。诗意很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10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平子仄.一溜顺口便可.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11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规中矩,缺少诗意与新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7-30 14:1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11-11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自然是要遵守的,但也不至于非要中规中矩才成吟。红楼梦中有论诗,大家也经常引用,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当然奇句难得,所以大多时候我们还是要谨守格律的 呵呵~~
    老翁先生冬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25 16:07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糊涂仙 发表于 2011-11-10 11:03
    问好老翁。诗意很到位:)

    谢谢版主关注。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25 16:07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楼旧主 发表于 2011-11-10 13:37
    诗平子仄.一溜顺口便可.问好!

    谢谢版主关注。问好!
           诗平子仄,确实如此。在第二句第六字本应用仄声,推敲许久,仍觉此处不用“诗”字不足以达义。本着不能以词害义的原则,只好勉强为之;在第三句第四字本应用平声,而“子”为仄声。但“筛子”的“子”在普通话里则应读轻声 shāi zi 我与朋友们讨论,大家的意思轻声字在新韵中应归于平声,只好勉强为之了。当然,这是想当然,是很不严肃的做法。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孤陋寡闻,至今未见到哪部韵书里说到中华民族沿用千年的轻声字在韵书中应归平声还是仄声,其道理是什麽。为此,我在【诗韵撷遗】里也发了帖子,就是想弄明白对轻声字的处置原则。希望大师、专家和朋友们赐教!
                                                                             再次感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25 16:07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翁 于 2011-12-3 09:04 编辑
    折笔沉沙 发表于 2011-11-11 01:41
    中规中矩,缺少诗意与新意


    谢谢关注。
           千年律诗,后人归纳总结出了格律,后人的归纳本身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过程。所以我认为:比较而言,按格律作诗是要比完全不合格律的诗会更有韵律,更有意味(仅指五言、七言诗)。当然,既要有诗意,又要有新意,又要合格律是较困难的事,这也正是学诗者前进的动力所在。个人浅见。
                                                                             再次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11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翁 发表于 2011-11-11 15:22
    谢谢版主关注。
           千年律诗,后人归纳总结出了格律,后人的归纳本身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 ...

    非也,格律诗有其韵律美是不争之实,但乐府歌行一类又非律诗可比,如得其髓方知其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25 16:07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翁 于 2011-11-11 11:19 编辑
    新竹 发表于 2011-11-11 02:51
    格律自然是要遵守的,但也不至于非要中规中矩才成吟。红楼梦中有论诗,大家也经常引用,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 ...


    谢谢新竹的关注。问好!
           看了您的回帖,很高兴。与您的观点完全一致。所谓“格合律顺始成吟”仅指能读而已。并非要求中规中矩。在基本上合乎格律的基础上,词不害义是原则(我在《律诗筛子》结语说明中已明确三条:1.以上所述仅供初学传统诗词者参考。2.当写诗时不可因平仄而以词害义,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48回中讲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3.   ......。)。在实际应用中若用到特殊情况如:人名、地名、不可变动的词汇或改变了平仄后则会丢掉确切的寓意时则可保义而弃一字之律。如在本诗中,第二句第六字应仄而平,似觉若此处不用平声“诗”则会失去原本含义,故不得已而用之。我认为律诗中偶有平仄不合是可行的,格式混乱则是不可取的。
          另,第三句第三、四字“筛子”的“子”正常发音读  zǐ,而在这里应读 shāi  zi,“子”读轻声,我不知轻声在韵谱里应归平声还是归仄声?查《中华新韵》亦无结果。与朋友们讨论结果认为应归平声恰当些。这虽是想当然,也是不得已为之。不知在历代律诗韵谱中有无对轻声字归属问题的明确答案和道理。您是这方面的专家,借此机会诚心向您学习,望不吝赐教!
                                                                                                                                        再次谢谢新竹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11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遇一方丈,自九华去普陀讲经.同船一渡.问及佛家如何看人间诸繁华事,言:人可为,我无不可.是境界.但又非初学佛者能言.得道方得随心所欲.学诗词恐亦如是.感动在于先生认真.世上竟怕认真二字.坚持必有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11-12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翁语
    “在第三句第四字本应用平声,而“子”为仄声。但“筛子”的“子”在普通话里则应读轻声 shāi zi 我与朋友们讨论,大家的意思轻声字在新韵中应归于平声,也只好勉强为之了。当然,这是想当然,是很不严肃的做法。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孤陋寡闻,至今未见到哪部韵书里说到中华民族沿用千年的轻声字在韵书中应归平声还是仄声,其道理是什麽。”


    这个抛个砖吧,引得玉来。兼与老翁商榷。

    韵,古来有不够严谨处,历代有人发牢骚。
    但是说起“轻声字”则基本是没什么争议的。轻声字作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你那里这个字“轻了”,我这里“轻了”那个字。这就牵扯到底怎么归类?

    作为汉字,它的伟大就在于是团结广域不同音的人们共有。要有所遵从一个法典,这个法典兼顾各家,而成系统或规则,总有不理想处,在用时也要遵从。也就是是流传有序的“皇家韵书”。

    我就特别喜欢有些方言的诗词,因为这类诗词更加本土化。这个一般说有破律处而诸家不咎。但他们这类唱和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就是出一隅则不知滋味。

    六楼兄指出来,是有根据有证。该字,新诗韵五支读三声。平水韵在四纸,都在仄声里。
    老翁几个人变仄为平声。就说“大家的意思轻声字在新韵中应归于平声,也只好勉强为之了”这么一句,显然不能服人。

    我有一问北京土语:玩应儿,应字属仄声,实际轻而且稍纵即逝,重音在前后?怎么解?

    与老翁商榷。作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12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玩应儿? 亲切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25 16:07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楼旧主 发表于 2011-11-11 15:34
    我曾遇一方丈,自九华去普陀讲经.同船一渡.问及佛家如何看人间诸繁华事,言:人可为,我无不可.是境界.但又非初 ...

    谢谢版主关注!谢谢版主鼓励!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3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糊涂仙 发表于 2011-11-12 10:30
    老翁语
    “在第三句第四字本应用平声,而“子”为仄声。但“筛子”的“子”在普通话里则应读轻声 shāi zi  ...

    读老翁复帖,见兄这段文字.以为观点当次,认真难能.
    另读新竹,沙兄帖亦有感动.
    依实而论,28个字的一首习作,诸家用心如此,似应视为唐宋学风.
    旧主以此感动,敬奉楼上各位.即问冬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25 16:07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轻声可以灵活按照具体语境中该读哪一声来确定平仄。

    本帖最后由 老翁 于 2011-12-4 02:19 编辑
    小糊涂仙 发表于 2011-11-12 02:30
    老翁语
    “在第三句第四字本应用平声,而“子”为仄声。但“筛子”的“子”在普通话里则应读轻声 shāi zi  ...


    谢谢版主回帖。
           对于轻声字的平仄归属问题,我们只是基于康熙字典中所注释的“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去声分明哀道远,入声短促急收藏。”这里的平声所具备的是:
                                       ——扬——清——长——悠长——和缓
    仄声字在这里是:——抑——浊——降——短促——急剧。声字在平声特征里占4条,唯独不悠长;在仄声特征里只占半条,即而不促。所以我们讨论的结果是轻声字在诗韵中归属平声字较为妥当(只论平仄归属,不能做韵脚。)。为此我们特意请教了中国音韵学会的李慎行教授(李慎行教授系中国训诂学会会员、中国音韵学会会员、兼陕西省语言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辞书学会会员、并兼陕西省语言学学会宝鸡专业委员会主任、宝鸡文理学院教授等职)李慎行教授认为:轻声字在诗韵里应归平声.与我们的看法一致。
           在网上,有的朋友认为轻声字应归平声,有的朋友认为轻声字应归仄声,还有一种说法,即:“轻声可以灵活按照具体语境中该读哪一声来确定平仄。众说纷纭。其根源就是韵书中没有说清。我看,朋友们也不必为此再辩论了。各自保留自己的观点,直至由官方确定它的归属吧。
           不过,目前情况下,我倒是赞成“轻声可以灵活按照具体语境中该读哪一声来确定平仄。”的观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3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双木林 于 2011-12-3 22:47 编辑

          老翁的格律吟和各位师版前辈们的诗评真是生动的一课。这种形式,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让人茅塞顿开。唐宋论坛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5-10 15:02 , Processed in 0.0468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