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02|回复: 2
收起左侧

[评论区] 历代诗话辑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4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六楼旧主 于 2012-3-21 07:18 编辑

       中国古典诗词,流深源长;历代诗话,层出不穷。“诗话”者,诗词鉴赏,评论,注解,考证者也。其内容涵盖广泛,不一而足。读诗话,有时其收益并不比读原诗词本身来得小。因为它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诗词的理解,提高鉴赏能力,进而提升文学修养,亦或可影响到自身创作水平。也有时,对诗词理解见仁见智,读者见解,未必是作者本意;即便是诗话作者,其所言也是只可参考,并非金口玉言。“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谭献《谭评词辩》)读者由作品引发种种联想是常事,但联想不一定是“正解”本身。所谓:“断章取义则是,刻舟求剑则大非矣”(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近读周振甫先生的《诗词例话全编》,颇有所得;其中例举,分类现成。若奉“拿来主义”信条,只要说明是“辑而非创”,则于旧主无忧,或对看家有利。此识。

一,立意
杜甫《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尤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飞鸣念群,一诗之骨;片影重云,失群之所以结念也。唯念故飞,望断而飞不止,似尤见其群而逐之者;唯念故鸣,哀多而鸣不绝。写生至此,天雨泣矣。      (浦起龙《读杜心解》)

二,真实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起有悟境,从次联得来。于随风,润物悟出发生;于发生悟出知时也。仇(兆鏊)曰:“曰潜曰细,脉脉绵绵,写得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写雨切夜易,切春难。此为着眼。(同上)

三,体察
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削之痕。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水泡),鱼常上浮而跳,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燕子体弱,风猛则不能胜,唯微风受以为势,固有“轻燕受风斜”之语。至“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若无穿字,款款若无点字,无以见其精致如此。然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此所以不碍其气格超胜。唐末诸子为之,便当入“鱼跃练江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体矣。(叶梦得《石林诗话》)

自注:鱼跃莺穿,是借练丝金玉涂饰也。玉尺金梭,比喻笨拙。今人也常有此病而未自觉,或以为得计。一叹。

四,赋陈
赋之言铺,诗文直陈其事不譬喻者,皆赋辞也。(《毛诗正义。关雎传。疏》)
杜甫《吹笛》:“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次联应前联风月,三联叹美,有何关涉?不知前六皆兴,末二句方是赋。意在“故园愁”
(吴乔《答万季野诗问》)
律吕:曲调。胡骑:“世说新语”言晋刘琨被胡骑围,中夜吹胡笳,令胡人皆有思乡意。武陵:后汉马援南征武陵,作《武溪深》。故园:指笛吹《折杨柳》。

自注:直点诗文主旨者可视为“赋”;引起主旨者可视为“兴”。即不是把比兴赋仅视为写作手法,而作为理解一首诗的“分解方法”。

五,描状
       诗下双字极难。须使七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于两言,方为工妙。唐人记:“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为李嘉佑诗,王摩诘窃取之,非也。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点化以见其妙。不然,但咏景耳,人皆可到。要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江天漠漠鸟飞去,风雨时时龙一吟”等,乃为超绝。(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
       昔人临歧执别,回首引望,恋恋不忍遽去,而形于诗者,如王摩诘云:“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欧阳詹云:“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东坡与其弟子由别云:“登高回首坡陇隔,但见乌帽出复没。”咸记行人已远,而故人不复可见。语虽不同,其惜别之意则同也。(陈岩肖〈庚溪诗话〉)
自注:人尽知李白送别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去者已去,望者还望:船不见了,还望,只见“孤帆”;帆不见了,还望,只见“帆影”;终究连帆影也不见了,还望,惟见天边长江滚滚。如此描状,故能千古传诵。

六,情景
       荆柯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自常人观之,语既不多,又无新巧;然而此二语遂能写出天地愁惨之状,壮士赴死如归之情,此亦所谓“中的”也。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煞人”。萧萧二字,处处可用。然唯坟墓间,白杨悲风尤为至切。乐天云:“说喜不得言喜,说怨不得言怨。”得其粗尔。此句用悲愁,愈见亲切。诗人之工,特在一时情味,固不可预设法式也。(张戒〈岁寒堂诗话〉)
       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古人绝唱句多景语。如“高台多悲风”,“蝴蝶飞南园”,“池塘生春草”,“亭皋木叶下”,“芙蓉露下落”皆是也。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易拈出。(王夫之〈姜斋诗话〉)

周注:情景相关,写法不拘一格。情景分写者,上句景,下句情;上联景,下联情;上文景,下文情。如前例。也有所谓“情景互藏其宅”。如杜甫〈登岳阳楼〉写洞庭名句,是写浩淼无际,也是写漂泊无归。即景中抒情。有用力工巧而不得诗味者,有平白自然而独得诗味者,是情感真挚不同也。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此欧阳公绝妙之语,然以四句各一事,似不相贯穿,故名〈梦中作〉(洪迈〈容斋诗话〉)

周注:此种手法又两分:1,几件景物置于同一画面中,构成一画;2,几幅画并列悬挂,构成一组。

七,咏物
       姜白石咏蟋蟀:“露湿铜铺,苔浸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抒。” 又云:“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数语刻画亦工。蟋蟀无可言,而言听蟋蟀者,正所谓:“赋水不当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贺裳《皱水轩词筌》)

周注:体物之妙,即咏物不即不离。离则非咏;又不可太黏着物上。史达祖咏燕,神形俱似,正写反衬;姜白石写燕,侧写反衬,烘托哀音。各有其妙。咏物最见人格,陆放翁《卜算子  咏梅》也。

       林和靖《梅》诗“疏影暗香”决非桃杏诗;皮日休《白莲》诗“无情有恨何人见,月冷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言林诗近野蔷薇,皮诗移作白牡丹;似不深究写物之意。(张宗冉《带经堂诗话》)

八,理趣
       杜诗:“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俱入理趣。邵子则云:“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以理语成诗也。王右丞诗不用禅语,时得禅理。(沈得潜《说诗粹语》)      
     邵子----宋理学家邵雍。
自注:苏轼《题西林壁》;陆游《游山西村》;朱熹《观书有感》皆寓理于情景的好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7-30 14:1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3-6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旧主分享 等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5-2 14:22 , Processed in 0.0468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