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10|回复: 6
收起左侧

[外国文艺] 从希伯来文化看基督教文化源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3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六楼旧主 于 2012-3-13 08:23 编辑

                                        从希伯来文化看基督教文化源流

一, 两“希”文化,即希腊,希伯来文化,是对人类文明史的重要贡献,也是世界文化史的实际组成部分。
        对大陆同胞而言,接触希伯来文化的机会可能比接触希腊文化的机会更为难得------当然,接触薄熙来提倡的红歌的机会倒是有的。大多数人对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特别是巴勒斯坦之间能如此长久地一直抗争,纷争,战争,很难从宗教,历史角度予以解读。本文虽然起了一个过大的题目,但只是想从文化角度,谈谈一个曾经生活于北美------崇尚西方文明的西方世界-------的中国人,对基督教以及希伯来文化的理解。
       基督教于当今西方社会,恰如佛教儒教于现今中国社会,已然不是行为准则,而更具精神象征意义。但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却依然存在。
       基督教的母体是犹太教(简单地说,希伯来,犹太,以色列从种族角度看是同一的)。虽在圣教史上,基督教对犹太教从律法及部分道德观念上有其遗传承续,但自耶酥始,它便从母体中逐渐剥离。这是因为它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叛逆”特征。基督教在当时,就是犹太教徒眼中的“邪教”。故耶酥之死,于基督教义,即从属灵角度看,是以主的宝血涤荡尘世污垢,清洗人的罪性,完成人类救赎;但从属世的角度,则分明看见的是人的迫害:基督受难之时的场景,象极了文化大革命最狂热阶段人对人的残酷。
       新约福音书,先期教会史,使徒史,都证明在当时受罗马帝国统治的希伯来人中,少有承认耶酥的基督地位者。基督,就是希伯来文中的“弥赛亚”(受膏者),也就是我们时常说的“救世主”的意思。他们不承认耶酥是基督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他出身卑微-------非婚生身份(圣母玛利亚未婚而孕),木匠之子,生于马槽------更由于耶酥所鼓吹,宣扬的理论及所行的实践,与犹太教的最本质的律法主义是相违背的。而且这种“不敬”带有极大的挑战性和革命性。因此,耶酥自然成为两千年前掌权柄者眼中的针刺。时时要置他于死地的正是那些大祭司,律法师和带有迂腐气息的文士。这些人借助于“神”的名义迫害耶酥,会让人联想起以往许多“以革命的名义”所行的事。

二, 掌权柄者的权威受到的挑战,主要来自两方面:
1,  他们解释旧约圣经的权威性。当时犹太社会中,先以神仆自居,终以神代的那些律法师,特别是处于社会结构顶端的大祭司,其背离神旨的虚伪性,受到耶酥的无情嘲讽,轻蔑;
2,  耶酥以受父所差,即以神子身份的所言所行,更为他们无法容忍。
       一般犹太民众是从朴素的信仰层面怀疑耶酥的基督身份的。以至后世现今,仍然有人只把耶酥视为“先知”,而不肯认同他的“救世主”------基督地位及神子身份(如耶和华见证会)。这在耶酥存世之时就表现明显,记录耶酥言行的四福音书中,耶酥从未直接明了地自称“神子”,而间接转述为“父差我来。。。”或“你说得对。。。”这种“策略”与当时社会的宗教氛围不无关系。

三, 至保罗这位有理论素养的法利赛人,从犹太教阵营里杀出的“叛徒”,自证了使徒身份之后(耶酥十二门徒均在耶酥生前亲见其主,而保罗见主的经历颇多神奇色彩。没有亲见其主,便无称作使徒的资格;也就不被视为正统,失去了权威性地传播基督福音的资格。所以保罗见主的经历于他本人而言,不止是荣誉,更是实际需要)便从理论根本上,将基督教从犹太教中催生出来,并完成了剥离。受割礼不在于肉身而在于心灵是从本质上(不是从形式上)完成了对旧约--------犹太人的先祖亚伯拉罕与上帝之约的反动。
       这一理论建树又带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犹太民族不是上帝的特殊子民,外帮人同样有权利得到福音。从而把犹太教从地域性宗教,传播扩大成为普世性宗教------基督教。(新的教义------福音------从以色列,巴勒斯坦先传向西亚南欧,今天正在闹内外战争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而后向欧洲,亚洲,南美洲传开)天主教,东正教,甚至伊斯兰教均与早期基督教有着血缘关系。
       如果说耶酥是从言行上首先对犹太教的律法主义及狭隘民族主义发出挑战,则保罗才是基督教神学的真正奠基者。这不仅表现在“新约”中保罗书信的数量占绝对优势,更在于其中内容实质。历史将保罗定格在了新旧约的分界线上。

四,犹太教本是地域性宗教。旧约中的耶和华是以色列-------即希伯来民族的神,而并非普世意义的“上帝”。耶和华以及犹太民族所期盼的“弥赛亚”仅是对其本民族的庇佑,拯救。如果说当时的耶和华也具有普世意义,则只在于除以色列民之外的其它种族,是他眼里的一群未受割礼,不守律法的“外邦人”。
       视守律法------无论是割礼之约或摩西戒命------为“敬虔”的犹太人是从苦难的民族史中感受到改变现实命运的必要性的。因此,其信仰是直观,“此岸性”的。而基督教徒从一开始就是以犹太教的本质“律法主义”为攻击目标的。它直指人性中的虚伪,这种普遍性并非犹太民族所仅有。也因此,使基督教教义更具有普世性启示,而成为世界性宗教。基督教尊重而不是拘泥于“律法”;批判“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行为和言论,使信仰成为其基础。
        “因信称义”未必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成果,在保罗书信中,对行和信的关系,多有论述。动机道德观,较之于行为道德观更指向人的灵魂深处;较之于行为得救,“彼岸福音”比“因果报应”,“转世轮回”更具有理想而非功利色彩。以“社会解放”为盼望的犹太教中的愤恨与自责情绪,被主张灵魂得救,精神自由的个人真实所代替。
       基督教突破了犹太教中的狭隘性与自我优越,还混杂着自卑感的矛盾;以及由这种心理特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欺人且自欺------虚伪。    [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3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3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谢旧主。祝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2-5-9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旧主。
    心中相信,口中承认,阿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1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挺深奥的,只是最近才看了<达芬奇密码>觉得一切都挺神奇的

    点评

    如果你比较认真地读完这篇文字,我已经很感恩很感动也很佩服了。  发表于 2012-5-10 1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5-12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保罗重归基督是历来宣传的重点。此文可见一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4-20 17:22 ,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