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65|回复: 4
收起左侧

[理论研究] 明代诗学书目汇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15 09:3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3-5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载《中国诗学》
    凡例
    一、本目收录所有明人编撰的诗话、诗论、诗评等诗学著作。各书标明书名(包括异名)、卷数、编撰人、版本,简述编撰者生平及其书中内容。编撰人凡能考定生卒年者,皆为注明;难以确定者,注明大致生存时期。
    二、为有助于了解研究各书版本沿革,本目注重收录历代书目文献的著录资料,尤其注意搜集明人有关记录。
    三、版本著录有所选择,善本(包括有前人批校、题跋者)著录力求详尽,通行本或普及本注明所据底本。善本皆注明馆藏(国家图书馆简称“国图”,上海图书馆简称“上图”,南京图书馆简称“南图”)。
    四、本目限收单独成书的诗学著作,起自明初,迄于民国年间。包括未经刊行的稿本和抄本,以及收入丛书者。凡专论《诗经》的著作,或作为诗文别集中部分章节、未曾单独刊行者,一般不予采纳。
    五、明人诗学著作或兼收文论,或兼有词评,凡涉及诗歌者,均予收录。某些通常列入子部杂家类、小说类、集部总集类的著作,亦酌情收录。
    六、凡初刊于明代、编著者生平不详、其内容又无法确定年代的,亦予收入。
    七、本目所收,限于笔者所见所知的现存著作。凡见载于前人著述、书目文献,而今已亡佚,或存佚难明者,拟归入附录,日后再续。
    八、本目原则上按成书先后编排。若成书时间不详,则以编撰者卒年先后为序。上述二项均不明者,尽可能依照初版时间排列


    1.《文式》二卷  曾鼎编撰
        曾鼎(1321~1378),字元友,改字有实,泰和(今江西吉安)人。元末奉母避难,以孝闻,辟为濂溪书院山长。明洪武八年(1375),受聘任教泰和县社学。好学能诗,兼工书法、篆刻及邵雍《易》学。曾鼎为明大学士杨士奇外祖母之弟,故士奇幼年得其教益颇多。生平见杨士奇《孝子曾先生改葬志铭》(《东里文集》卷二〇)。据本书自序,作者曾从先辈处得《文场式要》一书,后又获李涂《古今文章精义》、赵撝谦《学范》,遂交互参订,添加按语,编成本书。本书上卷以采录《学范?作范》为主,又引陈绎曾《文说》、陈骙《文则》、严羽《沧浪诗话》、皎然《辨体一十九字》等论文说诗之语,前半论文,后半论诗。下卷则录李涂《文章精义》、吕祖谦《古文关键》导语、苏伯衡《述文法》三种。
        本书有明嘉靖八年(1529)刻本,藏于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藏有旧钞本。

    2. 《傅与砺诗法》四卷  题元任邱宋应祥伯祯点校  弟傅若川编
        宋应祥,字伯祯,元末明初人,生平不详。傅若川,字次舟,傅若金(字与砺)弟。本书包括:卷一《诗法源流》、《文法》;卷二《诗法》,题黄子肃先生述;《诗宗正法》,题揭曼硕先生述;《诗宗正法眼藏》,未题撰人;卷三《诗法家数》,题杨仲弘先生述;卷四选录汉魏晋诗,未题选编者名。据卷一《文法》后傅若川洪武二十一年戊辰(1388)冬所撰跋文,此书乃傅若川所编,其中卷一《诗法源流》、《文法》,为傅与砺述范德机意而作,其余各卷为傅若川所辑。傅氏跋文实为伪作(参见张健《元代诗法校考》),然此书确属元人诗论诗法之汇编,于明代流传甚广,摘抄、重编本屡见。
        此书原刊于洪武二十一年,佚。嘉靖年间有熊奎、方九叙重刊本,现藏苏州市图书馆。

    3. 《诗文轨范》二卷  徐骏编撰
        徐骏,字叔大,常熟(今属江苏)人。生平不详。光绪刊《重修常昭合志?艺文》于元代部分著录有徐骏《诗文轨范》二卷、《对类总归》、《五服集证》六卷。然本书言及“先儒赵晖谦”,赵晖谦即赵撝谦,可见此编完稿,在赵撝谦谢世之后,即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以后(参见张健《元代诗法校考?元代诗法著作版本考述》)。书中所收元人诗法著作有:《诗源至论》(他本题为《诗法正论》,谓傅与砺述范德机意而作。本书未署撰者姓名)、《诗法》(他本题作《诗解》)、杨载《诗法家数》序文。《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于“诗文评类存目”,谓“其书杂采古人论文之语,率皆习见。所载诏、诰、表、奏诸式,尤未免近俗”。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清抄本,曾为清初曹寅所藏。

    4. 《归田诗话》(《妙集吟堂诗话》、《存斋诗话》)三卷  瞿佑撰
        瞿佑(1347~1433),字宗吉,号存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初官至周王府右长史,永乐间谪戍保安(今陕西西安附近)十年,洪熙元年(1425)赦归,悒悒以终。有《乐全诗集》、《咏物诗》、《乐府遗音》、《剪灯新话》等二十余种。生平见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乙集。(按:瞿佑生卒年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张仲谋《明瞿佑等四词人生卒考》一文著录。)本书成于洪熙元年作者放还之后,故取名《归田诗话》,初版为成化初年木讷、柯潜序刊本。弘治十三年(1500)胡道重刊,易名《存斋诗话》,附陈垕跋。《百川书志》卷十八《文史》著录曰“存斋《归田诗话》三卷,国朝钱唐存斋公瞿佑宗吉告归田时著也。凡百二十条”,当即此本。清乾隆间鲍廷博知不足斋据胡道本重刊,定名为《归田诗话》,删陈垕跋,改附朱文藻跋文,考述瞿佑生平及本书渊源颇详。《历代诗话续编》本即据知不足斋本印行。
        《国史经籍志》卷五著录作“瞿宗吉诗话二卷”,《澹生堂藏书目》诗话类作“《妙吟堂诗话》二册三卷”,《千顷堂书目》文史类则著录为“《吟堂诗话》三卷,又《归田诗话》三卷”两种。今按南图藏明初黑口大字本《妙集吟堂诗话》三卷,实与成化刊本《归田诗话》无异,一书数名而已。南图又藏明弘治刊本,有明贡大化批、跋和清丁丙跋。上图藏清初抄本,清吴允嘉跋。国图藏清曹炎抄本,周一良抄补,周叔弢跋。又,国图藏明刊《存斋诗话》一卷本,实为选本,自三卷本(一百二十则)选录七十八则。

    5. 《西江诗法》一卷  朱权编
        朱权(1378~1448),朱元璋第十七子,自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等。曾封大宁,卒谥献,故又称宁献王。嗜好戏曲音乐,著有《太和正音谱》、《臞仙文谱》、《诗谱》、《诗格》等多种。本书卷首有编者宣德五年(1430)后腊一日所撰序文,谓曾征得黄褧(明成化时人)《诗法》二篇,后又得元儒《诗法》,删编而成此书。全书分二十五目,依次为:诗体源流,诗法源流,诗家模范,诗法大意,作诗骨格,诗宗正法眼藏,诗法家数,诗学正法,作诗准绳,律诗法要,字眼,古诗要法,五言古诗法,七言古诗法,绝句诗法,讽谏诗法,荣遇诗法,登临留题诗法,征行诗法,赠行诗法,咏物诗法,赞美诗法,赓和诗法,哭挽诗法,作乐府法。所论未注出处,其实主要摘自《诗法正论》、《诗法家数》、《黄子肃诗法》、《诗宗正法眼藏》以及严羽《沧浪诗话?诗体》等,并另立名目。
        《百川书志》文史类著录“《江西诗法》一卷,臞仙编,为目二十有二”。“江西”为“西江”之讹,且全书实为“二十五目”。《万卷堂书目》杂文类、阮元文选楼刻《天一阁书目》亦著录本书,均未注明版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天一阁藏“明嘉靖十一年(1532)重刊本”,未能寓目。今按河南省图书馆藏清抄本(据嘉靖十一年刊本抄录),书后署“嘉靖十一年七月朔建安王一忠子重刊”。疑天一阁藏本即此王一忠刊本,并非“重刊”。

    6. 《诗学梯航》一卷  周叙编撰
        周叙(1392~1452),字公叙,一作功叙,吉水(今属江西)人。永乐十六年(1418)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著有《石溪集》。传见《明史列传》卷三〇。本书卷首有正统十三年(1448)作者自序,卷末有彭光后序。自序谓正统年间丁忧家居,翻阅故籍,得其父校录祖叔子霖、东吴王汝器二家所作《诗法》,遂重加编订,间以己意补之,更名《诗学梯航》。全书分六部分:《叙诗》述诗歌源流梗概,《辨格》言古今诗格变化,《命题》论作诗之大要,《述作》论诗体、五古及唐律,《品藻》评魏至唐之诗人将近百家,《通论》多论作诗之法。彭光后序称此编“论说纯粹,类例精当”。
        本书为《澹生堂藏书目》诗式类著录。《明史?艺文志》亦予著录,注曰“宣德中周叙等奉敕编”,未知何据。有明成化刊本。又有明钞本,天一阁藏。

    7. 《新编名贤诗法》三卷  佚名编  史潜校刊
        史潜,字孔昭,金坛(今属江苏)人。正统元年(1436)进士,曾官河东盐运使。本书辑录元代名家诗法著作。书前史潜《凡例》曰,此书“博采唐元名人诗法、诗评,旧未分类,今厘为上、中、下三卷,庶便观览,故总名目曰《名贤诗法》”。此书“原系钞本”,编者不详,且有误字不通之处,史潜又加以更正疏通。卷上《诗评》(又名《诗法源流》或《诗法正论》),卷中《杨仲弘注杜少陵诗法》(或题《诗格》,谓杨载得诸杜甫九世孙杜举),卷下《黄子肃答王著作进之论诗书》(即黄清老《诗法》)、《王近仁与友人论作诗帖》、《范德机述江左第一诗法》(或题《木天禁语》)、《虞侍书诗法》(或题《诗家一指》)、《虞侍书金陵诗讲》(或题揭傒斯《诗法正宗》)、《项先生暇日与子至诚谈诗》。《贩书偶记续编?诗评之属》著录曰:“《名贤诗法》三卷,不署编辑姓名,无刻书年月。约明初金坛史潜校刊黑口本。是书所采皆唐元名人诗法诗评。”今存明刊黑口本,国图藏,盖即《贩书偶记续编》著录之本。

    8. 《文章辨体》五十五卷  吴讷编撰
        吴讷(1372~1457),字敏德,又字克敏,号思庵,常熟(今属江苏)人。历仕成祖至英宗四朝,官至南京左副都御史,卒谥文恪。著有《小学集解》、《文法至论》等。传见《明史》卷一五八。本书为诗文选集,采录明初以前诗文,分体编辑。书前有天顺八年(1464)彭时序,又有《凡例》八则,说明编书宗旨;以及《诸儒总论作文法》,备举古贤论文之语,多为宋人语录,皆注明出处。书中分体以及阐说,大抵以宋真德秀《文章正宗》为蓝本,内集五十卷,所列文体名目凡五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四十九体);外集五卷,列文体凡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五体),为连珠、律诗、词曲之类。各体均作“序说”,阐述各体之命名意义及其源流、作法等。其后徐师曾《文体明辨》、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等,皆直接受其影响。今人抽出《凡例》、《诸儒总论作文法》及各体序说,别为一书,题作《文章辨体序说》行世。
        本书有明天顺八年(1464)刊本、嘉靖三十四年(1555)刊本等。《文章辨体序说》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于北山校点本,以嘉靖三十四年刊本为底本,校以天顺刊本、《皇明文衡》、《古今图书集成》等。

    9. 《菊坡丛话》二十六卷  单宇辑撰
        单宇,字时泰,号菊坡,临川(今属江西)人。正统四年(1439)进士,历任浙江嵊县、诸暨、侯官(今福建闽侯)知县,有政绩。传见《明史》卷一六四。本书卷首有单宇成化元年(1465)自序及成化九年黎扩、黎近序文,知本书成于成化元年,刊行于成化九年。自序称其书体例大致仿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故仍以“丛话”为名。全书杂采各家诗话、杂著、诗选,“集古今人之话言有及于论诗者”,分二十六类:天文、地理、时令、花木、鸟兽、宫室、器用、人物、诗人、风怀、婚姻、致政耆寿、释梵、仙逸、哀谥、科举、兵戎、送赠、戏谑、身体、服饰、饮食、文史、诗法、四六与乐府。每类一卷。其中论诗二十四卷,论四六、论乐府各一卷。所辑以宋人著作居多,元人间有涉及。多注明出处,其中不少原书已佚,故颇具资料价值。本书《绛云楼书目》及《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皆著录作“二十六卷”,《澹生堂藏书目》诗评类则著录为“《菊坡丛话》四册五卷”。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国图藏有成化九年黎扩序刊二十六卷本,以及成化元年钞本(有日本人朱笔圈点)。北大图书馆藏有明钞本。台北广文书局影印本据成化九年序刊本影印。《说郛》摘录九则,题作《菊坡丛语》。

    10. 《诗家一指》一卷  怀悦刊
        怀悦,字用和,号铁松,嘉禾(今浙江嘉兴)人。景泰至成化年间在世。曾以漕粟入官。辑有《士林诗选》二卷。生平略见《列朝诗集小传》乙集、《四库全书总目?士林诗选提要》。本书卷首有成化二年(1466)八月魏骥《诗家一指序》,卷末有是年九月怀悦《书诗家一指后》。此书题怀悦编集,然后序中称“偶获是编”,则怀悦实为刊刻者。是书收录《诗家一指》、《诗代》、《品类之目》、《当代名公雅论》、《木天禁语》、《严沧浪先生诗法》。本书《百川书志》、《万卷堂书目》、《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均著录,阮元文选楼刻《天一阁书目》还转载怀悦后序。原刻本已佚,现存朝鲜翻刻本:一藏日本国会图书馆,卷首有嘉靖三十年(1551)朝鲜尹春年《诗家一指序》;一藏日本名古屋市蓬左文库,无尹序。

    11. 《诗法源流》一卷  怀悦刊
        本书题“嘉禾怀悦用和编集”,然考怀悦本人成化元年(1465)五月所作后序,知其乃刊刻者,原编者不详。全书包括四部分:一、《诗法正论》,题“傅与砺述德机范先生意”;二、《诗法家数》,题傅与砺述(按此非杨载《诗法家数》,王用章《诗法源流》三卷本题作《诗文正法》);三、《诗解》,系节选自杨载《诗法家数》,共六则;四、《诗格》,不题撰人(或题:吴成、邹遂、王恭撰),共列三十六格,如接项格、交股格、纤腰格、双蹄格等,每格以杜诗证之,并引前人之说以阐其义。
        高儒《百川书志》著录有《诗法源流》一卷,曰“元人著。有《正论》、《家数》、《诗解》、《诗格》”,未言为怀悦编集。本书成化元年初刻本已佚。今存明刻本,国图藏。按,此本因书名页阙失,著录者误以首篇《诗法正论》为书名。又有旧钞本,清华大学图书馆藏,著录作“王用章编”,亦误。又有朝鲜刊本,有朝鲜尹春年嘉靖三十一年(1552)序、怀悦后序,并附尹春年《诗法源流体意声三字批注》一卷。又有日本江户间据朝鲜本重刊本,题作《新编诗法源流》,增有正德戊辰(1508)周廷徵《诗法源流后序》。上述诸本内容、编排皆有差异。1973年台湾广文书局《诗话续编》本据明刻本影印,卷末有道光癸未(1823)魏亨逵题识、咸丰戊午(1858)丁白曾题识。

    12. 《诗学权舆》二十二卷  黄溥辑
        黄溥,字澄济,号石崖居士,弋阳(今属江西)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曾任御史、广东按察使。著有《石崖集》、《漫兴集》等。生平略见本书卷首序文。本书为作者早年所编,用于家塾授学,后重加纂集,于成化五年(1469)梓行。卷首有成化五年作者友人夏埙序文、作者自序各一。此书旨在为学诗者指点门径:“固于政暇,探索古诗人遗矩,定为名格、名义、韵谱、句法、格调等目,并系古人诗之可法者,通为若干卷。”(夏埙序)本书实为诗法、诗论、诗评、诗选之混合,前九卷讲述诗法、诗格、诗体等,颇引历代诗话或名家有关论述;卷一一以下列举各体代表作。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三十五评及此书,谓“皆类次晚唐、宋、元人旧说,而多不署其名,其署名者又多谬误,盖彼但见纂集之书,初未见全书也。其论以名物为义者既多穿凿,以字句相尚者又多细碎……间有一二正论,又与前后相反,盖彼但类次旧说,初未有己见也”;《四库全书总目》列入“总集类存目”,亦谓“采摭虽广,考证多疏”。本书许学夷《诗源辩体》著录曰“黄澄济《诗学权舆》二十二卷”。《千顷堂书目》文史类则作“《诗学权舆》四卷”,未署作者姓名。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今存成化五年作者自刻本,国图藏;成化六年熊斌刊本,南京大学图书馆藏;天启五年(1625)复礼堂刊本,苏州市图书馆藏,皆二十二卷。今按国图藏本,缺卷十,其余各卷亦有缺页。

    13. 《松石轩诗评》(懒仙诗评)一卷  朱奠培撰
    朱奠培(1418—1491),号竹林懒仙。明成祖朱权之孙,正统十四年(1419)袭爵,史称宁靖王。工书,诗文隽永,另撰有《文章大模式》等。生平见《明史》卷一一七、《藩献记》卷二。本书卷首有《观诗录序》及《叙》,卷末有后序。全书一百四十五则,评述历代诗人诗作,上起汉、魏,下至金、元,以时代先后编次。入评者近二百家,文人以外,帝王将相、衲僧妇女,无不阑入,尤以唐代诗人为多。其品评着眼于风格,多用比喻形容。
    本书《万卷堂书目》杂文类、《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著录为“《懒仙诗评》”,《澹生堂藏书目》诗评类、《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为“《松石轩诗评》”,然前者作“一卷”,后者为“二卷”。《明史?艺文志》则作“朱奠培诗话一卷”。今存明成化十年(1474)序刊一卷本,署名《松石轩诗评》,天一阁、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卷首《观诗录序》及《叙》俱残缺。

    14. 《诗话》(十子诗话)十卷  杨成编刊
        杨成,字成玉,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成化年间任扬州知府。本书卷首有弘治三年(1490)扬州知府冯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误为马忠)《重刊诗话引》,谓“闽杨成玉守扬州时,尝刻《诗话》一册,太常少卿师召陈先生序其卷端,谓其初得《诗话》写本,日三复玩味,而诗学益进,乃不欲自秘其美,命工锓梓”,后“谢郡事,携其板刻以归”,冯忠“遂用捐俸命工翻刻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此称编者为杨成玉。今考杨成所刊《诗法》成化十六年(1480)自序,署“知直隶扬州府事前监察御史三山杨成”,文后钤有印章三枚,其一“成玉”,又一“甲申进士”。“三山”即闽县,以城中有闽山、越王、九仙三山得名。又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福建闽县杨成中天顺八年甲申进士。知杨成玉即杨成。其生平略见上述二序。本书为宋十家诗话合编,一家一卷,即:《贡父诗话》、《六一诗话》、《司马温公诗话》、《后山居士诗话》、《东莱吕紫微诗话》、《竹坡老人诗话》、《许彦周诗话》、《珊瑚钩诗话》、《石林诗话》、《庚溪诗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上述后世通行之书,明初“皆秘籍”。本书《万卷堂书目》杂文类著录为“十子诗话十卷,杨成玉”,《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于“诗文评类存目”,作“诗话十卷”。成化间初刊本似已不传。《中国丛书综录》著录弘治三年序刊本,然仅录诗话八种,阙《石林》、《庚溪》二种,并谓重庆市图书馆、上图均有藏本。今按上图藏本,残存一至七卷,此本附有校注,如《六一诗话》校语较多。校者未详。又,骆兆平《新编天一阁书目?天一阁遗存书目》著录佚名编明弘治刊本《诗话》八种八卷,即上述《石林》、《庚溪》以外八种,疑即杨成所刊之本。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据上图藏本影印。

    15. 《诗法》(《群公诗法》)五卷 杨成编
        本书卷首成化十六年(1480)杨成《重刊诗法序》,谓于淮扬任职次年,“偶得写本《诗法》一部,不知何人所编”,因粗加考订,刊行于世。本书为宋元诗法论著汇编,卷一范梈《木天禁语》,卷二《诗家一指》,卷三《严沧浪先生诗法》、杨载《诗法家数》,卷四《金针集》、范梈《诗学禁脔》,卷五《沙中金集》。正德间孙赟重刊,更名《群公诗法》。无名氏《重刊群公诗法后序》曰:“范德机秘旨之通确,严沧浪体制之要妙,杨仲弘家数之广备,《金针集》之意格纯正,《沙中金》之字眼响健,《一指?普说》之论辩精博。”颇加褒扬。其后黄省曾、朱绂、谢天瑞编选元人诗法,多取自此书。
        本书阮元文选楼刻《天一阁书目》著录,今人骆兆平《新编天一阁书目》则作“《诗法》五卷,明杨成编。明嘉靖三十一年李旸刻本,存卷三至五”。成化年间初刊本早已不传。今存除天一阁藏本,尚有嘉靖二年(1523)与王用章编《诗法源流》合刊本,天津市图书馆藏;嘉靖二十九年重刻本,张健《元代诗法校考》著录(不知馆藏)。按天津市图书馆藏本,卷首《重刊诗法序》,署嘉靖二年邵锐撰;《诗法源流序》,署成化十六年杨成撰;卷末又有嘉靖二年邱某《诗法源流后序》。今以嘉靖二十九年刊本之邵序、杨序(张健《元代诗法校考》转载)对勘,知嘉靖二年刊本错简,杨成序文“别写一通”以下直至结尾,被移至《诗法源流序》;《诗法源流序》“独区区体式之求”以下一段,则移至《重刊诗法序》,致有此误。又,《万卷堂书目》杂文类著录孙赟《群公诗法》五卷,今存明刊本,国图藏,卷首杨成序、卷末佚名后序皆残。

    16. 《琼台诗话》(琼台先生诗话)二卷 蒋冕辑撰
        蒋冕(1463~1533),字敬之,全州(今属广西)人。大学士琼台先生邱浚弟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官至首辅。卒谥文定。著有《湘皋集》。传见《国朝献徵录》卷一五《弇州别记蒋公传》、《明史》卷一九○。作者仿程、朱门人辑录师说之例,录其师邱浚诗论诗谈,并摘其诗作,详加论列。卷首有作者成化十七年自序及《上琼台先生书》。冯骥声《重刊琼台先生诗话序》谓本书辑录一人诗事诗作以为诗话,实为首创。
        本书《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今存万历二十六年(1598)许自昌刊本,江苏吴县图书馆藏;崇祯十一年(1638)爱吾庐刊本,山西临猗县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藏。又有光绪重刊本、1972年台北学生书局据抄本影印本等。

    17. 《谰言长语》一卷  曹安撰
        曹安,字以宁,号蓼庄,松江(今属上海)人。正统甲子(1444)举人,官安邱县教谕。另著有《取嗤稿》、《蟋蟀吟》等。生平略见本书序跋。本书卷首有作者自序,又有成化丙午(1486)顾纯题词、正德乙亥(1515)史纪重刊跋语。本书内容较杂,既载诗人轶事、个人见闻、佳诗秀句,又论历代诗人诗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谰言者,逸言也;长语者,剩语也。……书中多据所见闻,发明义理,其论诗不中肯綮,所录诸诗亦大抵不工。”评价不高。本书《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于子部杂家类。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 《七人联句诗记》(《联句诗记》)一卷  杨循吉撰
        杨循吉(1458-1546),字君谦,号南峰,吴县(今属江苏)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礼部主事。后因病辞归,隐居支硎山下。有《松筹堂集》、《苏谈》、《吴中故语》、《南峰乐府》等。生平见《明史》卷二八六、《国朝献徵录》卷三五。本书分诗记和附传两部分。成化二十二年八月,作者因病辞官,同事好友王古直、王存敬、徐栗夫、赵栗夫、陈一夔、侯公绳等六人饯行,“诗记”即述席间赋诗之情状,“附传”为与会七人小传。
        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著录为“七人联句一卷” ,并有小字附注七人姓名。今存嘉靖间顾氏大石山房所刻《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上图、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又有崇祯三年(1630)淮南李蘅辑刊《璅探》本,题为《联句诗记》,有李蘅旁批,国图藏。

    19. 《蟫精隽》十六卷  徐伯龄撰
        徐伯龄,字延之,自号箨冠生,嵊县(今属浙江)人,一作杭州人。天顺、成化间在世。博学能文,工琴善书,性旷放。生平见本书卷一二附张锡《箨冠生传》。本书谈诗论文,亦涉杂事,多采旧文,兼出己说。凡二百六十一则,各则均有标题,文评、诗话居十之九。有关诗话部分,多记佚诗佚事,兼及用字、用事之考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体例略似孟棨《本事诗》;其多录全篇,又略似刘埙《隐居通议》;其中猥琐之谈,或近于小说;而遗闻旧事,他书所不载者,亦颇赖以传”。
        本书《千顷堂书目》著录为二十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于子部杂家类,十六卷。今存《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 《诗学体要类编》三卷  宋孟靖编撰
        宋孟靖,字廉夫,莱阳(今属山东)人。弘治年间任汉中府儒学训导,生平事迹不详。据本书卷首自序,弘治十六年(1503),于汉中府学任上编撰此书,序刻于次年。本书旨在为初学者阐说诗体及各体作法,卷一分诗源、诗变、总说、诸名贤诗话四部分;卷二、卷三罗列诗体,计有四言、五言、七言等四十余种,各体略作说明,次引前人评论,次举前人(多唐、宋)诗一首为例,并集前人品评。
        本书《百川书志》文史类著录为“国朝汉中训导莱阳宋孟清廉夫编。为目五十有二,杂取诸家诗话”。《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作者名亦署“宋孟清”。今按国图藏明弘治十七年作者自序刊本,署名实为“宋孟靖”。

    21. 《晦庵先生诗话》一卷  沈爚辑
        文徵明《晦庵诗话序》曰:“练川沈文韬氏,以明经游学官,而特好为诗。取凡朱子平日论诗之语,萃而为书,曰《晦庵诗话》,岂将会理与诗而一之耶?” (周道振辑校《文徵明集》卷一七)当指此本。
    《澹生堂藏书目》诗文评类著录曰“《朱晦庵诗话》一册,一卷,沈爚编”;《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为“沈爚《纂集晦庵先生诗话》一卷”,并谓沈氏为“弘治中人”。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此书有明抄本,藏于天一阁。骆兆平《新编天一阁书目?天一阁访归书目》著录曰:“明蓝丝栏抄本,一册,朱氏别宥斋赠。”

    22. 《吟窗小会》 沈周撰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书画名家。著有《石田先生集》等。生平见《甫田集》卷二五《沈先生行状》、《王文恪公集》卷二九《石田先生墓志铭》。
        本书《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诗文评类著录,有清抄本,残存一卷,原藏安徽劳动大学图书馆。

    23. 《南溪笔录群贤诗话》(《南溪诗话》)三卷  南溪辑
        本书由明三原王恕收藏,后经其子承裕校订,“别为前、后、续集”,由程启充刊行于世。卷首王承裕序,卷末程启充跋,均作于正德五年(1510)。王序称此书为其家藏旧本,“南溪”为原辑者别号,逸其姓名,当为元人。正德初年,承裕丁忧家居,嘉定程启充来访,阅此书而好之,遂刊行。明季徐火勃据书中所录谢枋得语,断为“元朝人所辑”。(《重编红雨楼题跋》卷一《南溪诗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疑辑者为元末人士。书中辑录前贤诗论诗评,前集专论杜甫;后集着重于李白,兼论韦应物、孟浩然等;续集则论宋、元人诗作,兼及诗法。所录皆宋、元诗话诗评要籍,多注明出处。或自拟标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所录往往并非实有其书,斥为“好标立名目”。
        本书《百川书志》文史类著录并摘录序文,谓“述者不传”。《万卷堂书目》杂文类作“《南溪诗话》三卷”,误题作者为“程启元”(当是刊刻者“程启充”之讹写)。《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为“《南溪笔录诗话》三卷,又续集二卷”,《明史?艺文志》作“《南溪诗话》三卷”,皆误题作者为“程启充”。《四库全书总目》归入诗文评类存目,著录为“二卷”。今存明正德五年王承裕序刊三卷本,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国图、首都图书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师范学院等八家图书馆有藏本。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据陕西省图书馆藏正德五年刊本影印。

    24. 《谈艺录》一卷  徐祯卿撰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作昌国,常熟(今属江苏)人,迁居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大理寺左寺副。有《迪功集》等。传见《明史》卷二八六。本书成于作者登第之后。全书二十馀则,专论先秦和汉魏古诗。本书于后世影响较大,胡应麟称严羽论诗“六代以下甚分明,至汉魏便鹘突”,“昌谷始中要领,大畅玄风”(《诗薮》内编卷二);王士禛亦称“余于古人论诗,最喜钟嵘《诗品》、严羽《诗话》、徐祯卿《谈艺录》”(《带经堂诗话》卷二)。
        本书《国史经籍志》诗文评类著录。今知初刊为正德辛未(1511)豫章刻本。又有正德、嘉靖间刊顾元庆辑《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万历三十一年(1603)刊胡文焕辑《格致丛书》本、万历中刊周履靖辑《夷门广牍》本等。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国图、上图、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均藏有明刊本,上图另藏有清惠氏红豆斋抄本。通行为中华书局《历代诗话》校点本。

    25. 《怀麓堂诗话》(《麓堂诗话》)一卷  李东阳撰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警斋、西涯,原籍茶陵(今属湖南),以戍籍居京师。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卒谥文正。有《怀麓堂稿》、《怀麓堂续稿》等。传见《明史》卷一八一。本书为作者谈诗论文之随笔,非一时之作。辽阳王铎抄录并刊行,其识语称东阳为“今少师” ,知本书初刊于正德初年(李东阳正德元年升任少师,七年致仕)。全书一百三十七则,多阐扬其诗学观。明人俞弁谓书中多载同官谀辞,且多录己诗,有自矜之嫌(《逸老堂诗话》卷上)。明季许学夷则谓此书“首正古、律之体,次贬宋人诗法,而独宗严氏,可谓卓识”(《诗源辩体》卷三五)。清人鲍廷博亦称其“折衷议论,俱从议论甘苦中来”(知不足斋刊本鲍氏跋语)。
        本书《国史经籍志》诗文评类著录曰“麓堂诗话”、《万卷堂书目》杂文类作“怀麓堂诗话”。本书原先单行,正德本《怀麓堂稿》未收此编,清人辑刻《怀麓堂全集》时采入。单行本由王铎初刊于正德初年,嘉靖间陈大晓重刊。清乾隆间,鲍廷博据手抄本(抄自陈大晓重刊本)收入《知不足斋丛书》。鲍氏刊本前有王铎识语,后附陈大晓嘉靖壬寅(1542)跋文、鲍廷博乾隆乙未(1775)识语。《历代诗话续编》本据知不足斋本排印。

    26. 《汝南诗话》(《汝南诗评》)一卷  强晟撰
        强晟(1452~1514后),字景明,汝南(今属河南)人。曾任秦府左长史,诗名颇著,有《罗川翦雪诗》。生平略见本书杨椮识语及《前辈风致》、《秦台识别》诸条。本书多记作者父执及其友人诗语轶事、汝南乡俗趣事,以及任职秦府时于陕地之所见所闻。所记诸人多为原籍汝南、或与汝南有关者,故以为名。
        本书《百川书志》文史类著录,曰:“《汝南诗话》一卷,皇明秦藩长史汝南强晟著,纪其应接遭际之事以代客谈。”《万卷堂书目》卷四作“《汝南诗评》一卷,《井天诗话》二卷”,《千顷堂书目》文史类作“《汝南诗话》一卷,又《井天诗话》三卷”,《明史?艺文志》则作“《汝南诗话》四卷”。疑《明史?艺文志》误将《汝南诗话》与《井天诗话》两书合为一书著录。《井天诗话》盖已佚失。今存明正德刊本《汝南诗话》一卷,有作者门生杨椮正德九年(1514)识语,卷首缺页,藏于国图。

    27. 《南濠诗话》(都玄敬诗话)一卷  都穆撰
        都穆(1458~1525),字玄敬,号南濠居士,吴县(今属江苏)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有《使西日记》、《金薤琳琅》、《寓意编》、《谈纂》、《都氏铁网珊瑚》等。传见《列朝诗集小传》丙集。本书为作者晚年之作,大抵主严羽《沧浪诗话》论诗之旨,称其“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之说“最为妙论”,反对扬唐抑宋及拟古之风,谓欧、梅、苏、黄等人诗作,与唐诗相比“真无愧色”。
        本书《国史经籍志》、《澹生堂藏书目》诗文评类著录,皆作“《都玄敬诗话》二卷”,后者附注“余苑本”。《万卷堂书目》杂文类作“《都玄敬诗话》一卷”,《四库全书总目》据天一阁藏本著录于诗文评类存目,作“《南濠居士诗话》一卷”。有明正德八年(1516)黄桓初刻本,凡七十二则,有黄氏序;又有文徵明嘉靖十一年(1532)刻本,凡四十二则,其中三则为黄本所无,前有文氏序。清乾隆间,鲍廷博以黄、文两本参校,合为七十五则,鲍氏有跋文。通行为中华书局《历代诗话续编》校点本,凡七十九则,是为足本。又有明琴川徐绾家塾刻二卷本,题为《都玄敬诗话》,藏于台湾中央图书馆,台湾广文书局《古今诗话续编》本据以影印。

    28. 《梦蕉诗话》二卷  游潜撰
        游潜,字用之,丰城(今属江西)人。弘治十四年(1501)举人,曾任云南宾州知州。谪遣故里,隐居啸傲以终。有《梦蕉存稿》、《博物志补》等。生平略见《明诗纪事》丁签。作者谪返故里后,于钟城山隙筑有别业,其中一亭曰“梦蕉”,故用以名书。书中有明确纪年者,以正德十四年(1519)为最迟。全书六十五则,涉及掌故、考证、辑佚、诗解和诗评等,以记诗事为主,尤以元末明初诗坛轶事为多,诗论、考据则多袭前人陈说。又记诗谶、梦兆、仙诗等怪诞之事。书中亦有明显舛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已辨其误。
        本书《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为“二卷”。今知初刊于明嘉靖年间,万历及清康熙年间屡次修补刊印,均为《梦蕉三种》本(与《梦蕉存稿》、《博物志补》合刊),台湾中央图书馆藏。又有《学海类编》本,合为一卷。

    29. 《诗法源流》三卷  王用章编集
        王俊民(1480~1538),字用章,号南湖,荆南石首(今属湖北)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生平见《阳峰家藏集》卷二四《王公墓志铭》。本书卷首有嘉靖二年(1523)邵锐《诗法源流序》,卷末有此年邱道隆《后序》。邱序称编者“取《诗法源流》,增入古人论述与诗足法者,厘为三卷”,知本书是在别本《诗法源流》(即旧题怀悦编集之本)基础上增补而成。卷上录诗法五种:即《诗法正论》,题傅与砺述德机范先生意;《诗文正法》,题傅与砺述;《诗法》,题黄子肃先生述;《诗法正宗》,题揭曼硕先生述;《诗宗正法眼藏》,未署作者。卷中为诗选,所选皆汉、魏、晋、宋古诗,题后学傅若川次舟编次。卷下为律诗,题门人吴成、邹遂、王恭编次,实为杜诗选注。后附元至治壬戌(1322)杨载《诗法源流序》。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三五论及本书,曰:“《诗法源流》一书,乃嘉靖间王用章取元人论述古人诗增广而成者。古诗采自《十九首》至陶渊明共九十九首,律诗采杜子美五言九首、七言四十二首。其所引元人语,纯驳不齐,而略无己见。后附《诗法源流》旧序,乃杨仲弘作。”
        本书《千顷堂书目》文史类、《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皆著录。今存嘉靖二年与杨成《诗法》五卷合刊本,天津市图书馆藏,卷首杨成《重刊诗法序》与邵锐《诗法源流序》错简,卷末邱道隆序脱文。又有嘉靖二十九年重刊本,增有谢上葴跋。

    30. 《朱文公游艺至论》二卷  余祐辑
        余祐,字子积,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师从胡居仁,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嘉靖初官至云南布政使。著有《性书》,编有《文公先生经世大训》。传附见《明史》卷二八二胡居仁传。本书卷首有嘉靖三年(1524)辑者自序,谓文风凋敝,“不知求纯古之作”,故为转变时风而辑此书。卷上辑朱熹论文语七十五条,卷下辑其论诗语五十九条及论赋六条、论字二十六条。
        本书《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为“一卷”,注曰:“辑《朱子语类》论文之语。”今存皆二卷本。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明嘉靖刊本,国图藏;清康熙五十年(1711)张潜光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藏;雍正间师善堂精刊本,中科院图书馆藏。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15 09:3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31. 《颐山诗话》一卷  安磐撰
        安磐,字公石,一字鸿渐,号颐山,嘉定(治今四川乐山)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兵科都给事中。屡抗疏直谏,廷杖免官。卒于家。诗集不传,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录有散篇。传见《明史列传》卷七二。本书卷首有嘉靖三年(1528)九月自序,谓本书系汇集免官后谈诗语而成。全书五十八则,以品诗为多,间涉诗事及考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论诗以严羽为宗”。其品评本朝诗人诗作,奖誉颇多。
        本书《近古堂书目》诗话类著录,未注明卷数。《千顷堂书目》文史类、《四库全书总目》皆作“二卷”。今按国图藏明抄本,实未分卷,故作一卷计。此本即四库本之底本,原藏天一阁。

    32. 《馀冬诗话》二卷  何孟春撰  佚名辑
        何孟春(1474~1536),字子元,号燕泉,郴州(今属湖南)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工部侍郎,引疾归。曾师从李东阳,晚年潜心学问。著有《何文简公文集》、《何文简疏议》、《馀冬序录》等,又曾校注《贾太傅新书》、《孔子家语》、《陶渊明集》。传见《明史列传》卷六六。全书八十五则,多论前代诗人诗事诗语。持论大抵秉承李东阳之说,推崇汉、魏、唐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本书实为《馀冬序录》六十五卷之节选本,摘录其中论诗语而成,辑者及成书时间则不详。并斥其“以讲学之见论诗,益去之千里矣”。
        本书《四库全书总目》归入诗文评类存目。有《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以排印。

    33. 《拘虚诗谈》一卷  陈沂撰
        陈沂(1469~1538),字宗鲁,改字鲁南,号石亭,又以嗜好苏诗,自号小坡,鄞县(今属浙江)人,徙家金陵。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山东参政。工书画。有《拘虚集》。传见《明史》卷二八六。本书卷首有陈凤序,谓此书乃继严羽《沧浪诗话》、徐祯卿《谈艺录》之后,“指明迷方,昭揭广路”之作。全书四十八则,品评作家作品为主,兼论诗史,于明诗发展历史有简要评述。本书《国史经籍志》诗文评类、《万卷堂书目》杂文类著录。司马泰《文献汇编》卷九三、《千顷堂书目》类书类亦著录,而误以序者陈凤为作者。《澹生堂藏书目》诗话类则误题为“虚拘诗话”。有《四明丛书》本。

    34. 《名家诗法》(黄氏诗法、诗法)八卷  黄省曾编
        黄省曾(1490~1540),字勉之,号五岳山人,吴县(今属江苏)人。嘉靖十年(1531)举人,学诗于李梦阳。有《五岳山人集》。生平附见《明史》卷二八七文徵明传。本书乃杨成《诗法》之重编,将杨本五卷析为八卷,稍有增减。卷一题白乐天《金针集》,卷二严沧浪《诗体》、《名公雅论》,卷三范德机《木天禁语》,卷四杨仲弘《诗法》,卷五《诗家一指》,卷六《诗学禁脔》,卷七、卷八分别为《沙中金集》上、下。其中真伪杂糅,所收各书文字与他本多有不同。本书《国史经籍志》诗文评类著录为“《黄勉之诗法》八卷”,《万卷堂书目》杂文类作“《诗法源流》八卷”,《千顷堂书目》文史类作“《诗法》八卷”。今存嘉靖二十四年结绿囊刻本,首都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藏。嘉靖三十四年詹氏白露馆刻本,南京博物院藏。明赣郡萧氏古翰楼刻本,天一阁藏。又有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吴江史炜重订本。台湾广文书局《古今诗话续编》本据嘉靖二十四年刻本影印。

    35. 《唐诗品》一卷  徐献忠撰
        徐献忠(1483~1559),字伯臣,号长谷、九灵山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四年(1525)举人,授奉化知县。嘉靖中弃官,徙居吴兴。著有《长谷集》、《乐府原》、《六朝声偶集》、《吴兴掌故集》等数百卷。传见王世贞《徐先生墓志铭》(《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八九)、《明史》卷二八七。《唐诗品》附于朱警父子所辑《唐百家诗》刊行。据朱警《唐百家诗后语》,《唐百家诗》成书于“嘉靖庚子(1540)之秋”,本书当成于此前。全书分两部分,前为自序,总论唐诗风格演变,涉及历代诗歌变迁及其原因。其后正文,具体品评唐代诗人诗风,大致按时间先后排列,以人立目,自太宗、玄宗、虞世南、许敬宗、王、杨、卢、骆初唐四杰,至南唐李建勋、女冠鱼玄机、罗虬,共八十人,附二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诸大家均未论及,不知何故。本书有明嘉靖十九年刊本和明钞本,均附于《唐百家诗》,后人或误以二书为一人所撰。《唐百家诗》为《万卷堂书目》、《国史经籍志》总集类著录,均作“《百家唐诗》一百卷,徐献忠”;《千顷堂书目》总集类著录为“徐献忠《唐诗品》一卷,又《百家唐诗》一百卷”,皆误。

    36. 《乐府原》十五卷  徐献忠编撰
        本书卷首有作者嘉靖庚申(1560)识语,书盖成于此时。此书专取汉魏六朝古乐府诗,逐一考证题旨或出处,故以《乐府原》为名全书按体分类,录其原诗,阐释题旨诗意,或亦为诗中词语典故作注。本书《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于总集类存目,评价不高,谓其“所见殊浅,而又索解太凿”。今存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刊本。

    37. 《李诗辨疑》二卷  朱谏撰
        朱谏(1462-1541),字君佐,号荡南,乐清(今属浙江)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吉安(今属江西)知府。有《荡南集》、《雁山志》、《李诗选注》等。生平见王健《朱先生行状》(《国朝献徵录》卷八七)。本书为申明《李诗选注》体例、辨析李诗真伪而作,卷首有《辨疑小序》,書末有跋。作者认为选注李诗,当先辨真伪,次辨高下。书中辨诗二百十六首,多经验之谈。有民国十八年(1929)黄氏《敬乡楼丛书》本。

    38. 《夷白斋诗话》一卷  顾元庆撰
        顾元庆(1487~1565),字大有,号大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布衣终身,所交多吴中名士。藏书万卷,曾择其善本梓行。著有《山房清事》、《阳山新录》、《檐曝偶谈》等。编刊《阳山顾氏文房小说》、《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行世。传见《顾大有先生墓表》(王稚登《青雀集》下)。《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辑成于嘉靖二十年(1541),其中收作者自撰书七种,本书即其中之一。“夷白斋”为作者室名。全书四十则,以记事为主,多为作者耳闻目睹吴中诗家轶事,兼及考释,旁涉书画鉴赏。论诗解诗间有疏误迂阔处,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讥议。本书《澹生堂藏书目》著录“《后四十家小说》本”,即明嘉靖年间阳山顾氏家塾所刊《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又有《学海类编》本。通行为中华书局《历代诗话》校点本。

    39. 《谭苑醍醐》九卷  杨慎撰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以议大礼谪戍云南永昌卫,凡三十余年,死于贬所。有《丹铅录》、《谭苑醍醐》、《檀弓丛训》等一百余种。后人辑其诗文及重要杂著,为《升庵集》。传见《明史》卷一九二。本书卷首有嘉靖二十一年(1542)自序,谓此书取名“醍醐”,盖如“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犹之精义之入神,非一蹴之力也” ;又谓“佛氏借之以喻性也,吾借之以名吾谭苑也”。书中多述遗事,兼及考据,考订辨析,颇多精诣之见。全书除卷一“庄子解”二十五则外,多亦见于其《丹铅录》中,盖从《丹铅录》摘录而成。本书《徐氏家藏书目》小说类著录。今存《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光绪间乐道斋刊八卷本等。又有委宛山堂《说郛》一卷本,系删节而成。

    40. 《诗话补遗》(诗话拾遗)三卷  杨慎撰
        本书为作者谪戍云南永昌卫之后所作,其门人曹命编次成书。卷首有嘉靖三十一年(1552)作者友人张含序、嘉靖三十五年王嘉宾序,卷末附嘉靖三十五年其门生杨达之后叙。据序文,此书成于嘉靖三十一年,四年后梓行。书中多记典故,摘录诗句,引录诗评,辨析考证,指错纠谬。因撰于戍所,无文献可供稽考,唯凭记忆,故多纰漏,“然其赅博渊通,究在明人诸家之上,去瑕存瑜,可采者固不少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本书《国史经籍志》诗文评类著录为“《诗话拾遗》二卷”,《千顷堂书目》文史类、《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皆作“《诗话补遗》三卷”。今存嘉靖三十五年曹命刊本,四川省图书馆、天一阁藏,即《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之本。又有明祁氏澹生堂钞本一册(国图藏)、《函海》本等。按,中华书局1983年《历代诗话续编》校点本《升庵诗话》十四卷,实已囊括本书。

    41. 《绝句衍义》四卷  杨慎编撰
        本书卷首有作者自序,谓于嘉靖丙辰(1556)之夏,采选唐代名家绝句百首,“笺而衍之,或阐其义意,或解其引用,或正其讹误,或采其幽隐”,撰成此书。此书集选诗、笺注、品评、议论、校勘、考证、鉴赏为一体,广征博引,阐说深入。今存明曼山馆刊本,与其《绝句辨体》八卷、附录一卷、《增本》五卷、《捜奇》一卷等合为两册,国图藏。

    42. 《闲书杜律》一卷  杨慎撰
        本书九则,不知何人何时所辑。专论杜甫诗歌。作者曾谓“不读万卷书,不能解读杜诗”(《升庵诗话》卷八),本书即阐述其解读杜诗之法。今存明末刊《古今诗话》本、《说郛续》本。

    43. 《千里面谭》二卷  杨慎撰
        本书上卷卷末有杨慎识语,自称因多病而作诗不多,喜谈诗而无诗友,与禺山张含相距千里,故“暇日书《千里面谭》一卷,以代一夕之话”。下卷末有杨慎跋文、张含识语,谓张含欲刊印《千里面谭》,杨慎又从所集诗选《诗林振秀》中辑出一卷寄去,张含遂合二卷为一书。可见此书为杨慎谪戍云南时所撰。全书凡五十一则,其中上卷九则,下卷四十二则,以选录唐诗及唐以前佳篇为主,唯卷末录有作者诗友张含诗一首。各诗均注明作者和篇名。诗后多加评语、说明,或指出所录诗为辑佚所得,或强调其历史地位,或拈取妙语佳联给予褒赏。《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本书,注曰:“与张含谈诗。”今存万历初年淮南蔡翰臣琳琅馆重刊本,国图藏。卷首有蔡氏万历四年(1576)正月所撰序文,述其崇敬杨慎之情以及重刊此书始末。又有《说郛续》一卷本,实为原书上卷,并删去序跋。

    44. 《升庵诗话》(杨升庵诗话)十四卷  杨慎撰
        本书集中体现作者“胸中有万卷书”之丰富学识,书中大量考据以及遗闻轶事之辑录,足资参考。本书《国史经籍志》诗文评类著录为“《杨升庵诗话》二卷,又《诗话拾遗》二卷”,《澹生堂藏书目》诗话类著录稍有差异,“拾遗”作“补遗”,并有附注“升庵杂录本”。《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千顷堂书目》文史类作“《杨升庵诗话》四卷”,后者有吴氏校记,曰“遗书目作《丹铅诗话补遗》”。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今存嘉靖刊四卷本,南图、天一阁藏;明刊本,上图、四川省图书馆藏。丁福保《重编升庵诗话弁言》曰:“《升庵诗话》自明以来无善本。有刻入《升庵文集》者,凡八卷;有刻入《升庵外集》者,凡十二卷;有刻入《丹铅总录》者,凡四卷;《函海》又载其十二卷及补遗三卷。此详彼略,此有彼无,前后异次,卷帙异数。其字句之讹,则各本皆然。”丁氏遂详加校订,“据其题中第一字之笔画数,改编一十四卷”,辑入其《历代诗话续编》。1983年中华书局《历代诗话续编》校点本,又从《诗话补遗》及《函海》本《升庵诗话》补入十八条,是为完本。

    45. 《俨山诗话》(陆俨山诗话)一卷  陆深撰
        陆深(1477~1544),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著有《南巡日录》、《音律类义》、《俨山集》等数百卷。传见《明史》卷二八六。本编原载《俨山集》卷二五。凡三十二则,多记诗事,兼及考证。作者与“前七子”徐祯卿、李梦阳、何景明等友善,其论诗亦受影响。本书《澹生堂藏书目》诗话类著录为“《陆俨山诗话》一卷,《陆文裕公集》本”。今存嘉靖刊《俨山集》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等。

    46. 《冰川诗式》十卷  梁桥撰
        梁桥,字公济,号冰川子,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嘉靖年间在世。生平不详。本书成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张涣《序》及顾宪成《题辞》皆谓作者积三十余年学诗之功而萃于此书。本书援引《木天禁语》、《诗法源流》等宋元诗法类著作,重新编排引申,论述诗体、诗韵、诗格,后世影响较大,或与《谈艺录》、《解颐新语》、《艺苑卮言》、《诗薮》等相提并论(参见梅鼎祚《刻冰川诗式序》)。《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曰“《冰川诗式》四卷”,卢校改“四”为“十”,并云:“初印以文、行、忠、信编号,故误作‘四卷’耳。”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今存明刊本皆为十卷,其中隆庆四年(1570)刊本,国图、山东省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藏;万历寿槐堂刊本,国图、上图、天津市图书馆藏,后者有清人高凤翰批点;明刻本,施梦龙校,浙江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藏。嘉靖二十八年刊本,藏于台湾中央图书馆,台湾广文书局据以影印。

    47. 《逸老堂诗话》二卷  俞弁撰
         俞弁(1488~?),字子客,一作子容,号守约居士、戊申老人,昆山(今属江苏)人,或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布衣终身。有《山樵暇语》等。生平略见本书卷首自序、卷尾求古居主人、卢文弨、丁福保跋。据自序,本书当成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逸老堂”为作者斋名。全书一百五十二则,记事、考证为主,兼及论评。书中于前人诗作、诗话与诗论多所称引,时有辨析论证。论及诗话多种,或已佚失,如《沈石田诗话》。作者与祝允明、唐寅等交好,故书中亦颇涉书画及有关轶事。本书《尧圃藏书题识再续录》、《藏园群书题记》均著录“旧钞本”。此书明、清两代仅有钞本流传。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卢文弨于钟山书院抄录,跋曰:“其书虽无大过人处,而叙述亦班驳可喜。其论《麓堂诗话》载同官献谀之词,未免起后人之议,尤确论也。”此书现藏于国图,书后附黄丕烈、卢文弨、缪朝荃、赵诒琛和丁福保等人跋文。民国年间丁福保将本书收入《历代诗话续编》印行。

    48. 《山樵暇语》十卷  俞弁撰
        本书卷首有作者自序,自称喜读百家书,开卷即似与圣贤明公游历山川,“吊古感今,或有一得之愚,随手笔记,以备遗忘。积久盈帙,不忍弃去,厘为十卷,名曰《山樵暇语》”;卷尾又有嘉靖戊子(1528)后序,盖书即成于此时。全书三百六十余则,以记载文人诗事、词章典故为主,兼及论评考据。多记当代诗人轶事佳句,引录本朝诗话、笔记、杂著颇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斥此书“编次皆无伦序,亦多疏舛”,似过于苛刻。本书《四库全书总目》据天一阁藏本著录于子部杂家类存目。有华亭朱象玄钞本,《涵芬楼秘籍》本据以影印。

    49. 《蓉塘诗话》二十卷  姜南撰
        姜南,字明叔,号蓉塘、半村野人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正德、嘉靖间在世。有《蓉塘杂著》数十种。生平略见本书序跋。本书卷首有陆深《题引》,卷末附张秉壶、洪楩跋文。陆深《题引》谓作者“方工进士业,余力及此书”,其实作者并非有意撰写诗话,本书乃从其笔记杂著中选辑而成。书中各卷题目,即其杂著原名,如卷一《半村野人闲谈》,卷二《洗砚新录》,卷三《辍筑记》,卷四《鹤亭笔乘》等。故书中所记并不限于诗人诗事,内容较为驳杂。多记文史典故、诗文轶事,间附其心得或考证。本书《澹生堂藏书目》诗话类、《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今存嘉靖二十六年(1547)洪楩刊本,北京大学图书馆、天一阁藏。又有抄本多种,国图、中科院、清华、复旦图书馆藏,国图藏本有清人王士禛批语。又有明抄六卷本、钮氏世学楼抄一卷本(上图藏)、《说郛续》一卷本,均为删节本。

    50. 《杜工部诗通》十六卷  张綖撰
        张綖,字世文,号南湖,高邮(今属江苏)人。正德八年(1513)举人,八试进士不第,谒选为武昌通判,官至光州知州。有《南湖诗集》、《诗余图谱》等。生平见顾璁《南湖墓志铭》(《南湖先生诗集》附录)。据书中作者之子张守中题识,本书于嘉靖三十年(1551)为临海举人胡子正借录,十年后张守中巡视浙东学校,秀才胡承忠献之,张守中乃托进士张鸣鸾、侯一麟校正,于隆庆六年(1572)刊行。书前有江西左布政使侯一元序,书后有张鸣鸾跋。本书旨在阐释杜诗,作者以元人范梈批点杜诗三百十一篇(以合《诗经》之数)为基础,为之“证事释文,悉加考究,以会杜子本意”。《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张綖有“《杜律本意》二卷”,或与本书有渊源关系。本书今存明隆庆初刊本,国图、山东省图书馆藏。

    51. 《诗谈》一卷  徐泰撰
        徐泰,字子元,号丰厓,海盐(今属浙江)人。弘治十七年(1504)举人,官至福建光泽知县。有《玉池稿》,又辑有《皇明风雅》四十卷。生平略见《明诗纪事》丁签。据作者卷首引言及卷末识语,本书系效仿钟嵘《诗品》及刘会孟《诗评》,晚年闲居时所撰,书成不早于嘉靖十九年(1540)(参见陈正宏《明代诗文研究史》)。全书四十一则,大致依时代先后论列,始于刘基、高启,终至黄省曾。末三则论及妇人、道士及衲子。所论均为作者熟知之明代诗人,“未及知,知未悉者,弗谈也”(《识语》)。书中颇称李东阳、李梦阳、何景明振兴诗坛之功,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诗论“大抵宗旨不出七子门庭”。本书《千顷堂书目》文史类、《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著录。初刊为明嘉靖三十三年郑梓辑《明世学山》本,后相继收入万历刊《百陵学山》、天启刊《盐邑志林》、清咸丰间刊《逊敏堂诗话三种》等丛书。通行为《学海类编》本。

    52. 《王右丞诗画评》(唐宋诸家评王右丞诗画钞)一卷  顾起经辑
        顾起经(1515~1569),字长济,一字玄纬,号罗浮外史,无锡(今属江苏)人。以国子生授广东盐课副提举。有《王右丞年谱》、《类笺唐王右丞诗集》等十余种。生平略见《锡山书目考》卷二。本书九十二则,为王维诗画之评语,辑自唐、宋诸家文集、选集、杂著、诗话、画谱、画史、家谱、序跋、史传、类书等。所辑评语,多注重品格之褒贬。今存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无锡顾氏奇字斋刻本,浙江省图书馆藏。

    53. 《过庭诗话》二卷  刘世伟撰
        刘世伟,字宗周,信阳(今属河南)人。嘉靖中任宁州州同。有《厌次琐谈》等。生平略见本书序文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本书卷首有嘉靖三十六年(1557)作者同郡友人阎新恩序,称作者之父宁国君冷庵翁学养颇深,此书取名“过庭”,盖标榜其家学渊源。全书一百十四则,论古今各体诗歌,兼及本朝诗人诗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皆拾七子之绪余,实于汉、魏、盛唐了无所解,于宋诗亦无所解也”,并指出书中若干谬误。
        本书《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误题作者为“刘世湋”。《四库全书总目》据天一阁所藏嘉靖刊本著录于诗文评类存目。此嘉靖刊本今藏于国图,题下署:“齐人刘世伟著,进士吕荫校正。”

    54. 《香宇诗谈》一卷  田艺蘅撰
        田艺蘅,字子艺,号香宇,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学宪汝成之子。十岁随父过采石,赋诗为人所称。隆庆间以岁贡为徽州教授,罢归。善制南曲小令。有《田艺蘅集》、《留青日札》等。生平参见《明史》卷二八七、《列朝诗集小传》丁集、《徐氏家藏书目》卷七。本书三十四则,以论唐诗为主,兼及前代作家作品。本书未见明清书目文献著录。《澹生堂藏书目》诗评类著录田艺蘅“《日札诗谈》二卷”,今亦未见。《四库全书总目》于杂家类存目著录田艺蘅《留青日札》,谓其中《诗谈初编》、《二编》等原为“别行之书”。今按其《留青日札》,卷五、卷六分别为《诗谈初编》、《诗谈二编》,或即《澹生堂藏书目》所谓《日札诗谈》二卷。然《留青日札》卷首总目于“诗谈初编”之下,有小字注曰“自为十卷”,疑其《诗谈》原为十卷。《留青日札》有万历三十七年(1609)徐懋升重刊本,浙江省图书馆藏。本书实自《诗谈初编》、《诗谈二编》摘选而成,今存《说郛续》本。

    55. 《阳关三叠图谱》一卷  田艺蘅撰
        本书考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之传唱发展过程。卷末有蒋子久《题阳关图谱诗》,嘉赏本书考辨探源之功。本书与《留青日札》卷三九内容完全一致,盖原先单行,田艺蘅编刊《留青日札》时辑入。有《说郛》本、《广百川学海》本。

    56. 《诗女史》十四卷  田艺蘅编撰
        本书卷首有嘉靖三十六年(1557)三月作者自序、《凡例》,谓本书旨在采诗记事,以表彰历代工诗女子。书中以记诗人诗事为主,录诗为辅。上自五帝西陵嫘祖,下至明代吴中诗女。其中先秦二十八人,汉十六人,魏三人,晋二十三人,南北朝至隋三十人,唐、五代九十七人,宋六十九人,明二十六人。共计三百十八人。历代正史于女子事迹记载极少,或语焉不详,故本书所载多采自野史传闻。本书《万卷堂书目》女史类著录为“十二卷”。清《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九七《经籍考》总集类著录为“十四卷、拾遗二卷”。据《台湾公藏书目》,今存嘉靖三十六年刊十四卷本,台湾中央图书馆藏。南图藏有缩微胶卷。

    57. 《清江诗法》三卷  熊逵编
        熊逵,名或作“奎”,清江(今属江西樟树市)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曾官左布政使。编刊《清江二家诗》、《傅与砺诗法》等。生平略见《隆庆临江府志》卷一〇。本书卷首有嘉靖四十一年编者自序,谓其乡贤前辈范德机以工诗著称,所著《木天禁语》、《诗学禁脔》,曾被收入《诗法》一书,刊行于扬州,然天长日久,书板已亡;又有《说文要指》一书,乃范氏门人辑录,钞本流传,原书三卷,当时前两卷(卷一说文,卷二说字)已佚,惟存卷三《说诗要指》,乃其友人杨翚得之手抄。《说诗要指》分两部分:其一题为《吟法玄微》,内容与《诗法正论》大致相同;其二题作《总论》,多为有关诗学诗法之答问。熊氏遂取上述《木天禁语》、《诗学禁脔》、《说诗要指》三种,“合而寿之梓,题曰《清江诗法》”。今存旧钞本,台湾中央图书馆藏。

    58. 《诗说解颐》四卷  苏濂辑撰
        苏濂,字子川,号鸿石,濮州(今山东濮县)人,尚书苏祐之子。以荫授鸿胪寺丞,官至鞏昌通判。科场失意,归而著述,凡十余种。工詩,有《伯子集》。生平略见本书苏曙跋语及《明诗纪事》己签卷七。本书成于嘉靖癸亥(1563),有作者是年自序;崇祯戊寅(1638)刊板梓行,有作者仲孙苏曙是年跋语。全书分元、亨、利、贞四卷,系“掇拾旧闻,并附己意”(自序)而成。广涉诗评、辨体、诗法、考辩、逸闻、掌故、诗句源流等,自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皎然《诗式》以下,至宋人诗话、诗论,采撷甚多。皆不注出处,排列亦随意。今存明红格钞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59. 《艺苑玄几》一卷  邵经邦撰
        邵经邦(1491~1565),字仲德,号弘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因上疏指斥权臣,谪戍镇海卫,卒于戍所。有《弘艺录》、《律诗指南》、《俪语指迷》等。传见《明史》卷二〇六。本书七十三则,专论作诗撰文之法,论及诗教、诗体、诗才、诗思、诗格、诗病、诗意、诗情、诗景、诗识、诗义、诗词、诗趣、诗品、诗注等等,亦论及文教、文体,乃至赋颂史传。篇幅虽短,涉及面较广。本书《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有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刊本(附于《弘艺录》前)。又有《武林往哲遗著》本。

    60. 《兰庄诗话》一卷  闵文振撰
        闵文振,字道充,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人。另撰有《异物汇苑》、《游文小史》等。本书引录李东阳、吴讷、胡缵宗、丘浚诗语,又《游文小史》所录迄于嘉靖,知作者大约于明中叶在世。全书四十六则,皆录本朝诗人诗事,所谓“意趣有涉,随得辄录”,以供笑谈而已。其论诗主复古,亦有针对当时诗坛诗歌之评议。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今存明钞本,国图藏。按:宛委山堂本《说郛》亦有署名“闵文振”之《兰庄诗话》,与本书无关。  
    回复 引用 评分 分享  删除选定贴内置顶评分选定禁言屏蔽提醒举报顶端  
    苍梧听风 在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152
    精华: 28
    发帖: 22015
    金钱: 195812197 RMB
    威望: 10 点
    贡献值: 2147483647 点
    交易币: 0
    头衔: 《漫天雪论坛》管理员『古典文学』总管
    门派:
    在线时间: 3798(时)
    注册时间: 2009-03-18
    最后登录: 2012-03-05  2  发表于: 2011-12-19 14:00    ┊  编辑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61. 《作诗体要》一卷  杨良弼撰
        杨良弼,字梦徵,号古嵓主人。生平事迹不详。本书集诗体八十种,各体均附以例诗,并作评析说明。其论诗宗盛唐,主张“以老杜为祖”。其论唐诗,分盛、中、晚三唐,以为初唐诗“未脱陈、隋间气习”,不成体,故将初唐陈子昂、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诸人列入盛唐。有嘉靖间古嵓书屋清稿本,台湾广文书局《古今诗话续编》本据以影印。

    62. 《五色笔》二卷  佚名撰
        本书分乾、坤两册,论文为主,兼及诗事。书中称“明代”为“国朝”,且《宝镜》条引杨慎诗,《赛涛》条言及正德末年事,知作者为明人,书成于嘉靖以后。有日本抄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63. 《存余堂诗话》(《存余斋诗话》)一卷  朱承爵撰
        朱承爵,字子儋,号舜城漫士、左庵等,江阴(今属江苏)人。明正德、嘉靖年间在世。终身未仕。工文能画,尤嗜藏书、校刻。有《灼薪剧谈》、《鲤退稿》等。校刊有《庾开府诗集》、《樊川诗集》、《浣花集》、《放翁律诗抄》、《黄太史精华录》等。生平见唐寅《啸旨后序》(《唐伯虎先生集》卷下)。本书二十九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二十六条),兼涉诗评、诗事、考证等。其考证颇具藏书家特点,多校雠之发现。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著录。《澹生堂藏书目》诗话类著录作“《存余斋诗话》”,谓有《藏说小萃》本、《后四十家小说》(即嘉靖顾元庆辑刊《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今存另有明末《古今诗话》本、《学海类编》本。国图藏清抄本,曾为缪荃荪(孙)收藏。通行为中华书局《历代诗话》本,1980年排印出版时曾以《学海类编》本校勘。

    64. 《客斋诗话》六卷  陈基虞撰
        陈基虞,字志华,温陵人。生平不详。按书中言及“本朝正统间土木之变”,录有嘉靖间人王九思乐府、杨慎诗论,且本书为明季多种书目著录,知作者为明人,嘉靖以后在世。本书卷首题:“温陵陈基虞志华甫辑,会稽门人来斯行可卷甫校。” 无序跋。按《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七八,著录来斯行《经史典奥》六十七卷,小注谓来斯行为萧山人,万历进士,官至福建右布政使。本书凡一百九十九则,每则均有标题。杂记历代诗人轶事,多为唐、宋、元人,唐代宋之问、骆宾王、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韩愈,宋代苏轼、黄庭坚、沈思、政禅师、僧如璧,元代赵孟頫、冯子振、萨都剌、张雨、赵雍、中峰禅师等均有所涉及。追索诗语出处,考辨名物典故,大多辑自历代诗话或杂著,然多不注明出处。书中所记,或与诗歌无关;或引用历代诗歌,却是为了证明某些风俗、俚语之历史,盖以辑录轶事、考辨词语为主,专论诗法诗律者不多。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著录。《澹生堂藏书目》、《千顷堂书目》亦著录,误作“客窗诗话”。今存明刊本,藏国图。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旧钞本。

    65. 《四溟诗话》(诗家直说)四卷  谢榛撰
        谢榛(1499~1579?),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老人,临清(今属山东)人,客居邺下(今河南安阳),布衣终身。为“后七子”之一。有《四溟山人全集》。传见《明史》卷二八七。本书始作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隆庆二年(1568)成书。全书足本四百一十六则,主要阐发其诗学见解,影响颇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评价不高,谓其“论诗之语则多迂谬”。本书《近古堂书目》诗话类著录作“《诗家直说》”,未注卷数。《千顷堂书目》文史类作“《诗家直说》四卷”。《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作“《诗家直说》二卷”。初未单行,现存最早为万历二十年(1596)赵府冰玉堂刊刻《四溟山人全集》本,后又有万历三十六年赵府冰玉堂重修本、万历三十九年邢琦等刊单行本。清乾隆甲戌(1754),胡曾耘雅堂据赵府冰玉堂重修本校刻,更名为《四溟诗话》。后《海山仙馆丛书》本源于耘雅堂本,《谈艺珠丛》本、《诗话别裁三种》本、《历代诗话续编》本则源于《海山仙馆丛书》本。又有明丽泽馆刊《诗家直说》一卷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刊盛以进选《四溟山人诗十卷附诗家直说二卷》本,台湾中央图书馆藏。今人整理本有1987年齐鲁书社出版李庆立、孙慎之《诗家直说笺注》,以赵府冰玉堂万历刻本为底本,校以邢琦刊本、胡曾刊本等。

    66. 《道听录》四卷  李春熙撰
        李春熙,号桃源山人,家居楚地。自髫年随长者北逰,足迹遍及燕、吴、赵、魏诸地。嘉靖三十二年(1553)赴京应试,遂滞留北地,晚年始还乡,著书为乐。生平略见本书自序及书中有关条目。据卷首作者《道听录自言》,本书为晚年南归后所撰,题作“道听”,盖因所录皆昔日耳闻目睹、且铭于心者。又据作者隆庆己巳(1569)仲春识文,云:“是册凡名公有集者不录,旧本梓者不录,出古人者不录,有事无诗词者不录。……录淫词、录戏谈者,不欲以人废言,间以解倦者之颐也。录小简、录漫语者,因当余意,不忍弃也。”知本书专记当代诗人诗事,间录佳诗秀句,偶亦涉及与诗无关者。全书四卷,编排无序,盖随忆随录,顺手而记。于当代阁臣名士王阳明、李东阳、杨慎、杨一清、张孚敬、崔桐、徐学谟、于谦、文徵明、唐寅、吴宽等诗事,记载尤多。兼及本乡人士。有恬养斋钞本,书末残阙。南图藏。

    67. 《解颐新语》八卷  皇甫汸撰
        皇甫汸(1497~1582),字子循,号百泉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佥事。有《皇甫司勋集》、《百泉子绪论》等。传见《明史》卷二八七。本书卷首有何良俊、吴子孝、黄鲁曾序,卷末有王文禄后序。全编分八门:叙论,述事,考证,诠藻,矜赏,遗误,讥评,杂记。“叙论”述著书动机,及诗之源流、言志抒情与诗之六义等,“述事”阐说“因诗阐义”与“就事明诗”,“考证”侧重探讨诗体源流发展,“诠藻”评作家作品与诸家学说,“矜赏”谈知音赏诗,“遗误”辑录逸篇,“讥评”分析作家作品优劣。多引前贤或时人评说,杂以己见。黄鲁曾称此编“间陈乎今人之未闻,尽发乎古人之未阐”(《解颐新语序》)。徐火勃亦曰:“《解颐新语》之作,发明六义,语足千古,文成一家。”(《重编红雨楼题跋》卷一)然亦多谬说与引证之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颇加指斥。本书《国史经籍志》诗文评类著录曰“子循《解颐新语》八卷”,《澹生堂藏书目》诗评类作“《解颐新语》二册二卷”。《千顷堂书目》文史类则误署作者为“皇甫循”。《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于诗文评类存目。有明隆庆年间刊本,台湾广文书局《古今诗话续编》本据以影印。

    68. 《明诗评》四卷  王世贞撰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后七子”之首。有《弇州山人四部稿》、《续稿》、《弇山堂别集》等。传见《明史》卷二八七。本书卷首有作者自序,卷末有其后序。据后序“予居京师七年”一语推断,此编当撰于嘉靖二十八年前后。本书专门品评明代诗人,总计一百一十七家,以一人一传一评为主。书中推许师法唐人者,对于受宋元诗风影响之诗人,则颇致不满或惋惜。本书《近古堂书目》诗话类著录,然版本、卷数皆未注明。今存《纪录汇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以影印。

    69. 《艺苑卮言》八卷  王世贞撰
        本书卷首有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隆庆六年壬申(1572)作者自序各一,谓此书撰述时间长达十六年。始撰于嘉靖三十六年任职山东之时,次年完成初稿六卷。其后“岁稍益之”,至嘉靖四十四年,由其乡人梓行,是为初版。其后八年中屡加增益,又添二卷,且黜其论词曲者,附为别卷,隆庆六年定稿,为八卷本。作者著书之本意,即立志“成一家言”,以补徐祯卿、杨慎、严羽三家著述所未备。全书四百七十余则,“论诗者十之七,文十之三”(自序)。卷一分类摘录古今诗文评论,分体阐述诗歌作法。卷二至卷五按时代先后评述历代诗人诗作,上自《诗经》,下迄明朝。卷六至卷八记述文人轶事,兼及品评。本书于明代后期诗坛影响颇大,屠本畯《诗言五至》、高奭《艳雪斋诗评》、蒋一葵《诗评》、茅一相《欣赏诗法》等,均曾大量转载。然书中议论往往偏激,作者晚年反省曰:“余作《艺苑卮言》时,年未四十,方与于麟辈是古非今,此长彼短,未为定论。……惟有随事改正,勿令多误后人而已。”(《书西涯古乐府后》)本书《国史经籍志》诗文评类、《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皆作“《艺苑卮言》八卷附录四卷”。今存明刊八卷本,安徽省博物馆藏;万历间邹道元刊十二卷本,重庆市图书馆藏;万历十七年(1589)武林樵云书舍新安程荣刊《新刻增补艺苑卮言》十六卷本,国图、上图、复旦大学图书馆藏。通行为中华书局《历代诗话续编》八卷校点本。今以国图藏十六卷本与《历代诗话续编》八卷本比较:十六卷本卷首缺“壬申夏日”作者自序;卷一至卷八内容大致相似,然文字与编排次序差异较大;后八卷内容为八卷本所无,其中卷九论词曲,卷一○、卷一一论书法、书帖,卷一二论绘画,卷一三杂考禽、鸟、虫、草、马、鱼、地名、文房四宝,卷一四记述古今人事相似者,以及佛教、道教掌故,卷一五考述季节、气候、物品、发式、服饰等,卷一六考辨古代人物、诗文中名物。

    70. 《全唐诗说》一卷  王世贞撰
        此书本为《艺苑卮言》中评论唐诗之作,后人辑出单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世贞著作本无此名,乃后人割剥《艺苑卮言》而成。本书《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著录。有《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以排印。

    71. 《国朝诗评》(《诗评》)一卷  王世贞撰
        《艺苑卮言》卷五附录王世贞以象征、比喻手法所写诗评一篇,选评明初以来一百余位诗人之诗风,起自高启,终于魏裳。后人摘出单行而成此书。有《天都阁藏书》本,题下署“王世贞著,程兆胤录”,《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以影印。又有《学海类编》本,题作《诗评》。

    72. 《卮言倪》八卷 王世贞撰  陈与郊辑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崇祯元年(1628)赐绯堂刻本,藏于云南大学图书馆。

    73. 《文体明辨》八十四卷  徐师曾编撰
        徐师曾(1517?~1580?),字伯鲁,号鲁庵,吴江(今属江苏)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选庶吉士,为吏科给事中。严嵩当权,乞告归,杜门著述。有《礼记集注》、《今文周易演义》等。生平见王世懋《徐鲁庵先生墓表》(《王奉常集》文部卷二〇)。本书有万历元年(1573)作者自序。全书八十四卷:正集六十一卷,文章纲领一卷,目录六卷,附录十四卷,附录目录二卷。“大抵以同郡常熟吴文恪公讷所纂《文章辨体》为主而损益之”(自序)。自称“唯假文以辨体,非立体以选文”,多有发明。吴讷《文章辨体》分文体为五十九类,作者认为“品类多阙,取舍失衷”,故或新增,或细分,扩之为一百三十六类。本书有明万历八年吴江董氏寿桧堂刊本、万历十九年吴江刊本、八书堂刊本、日本宽文三年京都刊本等。又有崇祯十三年(1640)嘉兴沈氏刊《诗体明辨》二十六卷本(沈芬、沈骐笺注),台湾中央图书馆藏,广文书局据以影印。又有清人叶生、汪淇摘录评定、顺治十五年(1658)还读斋刊《诗体明辨》十卷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今人抽出序说及《文章纲领》等别为一书,题作《文体明辨序说》,有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罗根泽校点本,以万历寿桧堂刊本及另一万历本为底本,校以明茅健校本、明沈沂校本、明抄本、日本《文体明辨粹钞》等。

    74. 《国雅品》一卷  顾起纶撰
        顾起纶(1517~1587),字更生,号玄言,无锡(今属江苏)人。官至郁林州州判。有《昆明集》、《泽秀集》等。生平略见《锡山书目考》卷二。作者曾选录明诗,编成《国雅》二十卷、《续国雅》四十卷,卷首列“品目”一卷,后人辑出单行,称《国雅品》。本书前有作者小序,后附同里姚咨万历元年(1573)二月跋语。书中品评明代诗人,分士、闺、仙、释、杂五品。每品按时代排列,起自明初,迄于嘉靖末,计士品一百三十二人,闺品十九人,仙品七人,释品十三人,杂品二人。分别概括其诗风,评述其成就及诗坛地位,并摘录佳句。每品后还附“品目”,仅列诗人姓名而不加评论。士品品目列“自弘治迄今凡六十八人”,闺品品目列三人,其它三品各列一人。作者效钟嵘《诗品》之例,仅品评已逝诗人;而列入“品目”之诗人,则多有平日交往唱和者。《国雅》有明刊本,《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于总集类存目,谓其“持论似乎精诣,而录诗多杂庸音”。《国雅品》通行为《历代诗话续编》本。

    75. 《诗话随钞》上集四卷下集四卷附集一卷  杨春先编撰
        杨春先,号继泉子。生平不详。按本书附集《海上歌》条:“嘉靖甲寅(1554),东南海寇初炽,先母舅石屋许公作《海上歌》十二首……当事者闻而恚之。”又集中多记嘉靖、隆庆间仁和、山阴、吴中、昆山、钱塘诸地诗事,疑作者为江浙人士,约嘉靖、万历间在世。本书以抄录当代诗话、杂著为主,自瞿佑《存斋诗话》、李东阳《麓堂诗话》,至苏祐《逌旃璅言》、陈沂《畜德录》、王世贞《艺苑卮言》,凡引二十种,均为元、明诗坛轶事摘抄,其中又以明人诗事居多。所据多非秘本,唯有《水南诗话》一种,似已失传,本书摘录十七则。附集一卷为作者自撰,凡三十一则,其中又以辑录其友人或亲戚之轶事佚诗居多。有旧钞本,南图藏。

    76. 《诗的》一卷  王文禄撰
        王文禄,字世廉,号沂阳子,海盐(今属浙江)人。嘉靖十年(1531)举人,万历十二年(1584)尚在世。有《王生艺草》、《竹下寤言》、《文脉》、《策枢》、《书牍》等。所辑《百陵学山》收录明人著作近百种。生平略见《徐氏家藏书目》卷七“王生艺草五卷”条,以及《百陵学山》所附王文禄跋文。本书卷首有万历三年乙亥三月作者自序,然书中又载“乙亥中秋”事,似撰序时尚未完稿。全书三十四则,以论律诗法则为主。书中援引八股文起承转合之法,于律诗句法、字法、诗眼等有专门论述。本书《澹生堂藏书目》诗评类著录。初版为明万历间《百陵学山》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以影印。

    77. 《文脉》三卷  王文禄撰
        本书卷一“总论”,论文章渊源流变,阐发其文学观。其所谓“文”,指“以时泄宣”之产物,故包括诗。书中所论,常常诗文并举。卷二为“杂论”,评论历代诗文代表作家作品,论述历代总集之得失。卷三为“新论”,以时代先后为序,重点评论明初宋濂至嘉靖间黄省曾之明代诗文。称明代诗文发展呈现“四格”:国初洪武间一格,永乐至成化与弘治初一格,弘治末至正德一格,嘉靖年间一格,并对各期风格加以品评。《百陵学山》、《学海类编》皆收此书,《丛书集成初编》本据《百陵学山》本影印。

    78. 《名家诗法汇编》十卷  朱绂编
      朱绂,潜川人。生平不详。本书卷首有万历五年(1577)朱绂《刻名家诗法汇编题辞》,谓万历四年夏日,与友人编成此书。全书十卷:卷一题范德机《木天禁语》;卷二题范德机《诗家一指》;卷三严沧浪《诗体》;卷四杨仲弘《诗法》;卷五题白乐天《金针集》;卷六题范德机《诗学禁脔》;卷七《沙中金集》;卷八傅与砺《诗法正论》、《诗文正法》,黄子肃《诗法》,揭曼硕《诗法正宗》、《正法眼藏》;卷九《诗准》;卷十《诗翼》。本书实为杨成《诗法》、黄省曾《名家诗法》、王用章《诗法源流》,以及宋人何无适、倪希程《诗准》、《诗翼》诸书混合修订之产物。今存明万历五年初刻本,1972年台湾广文书局据以影印。

    79. 《名贤诗评》二十卷  俞允文编  李仲芳删定
      俞允文(1512—1579),初名允执,字仲蔚,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间诸生,年四十后无意科举,终身未仕。与同乡王世贞友善,为“广五子”之一。有《仲蔚先生集》、《昆山杂咏》、《荆溪唱和诗》等。生平见顾章志《明处士俞仲蔚先生行状》(《仲蔚先生集》附)。李仲芳,字白甫,生平不详。本书卷首有作者自序,叙述编撰缘起颇详。全书仿蔡正孙《诗林广记》体例,收录则更广。选诗上自汉高祖《大风歌》,下迄宋末,自谓“声律之变,上下千余载,可概见矣”。评语取六朝以来诸家之说,“诸贤姓氏下,各系以总评,或援据其事迹,或模拟其情趣,或形容其梗概”,“至一篇互有品题,一句各有褒贬,人不一评,评不一语,并载”(《凡例》)。自序称曾以本书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人切磋,李、王“皆韪之”。书中引用资料近百种,其中如《诗眼》、《高斋诗话》等,今已散佚。本书《国史经籍志》诗文评类、《澹生堂藏书目》诗评类皆著录,前者未署撰人。有明万历刊本,题下署“明俞允文仲蔚编辑,李仲芳白甫删定”。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

    80. 《诗宗类品》六卷  李文辑撰
        李文,字孟博,自号云壁山人,仪征(今属江苏)人。嘉靖十五年(1536)选贡入监生,历任开化(今属浙江)、安乡(今属湖南)县令。秩满辞官,后放逸山水,不知所终。诗文皆有名于时。生平参见《仪征县志》、《安乡县志》。本书卷首有作者万历七年(1579)《编引》。书中品评历代诗歌,多辑录前贤成说,间或缀以评语。以时代先后为序,卷一论《诗经》体例、体裁、手法,卷二评骚、赋、歌辞,卷三论魏晋南北朝诗,卷四论唐诗,卷五论宋、元诗,卷六论宋道学诗,陆游附。今存万历刻本,吉林大学图书馆藏。

    81. 《说诗》三卷  谭浚撰
      谭浚,字允原,南丰(今属江西)人。嘉靖、万历间在世。有《谭氏集》。生平略见邵廉《南丰谭氏集序》。本书卷首有作者自序。卷上分总辨、得式、失式、经体、时论五类八十门,综述诗之作用、风格、命意、布局等;卷中分章句、对偶、声韵、词义、名目、题目六类一百六十七门,综述诗之分类、声对、体式诸形式;卷下分世代、正编、杂录、人物、附说五类五十一门,论述诗之源流发展,品评历代选本及诗人近百家。有万历七年(1579)序刊《谭氏集》二种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82. 《欣赏诗法》(诗法)一卷  茅一相辑
      茅一相,字康伯,吴兴(今属浙江)人。嘉靖、万历间在世。有《诗诀》、《绘妙》等。生平不详。本书卷首有王逸民序,卷末有作者自跋。王序谓此编“采唐、宋及今诸家语之要者,合为《欣赏诗法》;而晚得皇甫司勋《新语》,亦附焉”;作者跋文则称此书“要能使人解颐”。全书分诗源、诗体、诗派、律法、诗评、诗诀六部分,多摘自严羽《沧浪诗话》、杨载《诗法家数》、王世贞《艺苑卮言》,尤其诗评一百六十七条,几乎全出自《艺苑卮言》。作者跋文称颂王世贞诗评曰:“如庖丁解牛,造父御骏,惟其所之而无不中的。”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著录为“茅一相集诗法一卷”。《贩书偶记续编》著录万历八年庚辰(1580)刊本。今存明万历八年刊《欣赏续编》本,国图、上图、南图藏。

    83. 《诗诀》一卷  茅一相辑
      本书辑录前贤成说,传授学诗要旨。先为通论,分一源、二废、三体、四深、五忌、六义、七戒、八妙、九准、十悟等十题;然后引王世贞《艺苑卮言》,分体阐说,先后为四言诗、拟古乐府、古乐府、选体、西京建安、七言歌行、歌行、五言律、七言律、绝句、和韵、联句、骚赋、拟骚赋等十余体。卷末陈珂跋文曰:“诗旨自唐宋论著,无虑百什家,唯此卷洵厥体金针,亟为拈出。”今存明末刊《锦囊小史》本,国图、南开大学图书馆有藏本。

    84. 《挥麈诗话》一卷  王兆云撰
      王兆云,字元祯,麻城(今属湖北)人。有《挥麈新谈》、《白醉璅言》、《王氏青箱余》、《皇明词林人物考》等多种。生平略见本书有关条目。据本书《吴明卿赠诗》条,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夏日,“后七子”之一的吴国伦曾与作者在姑苏谈诗论文,且赠以诗,诗中称其“交游广”、“著作工”。知王兆云当时享有诗名,约嘉靖、万历年间在世。本书三十九则,以记本朝诗人轶事、诗坛掌故为主,每则均有标题。时或称引前贤佳诗,述会心之处;时或摘录前人诗句,为品评纠谬,实属随笔札记。本书有《砚云乙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以影印。

    85. 《艺圃撷余》一卷  王世懋撰
      王世懋(1536~1588),字敬美,号麟洲,太仓(今属江苏)人。世贞胞弟。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至南太常寺少卿。有《王奉常集》、《关洛纪游稿》、《学圃杂疏》等。传见王世贞《亡弟敬美行状》(《弇州山人续稿》卷一四○)。本书卷首有万历十三年(1585)沔阳陈玉叔序。全书三十一则,“专为诗而发也”(陈序)。其论诗推崇“格调”,然不偏执,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能不为党同伐异之言” ,“未可与七子夸谈同类而观也”。本书《澹生堂藏书目》文式文评类著录。初刊为《王奉常杂著》本,梓行于明万历年间。后又有《广百川学海》本、《宝颜堂秘籍》本、《学海类编》本等。

    86. 《诗薮》二十卷  胡应麟撰
      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明瑞,号少室山人、石羊生,兰溪(今属浙江)人。少从其父宦居京师。万历四年(1576)举人,久试不第,遂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从事著述。其诗受王世贞激赏,列为“末五子”之一。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等。传见《明史》卷二八七。本书内编、外编、杂编各六卷,续编二卷。据卷首汪道昆万历十八年序和王世贞《石羊生传》,本书内、外编成于作者三十八岁(1588)前,第三编(即杂编)成于万历十八年前,续编当成于其后。内编论诗体,其中卷一至卷三分论古体杂言、五言、七言,卷四至卷六分论近体五言、七言、绝句。外编为诗评,卷一、二评周、汉、六朝诗,卷三、四评唐诗,卷五、六评宋、元诗。杂编卷一至卷三题遗逸,卷四至卷六题闰余,补述亡逸篇章、载籍及三国、五代、南宋、金诗。续编专论明洪武至嘉靖年间诗。本书《近古堂书目》诗话类著录为“胡应麟《诗薮》内、外、续”,《澹生堂藏书目》诗评类作“《诗薮》四册,十五卷”,《千顷堂书目》文史类则作“胡应麟《诗薮》二十卷”。今存明万历十八年胡氏少室山房原刊十六卷本,首都图书馆藏;万历三十七年张养正刊二十卷本,北京市文物局、南开大学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均有藏本。又有清末广雅书局《少室山房笔丛》本,无外编卷五、卷六及续编。通行本为1962年中华书局标点本,以南图藏日本贞享三年丙寅(1686,清康熙二十五年)重刊明本为底本,用广雅书局本校补。

    87. 《艺林学山》八卷  胡应麟撰
      本书卷首有万历十八年(1590)七夕日作者引文,谓杨慎《艺林伐山》等作,“微辞眇论,亦间有未易悬解者,因更掇拾异同,续为录”,故取名为《艺林学山》。本书正文即杨慎原文,按语为作者所撰,多为考订辨正之说。有万历刻本、广雅书局刊本等。

    88. 《少室山房诗评》一卷  胡应麟撰
      本书内容与《诗薮》之续编相仿,以品评洪武至嘉靖间诗派、诗人、诗作为主。作者为“末五子”中坚,故推崇前、后七子,对高启、杨慎、皇甫汸诸人诗作,评价亦高。本书周子文《艺薮谈宗》著录。有万历刻本。

    89. 《玉笥诗谈正集》二卷续集一卷  朱孟震撰
      朱孟震,字秉器,新淦(今江西新干)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有《朱秉器集》、《浣水续谈》、《河上楮谈》、《汾上续谈》、《游宦余谈》等。生平略见陈文烛《朱秉器诗序》(《二酉园续集》卷二)及本书有关条目。按书中所记,至迟为万历十余年间诗事,故本书结集当在万历二十年(1592)前。全书八十三则,正集上、下二卷共计三十五条,均记本朝诗人诗事,续集兼及前代。其论诗以王世贞为宗,奉盛唐为楷模。续集颇涉考证纠谬。所记多当时名士,或为其南京青溪社之诗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涉于江西者尤多”,不甚确凿。《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著录曰“《玉笥诗谈》四卷”。本书最早为《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以排印。又有清抄本一册,曾为丁氏八千卷楼藏本,今藏南图。

    90. 《骚坛秘语》三卷  周履靖撰
      周履靖(1542~?),字逸之,号梅墟、螺冠子、梅巅道人等,嘉禾(今浙江绍兴)人。布衣终身。有《梅巅稿选》等。编有《夷门广牍》、《梅坞贻琼》。传见明李日华《梅坞先生别录》(《夷门广牍?招隐》)。本书辑录宋、元诗法理论,重在传授诗法。上、中二卷分二十题,阐说五、七言古体与律体之字句结构、声情音韵、气象境界等。卷下撮辑皎然、严羽、杨载诸家诗论,亦申以己见。书中疏误明显,如卷上论诗式,题作“二十名”,实为十八体;卷上已有论“情”之专节,卷中却又重出。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皆作“二卷”。《澹生堂藏书目》诗话类著录为“一卷,《夷门广牍》本”。今按本书最早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南京荆山书林刊《夷门广牍》本,实为三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以影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15 09:3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91. 《艺薮谈宗》六卷  周子文辑
      周子文,字岐阳,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生平不详。本书卷首有作者自序与凡例,谓编选之旨在于反映有明一代诗论,“专取国朝名公之谭,而不录汉、唐、宋诸家者”(《凡例》)。入录者有宋濓、高棅、何景明、李东阳、徐祯卿、王廷相、杨慎、都穆、皇甫汸、王世贞、何良俊、谢榛、王世懋、胡应麟、王稚登、屠隆、焦竑、李维桢、朱长春等十九家。所辑多属摘选,非为实录。多摘自《解颐新语》、《少室山房诗评》、王稚登《与方子服论诗》等书籍文献。
      有万历二十五年梁溪周氏自刻本,台湾中央图书馆藏。1973年台北广文书局据以影印。

    92. 《竹里馆诗说》五卷  汪时元撰
      汪时元,字惟一,新都(今属四川)人。布衣。曾师事李攀龙、徐中行。生平不详。本书卷一为总论,卷二至卷五为诗评。多摘录前人论诗语。
      今存万历二十五年(1597)张惟乔刊本,国图藏。

    93. 《诗源撮要》一卷  题张懋贤编
      张懋贤,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嘉靖间在世。生平不详。本书专论杜甫五、七言律诗,凡五十三首。每首逐句加以评说,分析起、承、转、合等艺术手法,并于题下注明所属诗格,共计三十六格。卷末附录元人杨载至治壬戌(1322)《诗法源流序》。本书与王用章《诗法源流》卷下内容大致相同。又,史潜《新编名贤诗法》卷中《杨仲弘注杜少陵诗法》、怀悦《诗法源流》所录《诗格》(未题撰人),皆与本书相似。《近古堂书目》诗话类著录有“元杨仲弘《诗源撮要》”,《澹生堂藏书目》诗式类则作“《诗源撮要》一卷,张懋贤,《夷门广牍》本”。今按《夷门广牍》,本书列于丛书卷七,题下署曰“四明后学张懋贤编次”。姑且从之。

    94. 《诗言五至》十卷  屠本畯编
      屠本畯,原名畯,字田叔,一字豳叟,号汉陂、憨先生、乖龙丈人等。鄞县(今属浙江)人。以门荫入仕,万历间任福建监运司同知、辰州知府,万历四十六年(1618)尚在世。有《诗草》、《离骚草木疏补》、《楚骚协韵》、《读骚大旨》、《情采编》、《山林经济籍》、《憨聋观》等十余种。生平略见王世贞为其父屠大山所作《屠公墓志铭》(《弇州山人续稿》卷九四)、《徐氏家藏书目》卷七《屠本畯诗草》及《明诗纪事》庚签卷二八。本书卷首有作者万历二十六年中秋日长篇自序,叙述编书缘起颇详。编者自称择取古今诗话之中堪称最为精当者五种予以刊行,故名“五至”。其中《诗品》、《沧浪诗话》、《谈艺录》三书为实录,《解颐新语》、《艺苑卮言》二书则为摘引。所录《沧浪诗话》与通行本颇有不同,可供校勘补遗。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均作“五卷”。今存明万历二十六年屠本畯序刊十卷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

    95. 《茗盌谈》一卷  屠本畯撰
      本书三十章,卷首有作者自序。书中颇论明代诗坛风气变化,谓诗风变迁与社会政治有关,如谓“弘、嘉之际,诗尚风骨而贵才情”,“隆、万以来,诗尚形声而务摹拟”,“今复厌面目齿牙,而搆怪声险律”,对明末艰涩诗风表示不满。又论诗之才、情关系,谓“夫诗,非学无以成其才,非才无以晰其情,非情无以昭其采,非采无以融其理,非理无以安其诗”,持论较为公允。此外,论述诗体正旨,阐扬严羽诗论等等,皆作者心得之言。末两章节录本朝汤宾尹、吴从先诗文评论。卷末缀以跋文,叙说采录汤、吴二人诗文理论之原因,谓当时谈诗者往往高谈阔论、信口雌黄,“甚无当于诗”,而汤氏“以参禅之语而谈诗”,吴氏“以灵神之致而论文”,足以拯救膏肓之弊。于此亦可窥见作者诗论倾向。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著录。今存明万历间与《憨聋观》合刊本,题下署:“甬上屠本畯著,友人闻继龙阅,外孙范汝植校。”国图藏。

    96. 《诗法指南》二卷  王槚编撰
      王槚,字渭阳,号渭上渔人,盩厔(今陕西周至)人。万历元年(1573)以礼经魁三秦,禄仕晋庠,晋秩邑侯。有《宦游稿》。生平略见本书序跋。本书卷首有题辞、引,卷末有黄中通、焦秀实跋文。此编旨在为初学者提供诗法,指示途径。分前后两卷,前卷统论近体诗之作法,后卷论述各种诗法。既有阐说,又附例诗。今存万历二十七年蕴古堂刊本,辽宁省图书馆藏。

    97. 《诗学杂言》二卷  冒愈昌撰
      冒愈昌,字伯麐,如皋(今属江苏)人。诸生。万历间在世。曾以避仇浪迹吴、楚,游王世贞、吴国伦之门。有诗集《绿蕉馆》、《珠泉》、《幽居》等二十余种。生平见《列朝诗集小传》丁集。本书卷首有万历二十八年(1600)作者友人序文一篇、同年作者自撰小引及次年正月识语各一首。本书为作者积多年读书心得荟萃而成,全书一百二十余则,涉及诗学理论、名言摘录、典故考证、诗语辨析,尤以品评为多。其论诗上自《诗经》,下迄当代各地诗坛,以论唐诗与当代诗家诗歌为主。作者尤其推崇李攀龙、吴国伦,于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屠隆、王世懋等亦颇有好评。典故考索、诗语辨析则多针对杨慎诗论。今存明末刊本,藏于复旦大学图书馆。

    98. 《翰林诗法》十卷  吴默编
      吴默(1554~1640),字言箴,一字因之,吴江人。万历二十年(1592)会试第一,官至太仆寺卿。生平见《太仆卿吴公传》(《愚庵小集》卷一五)。本书卷首有吴默万历庚子(1600)自序。书中卷一《翰院诗议》,录宋、明两代词臣论诗语;卷二题白乐天《金针集》;卷三《严沧浪诗体》、《名公雅论》;卷四题范德机《木天禁语》;卷五题杨仲弘《诗教》(即《诗法家数》);卷六《诗家一指》;卷七《诗学禁脔》;卷八、卷九分别为《沙中金集》上、下;卷一○《诗教指南集》,分“作诗用韵”、“偷用古诗”、“诗立主意”、“诗立体势”等十二目。其中卷二至卷九,皆源于杨成《诗法》、黄省曾《名家诗法》。今存万历二十八年序刊本,题《新镌吴会元增订翰林诗法》。藏日本内阁文库。

    99. 《诗法要标》三卷  朱之蕃辑
      朱之蕃,字元介,号兰嵎,茌平(今属山东)人,著籍金陵。万历二十三年(1595)状元,官至吏部侍郎。曾出使朝鲜。卒赠吏部尚书。工书画。有《奉使稿》。生平见《状元图考》卷三。本书卷首有朱之蕃序,书末有程逵跋。题无障吴默、二曲王槚选集,兰嵎朱之蕃评,山人程逵校,然据朱序,实为朱之蕃编选删定。朱氏以王槚《诗法指南》、吴默《翰林诗法》为基础,增删编次,另立名目。卷一分《诗学正源》、《诗学正义》、《诗有平仄》等三十余目,摘自《木天禁语》、《诗法家数》等。卷二列《荣遇诗法》、《颂美诗法》、《讽谏诗法》、《赠行诗法》、《登临诗法》、《咏物诗法》、《宫词诗法》、《赓和诗法》、《哭挽诗法》、《诗学禁脔》十目,多摘自《诗法家数》,又增以例诗。卷三为《诗法十科》、《诗法四则》、《诗法二十四品》、《诗法一指》、《诗法三造》、《沙中金集》、《诗有三偷》、《诗家十气象》、《总论》、《诗不越赋比兴》、《名公雅论》、《作诗用韵》十二目,摘自《诗家一指》、《沙中金集》、《名公雅论》等。此书现藏韩国,赵钟业编《修正增补韩国诗话丛编》(附中国资料卷)本据以影印。

    100. 《排律辨体》十卷卷  首一卷  孙矿编撰
      孙鑛(1542~1613),字文融,号月峰、湖上散人,余姚(今属浙江)人。万历二年(1574)会试第一,官至南兵部尚书。被劾乞归,卒于家。工诗文,精书画。有《孙月峰先生全集》、《书画跋跋》、《居业次编》、《举业要言》等。编有《今文选》。传见《明史列传》卷八五。据本书卷首米万钟天启五年(1625)序、作者万历二十九年(1601)题识,本书撰成于万历二十九年,当时作者罢归里居,遂广收昔人排律,条析其体,加以评说。于天启五年刊行。卷首《题排律辨体》凡十余则,论及排律平仄起式、长短篇幅、常体与变体、诗韵格律、省试六韵、联句,以及与乐府之关系等。《题识》以下,则为诗选,依体编次,凡三十二体。诸体均附例诗,少则一首,多则数十首。各缀评注,简至一、二语,多则数十言。或纠谬改错,或对照鉴赏,涉及校勘、体制、手法、格调等。作者又称,例诗未取宋、元、明诗,并非厚古薄今,若假以时日,必当补阙。故于卷末附录徐渭、王世贞排律各一。今存明天启五年序刊本,卷首题下署:句馀孙矿文融评,校订者为其门人吕胤荃和吕胤思。上图藏。

    101. 《文字禅》一卷  李贽撰
      李贽(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晋江(今属福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官至云南姚安知府。后居湖北讲学,被诬下狱,自刎于狱中。有《焚书》、《藏书》、《大雅堂订正枕中十书》等。传见《明史》卷二二一。本书为《枕中十书》之一,凡五十则,专记禅僧诗歌诗语,或与佛教有关之诗事遗闻、格言箴词。如白居易与韬光禅师诗歌酬唱,寒山子和拾得吟诗说偈,苏轼与参寥之唱和,皎然赠予吴凭之诗,还有法眼禅师制止李后主观赏牡丹之诗谏、宋代僧人斥责阎贵妃砍伐松树之谏诗、竺道生隐居虎丘时所谓“鬼作诗”等等。上起六朝,下迄明代。本书《千顷堂书目》释家类著录作“四卷”,盖以本书卷末署有“大雅堂藏书文字禅四卷终”,遂误以为本书四卷。实则本书列全集第四种,上引文字指“第四卷终”。今存明刊、清康熙重修《李卓吾先生秘书八种》本,国图藏。

    102. 《骚坛千金诀》一卷  李贽编撰
      本书卷首题《诗学正宗》,下分诗辨、诗体、诗法、考证、诗议、诗有三体、诗有四格、诗有四练、诗有五忌、诗有八病、诗准绳、诗口诀、唐人句法、宋朝警句、风骚句法诸目。诸目下又分众多小题,如《诗准绳》分立意、炼句、琢对、写景、写意、书意、用事、下字、押韵、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绝句、荣遇、讽谏、登临、征行、赠别、咏物、赞美、赓和、哭挽、总论等等。《诗口诀》则有三不可、八句法、四不、四深、二要、二废、四离、六迷、七至、七德、三多、三偷、十难、十易、十戒、十贵、二十四名诸条。大多摘自唐、宋、元、明诗格、诗式、诗话和有关序跋,取自严羽《沧浪诗话》尤多。时或加以引申、评判。本书《澹生堂藏书目》诗式类著录,曰“《枕中十书》本”。今存明博极堂刊《大雅堂订正枕中十书》本,国图藏;明刊清康熙重修《李卓吾先生秘书八种》本,丛书卷首有康熙十二年(1673)余闻《李卓吾先生秘书八种序》。书中于“诗学正宗”题下署:“温陵卓吾李贽缉,公安中郎袁宏道校,释冰雪如德阅。”上图、浙江大学图书馆有藏本。

    103. 《豫章诗话》六卷  郭子章撰
      郭子章(1542~1618),字相奎,号青螺、蠙衣生,泰和(今属江西)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作者每官一地,所撰之文即编为一集,且多随编随刻,计有《粤草》、《蜀草》、《晋草》、《黔草》、《易解》等一百余卷。生平见郭孔延《郭青螺年谱》(载清光绪刊《郭青螺先生遗书》)。据卷首张鼎思万历三十年(1602)序,本书成于郭子章贵州巡抚任上。撰成即寄张鼎思,万历三十年由莆田吴献台刊行。全书四百余则,记述或评论江西及与江西有关的诗人诗事,属区域性诗话著作。书中排列大抵以时间先后为序:卷一为上古传闻、魏晋南北朝诗人诗作及历代吟咏庐山、孤山之诗;卷二多记唐、五代诗事;卷三至卷五多记宋诗,其中卷四颇录黄庭坚及其族人诗作,并逐一记述江西诗派诸人事迹,卷五兼及元人;卷六专记明人诗事诗作。作者爱奇嗜博,故所述亦有与江西无涉,或与诗事无关者,以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未免芜杂”。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著录为“郭青螺《豫章诗话》六卷”,《澹生堂藏书目》诗话类作“《续豫章诗话》四册十二卷,《澹生堂余苑》本”,未署撰人。《千顷堂书目》文史类则作“郭子章《豫章诗话》六卷,又《续豫章诗话》十二卷”。本书自万历三十年吴献台初刊后,刻本较稀,明清间多以钞本流传。民国八年(1919)胡思敬据明钞吴献台刊六卷本付梓,辑入《豫章丛书》,并作校勘及跋文。台湾中央图书馆藏万历三十年吴献台刊本,广文书局据以影印。国图藏吴献台刊本,残存四至六卷。又有清抄本,丁丙跋,南图藏。至于《续豫章诗话》十二卷,盖已佚失。

    104. 《雪涛诗评》(雪涛阁诗评)一卷  江盈科撰
      江盈科(1553~1605),字进之,号渌萝山人,常德桃源(今属湖南)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四川提学佥事。有《雪涛阁集》、《皇明十六种小传》、《雪涛谐史》等。传见袁宏道《江进之传》(《珂雪斋前集》卷一六)。本书三十六则,谓诗文体制不同,罕能兼善。主张抒写性灵,提倡真诗,反对剽窃模拟。其“诗颇近公安派,持论亦以七子为非”(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然又能不掩“七子”之长,如称李梦阳“七言古风几于逼真子美”,称王世贞“终当以文冠世”,称宗臣“文笔大有东坡气味,诗句逸迈”等。《澹生堂藏书目》诗评类著录“《雪涛阁诗评》一卷”,当即本书。今存清顺治三年(1646)宛委山堂刊《说郛续》本。又,《雪涛小书》亦含《诗评》一卷,编次内容与《说郛续》本不尽一致,均非完本。

    105. 《闺秀诗评》一卷  江盈科撰
      本书卷首有作者自叙,谓“生平喜读闺秀诗,然苦易忘。近摘取佳者数首,各为品题,以见女子自摅胸臆”。书中选录闺秀诗人二十九家、诗词四十三首,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品评其诗词。本书与晚明田艺蘅所撰《诗女史》同属一类,然不及后者充实丰赡。有《说郛续》本、《绿窗女史》本。

    106. 《雪涛小书》二卷  江盈科撰
      本书分《诗评》、《闺秀诗评》和《谐史》,其中《诗评》所收较《说郛续》本为多,然亦有仅见于《说郛续》本而本书未收者,二本编排次序亦有差异;《闺秀诗评》内容则略少于《说郛续》本;《谐史》一百五十条,多记文人轶事、里巷见闻、谐谑嬉语。《千顷堂书目》小说类著录江盈科《雪涛阁四小书》,曰“《谭丛》二卷,《闲纪》(缺一字)卷,《谐史》二卷,《诗评》(缺一字)卷”。明刊《雪涛阁四小书》单行本已佚,今有《国学珍本文库》本《雪涛小书》,其卷首有章衣萍1935年所撰《前记》,曰:“《雪涛小书》二卷,余偶得之于中国书店破纸堆中,盖明版也。此书又名《亘史外纪》,为冰华生所辑。……《诗评》在原书中为卷三,《谐史》为卷四,尚有谜语若干则,因为不全,故略之。”按,“冰华生”并非江盈科,实为潘之恒别号。潘之恒所编《亘史钞》之万历刊本,今有数家图书馆收藏,皆残本。其中浙江省图书馆藏本卷数最多,为一百一十六卷,已收入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其中就有“外纪”,江盈科《雪涛小书》置于其中。按《亘史钞》本《雪涛小书》由《谭丛》六十二则、《纪闻》一百五十则、《诗评》一百零二则、《谐史》四部分组成,其中《诗评》又分《诗评》和《闺秀诗评》两部分。可见万历本《亘史钞》即《国学珍本文库》本《雪涛小书》之底本,然与《千顷堂书目》著录《雪涛阁四小书》并不一致。至于《说郛续》本所据底本,是否就是《千顷堂书目》著录本,尚不得而知。(参见岳麓书社黄仁生辑校《江盈科集》附录《江盈科生平著述考》、《中国文学研究》第三辑郑志良《〈亘史钞〉中的〈雪涛小书〉与〈雪涛小说〉》。)

    107. 《诗评》一卷  蒋一葵辑
      蒋一葵,字仲舒,号石原,武进(今属江苏)人。家有书斋名“尧山堂”。曾辑刊《尧山堂八朝偶隽》。又有《尧山堂外纪》、《长安客话》等。生平不详。本书分统论、杂论两部分,均辑录前人成说。统论二章,录高棅《唐诗品汇总序》、李维桢《唐诗纪序》二文。杂论八十二条,引录历代诗论,诸如皎然《诗式》、殷璠《河岳英灵集序》、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严羽《沧浪诗话》、杨载《诗法家数》、谢榛《四溟诗话》、王世贞《艺苑卮言》、王世懋《艺圃撷余》等。其中评论唐代诗歌诗家、阐述诗法者为多。今存日本宝历书肆文林轩刻本。

    108. 《尧山堂偶隽》(八朝偶隽) 七卷 蒋一葵辑
      本书卷首有吴宗仪《偶隽题辞》、曹日昌叙文、蒋一梅《偶隽引》,皆未署年月。书中摘取八朝(六朝、唐、宋)文人比偶之文,凡制、诰、笺、表、赋、序、启、札各类文体中名章隽句,历朝名士骚人文坛属对,以及寻常应对俳语,次第摘录,略具事迹原委或篇章出处。其中卷一为“六朝”,卷二、卷三为“唐”(附“五代”),卷四至卷七为“宋”,“元”附载于卷七,录有虞集、邓文原诸人表文。书中亦略记相关诗事和诗坛掌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本书“盖王铚四六话之类,然摭拾未广,所采亦不尽工”。本书《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著录。今存明刊本,国图、上图、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均有藏本。又有明木石居刊“吴兴茅元铭鼎叔重订”本,题为《八朝偶隽》,卷首有编者自序,国图、浙江大学图书馆有藏本。又有《碧琳琅馆丛书》本。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本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刊本影印。

    109. 《唐诗摘句》一卷  庄元臣撰
      庄元臣(1560~1609),字忠甫,一作忠原,号方壶子,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又自署松陵(今江苏吴江)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有《曼衍斋文集》、《庄忠甫杂著》二十八种七十卷。生平略见《松轩书录》。本书选摘唐诗秀句,亦摘引扬雄、挚虞、钟嵘、刘勰、江淹、沈约、刘禹锡、梅尧臣、何景明、王世懋诸人论诗语。
      今存《庄元臣杂著》本,系清初永言斋抄本,国图藏。

    110. 《诗话类编》三十二卷  王昌会辑
      王昌会,字嘉侯,云间(今上海松江)人。陕西布政参议王圻之孙。生平不详。本书卷首有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吴之甲题辞。又有凡例,说明编辑宗旨、内容、体例。本书重在掇拾古今诗坛嘉语,加以分类,凡二十九目:体格、名论、帝王、忠孝、节义、夙慧、科第、神仙、鬼怪、方外、宫词、闺秀、妓、题咏、考订、品评、鉴赏(诗赏、诗遇、诗弹、诗穷、诙谐、感慨、谶异、高逸、吊古、哀挽、梦幻、规讽、杂录)。收录较广,然不注出处,又不分人言己言。清宋徵璧《抱真堂诗话》谓“文芜而浅,其失也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谓“摭拾诸诗话,参以小说,裒合成书”,为“博而不精之学”。本书《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为“王昌会《诗话汇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于诗文评类存目,作“诗话类编”。今存万历四十四年序刊本,国图、湖北省图书馆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江苏徐州市、浙江杭州市图书馆皆有藏本。台湾广文书局《古今诗话续编》本据此刊本影印。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据湖北省图书馆藏万历刊本影印。

    111. 《读诗拙言》一卷  陈第撰
      陈第(1541~1617),字季立,号一斋,连江(今属福建)人。万历诸生,官至蓟镇游击将军。通音韵学。有《毛诗古音考》、《一斋诗集》等。生平见清陈斗初撰《一斋公年谱》(《陈一斋全集》附录)。本书引用《诗经》、《离骚》、《老子》、汉魏六朝诗及方言词语等,论证古今语音变化,亦涉诗意赏析。有乾隆二十七年(1762)崇本堂刊本(与《毛诗古音考》合刊),又有同治二年(1863)古潭余氏明辨斋刊本、光绪六年(1880)武昌张氏刊本(与《毛诗古音考》四卷、《屈宋古音义》三卷合刊)。

    112. 《诗说纪事》三卷  胡之骥撰
      胡之骥(1548~1618后),字伯良,本为吴人,十岁随父游楚,遂徙居蕲黄(今湖北蕲春、黄石)。曾周游南北,布衣终身。万历四十六年(1618)尚在世。有《胡伯良集》、《游庐山诗》等。生平略见本书序文及书中《乙酉初度》、《家本吴人》诸条。本书卷首有郭士望《胡伯良诗集序》、朱期昌万历四十五年八月序。又有作者《凡例》,自述著书缘由,谓自嘉靖、隆庆、万历以来,“交游诗篇,情境触怀,更多存没之感,因诗以纪事,故名曰《诗说纪事》。上则取法乎《韩诗外传》,次则效颦于《唐诗纪事》。暇日无为,日录一段,将及岁余,获成兹编” .又称“纪事,纪余身历其事者。始自嘉靖甲子(1564),止于万历丙辰(1616),相距五十三年”。据卷下《孙太史寓书复哭孙太史》,知本书万历四十五年冬始刊,然卷末附缀次年四月事,则刊成不会早于万历四十六年初夏。全书一百三十五则,朱序称“篇分百有四十”,当系约数。书中以说诗为主,作者自称“皆前人之所未说者说之”。其纪事则多录师友交游唱和及耳闻目睹之趣谈韵事,颇录己诗及其先辈诗作诗事。今存万历四十五年初刊本。卷端题下署:吴郡胡之骥伯良著,西都南师仲子兴校。上图藏。

    113. 《诗筌》六卷  王述古编
      王述古(1564~1617),字信甫,号钟嵩,禹州(今河南禹县)人。或谓颍川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阳和兵备。另编有《易筌》、《历筌》、《律筌》等。生平见高攀龙《王公行状》(《高子遗书》卷一一)、赵南星《王公墓志铭》(《赵忠毅公文集》卷一四)。本书集诗评、诗法、诗选、诗论为一编,取名“诗筌”,意为有关诗学者已囊括殆尽。卷首有作者小引,未署撰期。全书按诗体分卷,上自《诗经》,下迄盛唐,于历代名家各选诗一至三篇,诗论、品评、诗法则附缀其间。卷一、卷二为楚辞、古乐府、近体歌行,均有解题。卷三论建安诗、南北朝诗及近体律诗,或辟专章论述诗格。卷四为“审声”、“总要”、“学诗要法”,引录钟嵘、严羽、徐祯卿、王世贞等近四十家诗论。卷五论杂体,自三言诗至进退韵近体,凡数十种。卷六论吟咏四时、四气、四色之杂数诗,末附词法、唐宋人词作及部分词牌、词谱。书中诗论多援引成说。今存明末刊本,河南省图书馆藏。卷一题下署“颖川王述古次”,书口唯一“诗”字。按作者又有《三筌解》,即《易筌》、《历筌》、《律筌》三种合刊本,卷首有《三筌解序》;各筌亦有“小引”,版式与《诗筌》相同。盖《诗筌》为王述古系列“筌解”之一,较上述“三筌”晚出,故《三筌解》梓行时未及于此。

    114. 《敬君诗话》一卷  叶秉敬撰
      叶秉敬,字敬君,三衢(今浙江衢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荆西道布政司参议。有《字孪》、《韵表》、《明谥考》、《书肆说铃》、《读书录钞》、《文字药》、《叶子诗言志》等四十余种。生平略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字孪”条。本书今存《杜诗洞庭》、《金山寺诗》、《杜羔妻诗》、《石尤风》、《诗学》五则。有《诗话杂抄》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又有《说郛续》本。

    115. 《诗法大成》十卷  谢天瑞辑
      谢天瑞,字起龙、思山,号复古生,杭州(今属浙江)人。复古斋为其书铺名。生平不详。曾于嘉靖十七年(1538)刻《诗人玉屑》,万历二十九年(1601)校刻《鹤林玉露》,知为嘉靖、万历间人。本书卷首载杨成《重刊诗法序》、谢天瑞《诗法大成序》。又有《诗法凡例》十余则,盖辑者谢氏所撰,其中谓“古名家体式,各因所著名色,各分一卷,共五卷。有体式未备者,更手集五卷,广为十卷”。书中前五卷收录杨成《诗法》,于卷首冠以“武林思山谢天瑞甫校”字样;后五卷署“谢天瑞甫著”,实则杂抄《冰川诗式》诸书而成,其中卷六为“律诗格”,卷七“五言律诗体”,卷八“诗正体”,卷九“五言绝句体”,卷十“杂体诗式”,阐述诗格、诗体近三百种。有万历间复古斋刻本,国图、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藏。

    116. 《说诗补遗》八卷  冯复京撰
      冯复京(1573~1622),字嗣宗,常熟(今属江苏)人。祖、父皆潜心著述,自幼秉承家学,布衣终身。有《蟭螟集》、《六家诗名物疏》、《常熟先贤事略》等。生平见钱谦益《冯嗣宗墓志铭》(《初学集》卷五五)。本书卷末有作者之子冯舒、冯班跋文各一。冯舒天启三年(1623)跋文谓本书成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1620),系作者以“一生目力”写成。卷一为总论,涉及诗体、诗格、诗思、诗韵、诗病。卷二至卷四,论唐以前诗。卷五至卷八,专论唐诗。书中斥宋诗为鄙陋,于宋以后诗亦不予评论。今存清初抄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117. 《蜀中诗话》四卷  曹学佺撰
      曹学佺(1574~1646),字能始,号石仓、泽雁,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南明唐王时,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明季曾居家近二十年,潜心学问。有《石仓集》、《石仓十二代诗选》、《蜀中广记》、《明诗存》、《舆地名胜志》等一千余卷。传见《明史》卷二八八。本书为其《蜀中广记》一部分。《蜀中广记》约撰于万历末年作者任四川按察使时,凡十二目,一百零八卷,记述蜀地名胜、边防、人物、方物、风俗、著作等,《四库全书》归入《史部?地理类》。其中卷一〇一至一〇四为《诗话》,后人抽出单行,题作《蜀中诗话》。全书二百六十六则。前三卷论述蜀地或与蜀地有关之诗人诗事,起自上古,下迄宋、元,大抵依时代先后编排。摘录宋、元以前各类诗话、笔记、杂著、方志及诗文集多达数十种,且多注明出处。末卷专记蜀地词人词事,当归于词话。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著录“曹能始《蜀中诗话》四卷”,《澹生堂藏书目》诗话类则作“三卷”,误署撰人作“陈学佺”。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福建省图书馆藏明刊本,卷数不详。又有明刊《蜀中广记》本。明末陶珽《说郛续》载《蜀中诗话》一卷,仅十五则,系从四卷本中摘出。

    118. 《古今诗话纂》六卷  李本纬撰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万历刊本,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119. 《弹雅(寒山弹雅)十八卷  赵宦光撰
      赵宦光(1559~1625),字凡夫,号广平,吴县(今属江苏)人。与妻陆卿子隐居寒山,布衣终身,潜心著述。有《寒山蔓草》、《寒山帚谈》、《说文长笺》等。传见《明史》卷二八七。本书论诗主风骚,谓学诗必从风雅骚赋,方见古人之法。又倡格调,谓古诗在格,律诗在调。主张以禅论诗,以识为主。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千顷堂书目》文史类、《明史?艺文志》皆著录为“十卷”。今存明末刊十八卷本,首都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又有天启二年(1622)刊十六卷本,山东大学图书馆藏。

    120. 《艺圃伧谈》四卷  郝敬撰
      郝敬(1558~1639),字仲舆,号楚望,京山(今属湖北)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江阴知县。有《山草堂集》、《读诗》等。传见《郝京山先生传》(《存吾文稿》卷三)。本书卷首有作者天启三年(1623)题辞,自称楚之伧父,“晚节浸淫百家,旁搜艺圃,心有所会,手口自语,然未离其类也”,故以“艺圃伧谈”为名。书中卷一论古诗,卷二论辞赋、乐府,卷三论唐诗,卷四论杂文、闲燕语。今存明末郝洪范刊《山草堂集》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15 09:3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121. 《小草斋诗话》五卷  谢肇淛撰
      谢肇淛(1567~1624),字在杭,福州长乐(今属福建)人。万历三十年(1602)进士,官至广西右布政使。有《小草斋集》、《五杂俎》等。生平见《明诗纪事》庚签卷一。全书分内篇一卷、外篇二卷、杂篇二卷。内篇谈创作理论,外篇评述唐至明代的作家作品,杂篇多载晚唐、五代、宋、元、明人佳句轶事。马歘《小草斋诗话序》称本书“大都独抒心得,发所未发,而归宗于盛唐,以扶翼正始之音余,又捃摭宋、元以来近人佳句遗事,皆海内所未闻见者,真可与三家(徐祯卿、王世贞、胡应麟)雁行,声施不朽”。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著录“谢在杭《小草诗话》四卷”,《千顷堂书目》文史类作“《小草斋诗话》四卷”。今存清刊五卷本,上图藏;又有读耕斋林家摹刻三卷本。

    122. 《钟伯敬先生朱评词府灵蛇》四卷  题钟惺选  李光祚辑
      钟惺(1574~1625),字伯敬,号退谷、退庵等,景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进士,官至福建提学佥事。有《隐秀轩集》、《毛诗解》等。传见《明史?文苑传》。李光祚,字赞庭,丰城(今属江西)人。本书卷首有题钟惺天启四年(1624)长至日序文,谓本书主旨在于教示诗法。正文分元、亨、利、贞四集。元集为诗法正论、诗学正源、章法、篇法、格局和气象,亨集择取明以前诗话杂著中有关诗歌作法之论说,涉及诗法口诀、诗歌取材、押韵炼字、诗意诗风、用事用典等。利集和贞集转录宋元诗法专著,依次为:范梈《诗家一指》、《诗学禁脔》,严沧浪《诗法》,题白乐天《金针集》,杨载《诗法》,揭曼硕《诗法正宗》、《诗宗正法眼藏》等。(按:此书并非钟惺编选,见下条。)本书今存明天启年间金陵唐建元刻朱墨套印本,题下署曰:“景陵钟惺伯敬父选,丰城李光祚赞庭父辑,秣陵程云从龙德父校,唐光夔冠甫氏阅,唐建元翼甫氏梓。”国图藏。

    123. 《钟伯敬先生朱评词府灵蛇》二集四卷  题钟惺辑撰
      本书卷首有题钟惺天启五年乙丑(1625)秋日所撰《叙灵蛇二集》,称所谓《词府灵蛇》,拟刊三集,天启四年所刊实为初集,本书为第二集,第三集则拟汇聚历代俊句(按:第三集未见书目文献记载,盖未能成书)。本书内容大致为诗评、诗法两类,分精、气、神、骨四集。“精集”分《衡品》与《广衡》,前者实为钟嵘《诗品》,而稍作变化;后者为王世贞、李攀龙、杨慎、何景明、李梦阳等明代名家诗论之汇辑。“气集”分《猎叙》、《晰秘》、《原南北宗例古今正体》、《原创格渊奥》、《总例物象》诸节。“神集”分《总显大意》、《三诗境》、《三诗思》、《起首入兴体例》、《诗忌俗字》等数十题,多为诗法举例和炼字、炼句之经验。“骨集”重在阐说诗格和诗病,亦分数十题,多附例句与佳联。本书今存明天启间金陵唐建元刊朱墨套印巾箱本,台湾广文书局《古今诗话续编》本据以影印。按:本书卷首钟惺序文所署撰期为“天启乙丑秋日”,明显有误。钟惺卒年有二说:谭元春《退谷先生墓志铭》谓卒于天启四年六月二十一日,《钟伯敬先生遗稿》卷首明人徐波序文则谓“乙丑六月捐馆舍”。陈广宏《钟惺年谱》详加考察,认为徐波所说不误。其实不论上述二说哪种正确,“乙丑秋日”钟惺肯定已不在人世。盖本书与初集皆为书商冒名之作。

    124. 《诗评密谛》四卷  王良臣编纂
      王良臣,字翼儆,一字忠亮,海虞(今江苏常熟)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天启末年为梧州太守。有《居易堂诗》。生平略见《常熟艺文志》。据卷首自序,本书成于天启七年(1627)季春,时作者任职梧州,“于政事之暇,取诸名家评诗密藏,汇而录之”,欲“令由来赋、比、兴秘密妙义,展卷间恍与诸名家亲相会晤,面相指点”,故取名“诗评密谛”。本书主要采撷宋元名家诗评诗论编纂而成。卷一述诗格,自“一字血脉格”至“绝句格”,凡四十二格;卷尾《总论》系转引傅与砺诗论。卷二论诗法,自古诗、律诗、绝句作法,至讽谏、登临、征行、赠别、咏物诸体,条分缕析,凡四十七题。卷三、卷四杂记唐、宋至明朝诗事,间或注明出处,均录自诗话杂著。今存明天启七年序刊本,题下署“海虞忠亮父王良臣辑,同里仁卿父薛胤麟订”,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

    125. 《诗法统宗》三十六册  胡文焕编
      胡文焕,字德父,号全庵子、抱琴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万历、天启间建文会堂藏书,设书肆。曾辑刊《格致丛书》、《百家名书》等。生平略见《格致丛书》卷首序文。本书为历代诗格、诗法、诗评类著作汇编,凡四十五种。编排大致以时代先后为序:《魏文帝诗格》,钟嵘《诗品》,贾岛《二南密旨》,白居易《文苑诗格》,王昌龄《王少伯诗格》、《诗中密旨》,李峤《评诗格》,皎然《诗议》、《中序》、《诗式》,李洪宣《缘情手鉴》,徐衍《风骚要式》,齐己《风骚旨格》,释文彧《诗格》,保暹《处囊诀》,释虚中《流类手鉴》,桂林淳大师《诗评》,王玄《诗中旨格》,王叡《炙毂子诗格》,王梦简《诗要格律》,徐寅《雅道机要》,白居易《金针诗格》,梅尧臣《续金针诗格》、《梅氏诗评》,张镃《诗学规范》,唐庚《文录》,佚名《诗家一指》,《严沧浪诗法》,魏庆之《诗人玉屑》,佚名《沙中金集》,傅与砺《诗文正法》、《诗法正论》,黄子肃《黄氏诗法》,揭曼硕《诗法正宗》、《诗宗正法眼藏》,范德机《木天禁语》、《诗家禁脔》,杨载《诗法家数》,徐祯卿《谈艺录》,佚名《诗文要式》,佚名《诗家集法》(胡文焕订补),李攀龙《诗学事类》、《韵学事类》,胡文焕编《诗韵》、《辞韵》。本书为明《赵定宇书目》著录,曰“《诗法统宗》七本,计四十二种,内二十四种与《吟窗杂录》同”,未署作者。今以嘉靖本《吟窗杂录》(北宋蔡传编,南宋陈应行重编)比较,本书前二十四种实录自《吟窗杂录》前十八卷,其中仅卷十四李商隐《诗人丽句》本书未收。又,除皎然《诗式》、《严沧浪诗法》、李攀龙《诗学事类》及胡文焕《诗韵》、《辞韵》,其余四十种亦载于《格致丛书》。清华大学图书馆书目卡片著录“《诗法统宗》三十六册,胡文焕辑。阙第五函26,27,28,30等四册”,未能见书。山东大学藏民国抄本五册,其中《二南密旨》、《严沧浪诗法》、《诗人玉屑》、《沙中金集》、《诗文正法》、《诗法正宗》、《诗宗正法眼藏》、《木天禁语》、《诗家禁脔》、《诗法家数》、《谈艺录》及《诗学事类》以下凡十五种,有目无书。

    126. 《诗家集法》一卷  佚名辑  胡文焕订补
      本书博采古今诗论,阐说诗学渊源、时代流派、诗体诗诀、诗评诗法等。卷首为《诗学渊源图》,标举诗祖、诗宗及诗圣杜甫,又列举历代著名诗人诗作,概括其风格,为学诗者指明途径及禁忌。书中内容多录自名家前贤成说,且多注明出处,如“诗有一源”、“八悟”、“十妙”出自徐祯卿,“诗有二废”、“四深”本自释皎然,“三体”、“五忌”,“六义”、“九准”辑自杨载,诗体、诗名、诗派之说取自严羽诗话。“诗评”自《离骚》论至李攀龙,均采自《艺苑卮言》:“叙论”、“考证”及“诠藻”则出自《解颐新语》。书中内容与杜浚《杜氏诗谱》颇有相同之处,均系采撷众说而成,然二者未必同出一源,杜本远较本编内容丰赡。本书明、清书目文献未著录,仅见《澹生堂藏书目》诗式类著录有《诗法统宗》本《诗家杂法》一卷,未署作者。今考《诗法统宗》,并无《诗家杂法》,疑所谓“杂法”,实为“集法”之误。今存《格致丛书》本、《诗法统宗》本,二本题下均署“明钱塘胡文焕德父订补”,无原辑者姓名。

    127. 《诗文要式》一卷  佚名撰
      本书分二十一目,“一”至“十”论文,“十一”以下论诗。“一”至“八”引元人陈绎曾《文说》所述养气、抱题、明体、分间、立意、用事、造语、下字等作文八法。“九”为喻法。“十”总论文章作法。“十一”总论诗。“十二”述五言长古、五言短古及乐府作法。“十三”论律诗、绝句。“十四”论七言古风。“十五”细述格律法则。“十六”述句法。“十七”叙字法。“十八”谈气象,分为翰苑、辇毂、山林、出世、儒先、江湖、闾阎、末学等等。“十九”论家数,以体制论,分为六家;以时代论,分七家;以人论,则分十五体。“二十”论音节。“二十一”为“辨体一十九字”,又归结为“情”、“景”二字。所论皆引成说,如严羽、皎然诗论,以及《诗则》、《诗家一指》等,多注出处。本书收入《格致丛书》,题为“新刻诗文要式”。丛书卷首总目于本书名下署“明胡文焕编”,然书中题下注曰:“钱塘胡文焕德甫校。”按《格致丛书》所载各本,多于题下署“胡文焕校”,故此“校”字当指校刊。有《诗法统宗》本、《格致丛书》本。

    128. 《诗文浪谈》一卷  林希恩撰
      林希恩,莆中(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本书四十则,主要论述诗之声律。其论诗主张变化,反对因袭;主张师道相授,反对无师自通。有《诗法统宗》本、《说郛续》本。

    129. 《兰庄诗话》一卷  佚名撰
    本书仅存四则:《曹子建》、《陶潜》、《刘太真》、《汉魏》。《诗法统宗》、宛委山堂本《说郛》皆收入此书,题下署“阙名”。《中国丛书综录》将此书归于“闵文振”名下。按闵文振《兰庄诗话》,皆记明代诗事,与本书无关。

    130. 《娱书堂诗话一卷  佚名撰
      本书仅存五则:《歌名》、《孟郊》、《应制诗》、《酸文》、《赤壁诗》。有《诗法统宗》本、《说郛续》本。

    131. 《艺海沥液》五卷  赵吁俊编
      赵吁俊,字宅卿,号方白山人。崇祯间在世。生平不详。本书卷首有编者小引,书末有编者崇祯元年(1628)三月朔日识语。小引谓本书之名,乃由陆机《文赋》“倾群言之沥液”一句而来,编者认为当时谈艺诸书,如《诗学大全》、《诗法统宗》、《诗薮》等,均有所不足,故自行采编精粹之论。本书所收以论诗为主,间及古文,又有以文词灿烂而收入者。其中卷一为钟嵘《诗品》,卷二严羽《诗谈》(即《沧浪诗话》),卷三徐祯卿《谈艺录》,卷四王世懋《艺圃撷余》,卷五辑李梦阳、何景明、王稚登等十三人论诗尺牍,凡四十五篇。后有附录三篇:李梦阳《论史答王监察书》、王维桢《驳乔三石论文书》、冯时可《文说》。今存明崇祯元年刻本,中山大学图书馆藏。

    132. 《艳雪斋诗评》(诗评)二卷  高奭辑
      高奭,字以召,号石公。生平不详。据本书卷首崇祯二年(1629)春日辑者自序,知其为明末人士,家有书房“艳雪斋”。于崇祯元年、二年间辑有《艳雪斋丛书》八种十一卷(其中《诗评》、《书品》、《画苑》为二卷,《词评》、《曲评》、《涵虚子评元词》、《砚谱》、《墨谈》各一卷)。本书为丛书第一种,卷首长篇自序评述历代诗论和明朝诗坛,于王世贞诗论十分推崇。本书上卷一百馀则,皆摘自王世贞《艺苑卮言》;下卷亦一百馀则,杂采高棅、李维桢、释皎然等名家诗论,以明人论述为多。本书《钦定续文献通考》诗文评类、《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著录,皆谓“不著撰人名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自序)皆自署曰石公,其私印则名曰亭奭,字曰以召,其姓则不可考”。今按国图所藏作者稿本,所钤私印印文实为“高奭”二字,盖作者姓名印。

    133. 《独鉴录》一卷  觳斋主人撰
      觳斋主人,姓名生平皆不详。书中论及明初高棅所编唐诗选,且本书被纳入崇祯初年何伟然辑刊之《广快书》中,知“觳斋”为明人。本书卷首有“仙臞何伟然”题识,言独鉴者,“独览之谓也”,“必自照精,而后共赏出焉”,实即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之意。全书二十八则,品评历代诗家、诗选、诗论。有崇唐抑宋倾向。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著录。有崇祯二年(1629)何伟然刊《广快书》本,国图、复旦大学、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皆有藏本。《丛书集成续编》本据以影印。

    134. 《诗最》二卷  丁允和品定  陆云龙评注
      丁允和,字叔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不详。陆云龙,字雨侯,号孤愤生、翠娱阁主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屡试不中,后以授学为生。约万历、崇祯间在世。有诗文集《翠娱阁近言》、小说《辽海丹忠录》,辑有《十六家小品》、《明文归初集》等。生平略见《翠娱阁近言》序文。本书为《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之一种。书前总序及本书序文皆为陆云龙崇祯辛未(1631)所撰。卷首标明丁允和品定,陆云龙评注,然陆序称此书为二人共同选定。书中选唐宋元明诗人一百六十馀家三百多首诗作,而以唐、明两代为多。卷一:天类、节序、地类、人类、宴集、登览、游望、寻访、行役、栖息、赠送。卷二:寄答、怀思、哀悼、宫闺、宦况、农事、军旅、杂咏、楼榭、禅宇、居室、禽兽、花木、题画、服玩。选诗不多,风格多样,缀有圈点和眉批。眉批多着眼于用字、谋篇、抒情和状物。今存崇祯间刊《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135. 《冷邸小言》一卷  邓云霄撰
      邓云霄(1566~1632),字玄度,号虚舟,东莞(今属广东)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广西参政。有《百花洲集》、《漱玉斋类稿》、《初吟草》、《解弢集》等。生平见《邓公墓志铭》(《睡庵文稿》卷一六)。本书卷首有作者自序、传略,卷末有作者裔孙邓仁声跋。自序称此编“论诗什九,品古什一”。其论诗崇唐抑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论诗过于偏执,曰“司空图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者,亦诗家之一派,不可废也。然以为极则,则狭矣”。本书《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著录。今存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刊本,国图藏。

    136. 《诗源辩体》三十六卷  《后集纂要》二卷  许学夷撰
      许学夷(1563~1633),字伯清,江阴(今属江苏)人。布衣。有《伯清诗集》等。传见《江阴人物志》。本书有万历四十一年(1613)作者自序和崇祯五年(1632)自序,称“是书起于万历癸巳(1593)”,历二十年而稍成,后屡有增补删改,又历二十年,论诗部分成三十六卷,总计九百五十六则。所论起于《诗经》,迄于晚唐五代,计周、楚、汉、魏、宋、齐、梁、陈、隋、五代各一卷,晋二卷,初唐、晚唐各三卷,盛唐五卷,中唐十卷,总论三卷。各卷或数则或数十则不等。其后复采宋、元、明诗为后集,并选辑其中论诗部分为《后集纂要》二卷,一百五十九则。作者自称“四十年十二易稿始成”,“皆积久悟入而得”,故多精到之论。
      本书《明史?艺文志》著录为“十六卷”,作者姓名署作“许学彝” ,盖因避讳而改。其实全书原稿包括诗选三十卷、诗论十六卷两部分。万历四十一年初刻本仅有诗论十六卷,末附《伯清诗集》一卷,国图有藏本。崇祯十五年(1642)其婿陈所学刊本,仍为诗论部分,然已增至三十八卷,跋文称所选唐以前诗四千四百七十五首,自宋迄明六千三百六十二首,仍无力刊刻。此本亦藏国图。又有稿本三十六卷,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1922年,阳湖恽毓龄据陈所学刊三十八卷本以仿宋聚珍字排印,于书末附录《伯清诗稿》及《许伯清遗诗辑补》各一卷。通行本为198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杜维沫校点本,以恽毓龄排印本为底本,并用国图藏十六卷初刻本和陈刻三十八卷本校勘,各书序、跋及《许伯清传》,并作附录。

    137. 《艺苑闲评》二卷  支允坚撰
      支允坚,字子固,号支山道人。有《梅花渡异林》等。生平不详。本书上卷六十则,下卷一百五十六则,各则均有标题。其论诗宗盛唐,推崇王、孟,褒奖质而不俚、意调俱足之诗风。书中所评较公允,品评孟浩然、王摩诘、白居易、元稹、杨慎等诗家诗作,优劣皆为指出。本书未见单行本。今按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崇祯间刊十卷本《梅花渡异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据以影印),卷首有崇祯六年癸酉(1633)作者友人王屋序文、崇祯七年甲戌作者《自引》,书中卷九、卷十即《艺苑闲评》。卷九有序文冠于卷端,谓评诗并非易事,要在“评而有当”。此二卷不但有独立序文,且有卷内目录,与本书前八卷形式迥然不同。盖《艺苑闲评》原为单行,作者辑刊《梅花渡异林》时收入。

    138. 《诗品汇函》四卷  陈仁锡辑
      陈仁锡(1579~1634),字明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天启二年(1622)探花,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有《无梦园集》、《重订古周礼》、《四书考》等。传见《明史》卷二八八。陈仁锡曾辑《八函》二十三卷,本书为其中一种,其余为《文品芾函》三卷、《赋品舄函》二卷、《逸品绎函》二卷、《书品同函》二卷、《启品有函》二卷等。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明末刊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所藏为《八函》完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为其中数函。

    139. 《诗杂论》一卷  孙慎行撰
      孙慎行(1564~1635),字闻斯,号淇澳,武进(今属江苏)人。万历二十三年(1604)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介。著有《玄晏斋集》,编有《唐诗选记述》、《皇明四大家文钞》等。传见《明史列传》卷九二。本书三十四则,均论唐代诗人诗作,盖后人辑录其《唐诗选记述》中按语而成。今存旧钞本,藏于南图。卷首残缺,无序、跋,亦无钞、藏者题署印记。

    140. 《恬致堂诗话》四卷  题李日华撰
      李日华(1565~1635),字君实,号竹懒、九疑,嘉兴(今属浙江)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有《恬致堂集》、《檇李丛谈》、《味水轩日记》、《六研斋笔记》等。传见《明史》卷二八八。本书一百四十七则,多记元、明两代江浙书画名家轶事,既载绘事,亦论诗作,又多录其题画诗。书中颇有舛误,如记武伯英烛剪一联,删弃原著上文,读来茫无头绪。又如误以宋季周密为元末人,且谓其有悼张士诚诗,尤属荒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系书贾摘录作者杂著中论诗之语凑合成编。本书《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皆著录为“三卷”。今存《学海类编》本为四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以排印。

    141. 《诗谭》十卷续录一卷  叶廷秀撰
      叶廷秀(?~1651),字润山,号谦斋,濮州(今属山东)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明亡后官至唐王兵部右侍郎。抗清失败,不屈而死。有《叶润山辑著全书》。传见《明史》卷二五五、《皇明遗民传》卷一。本书卷首有崇祯乙亥(1635)作者自序和例言,谓此编半录旧文,半出己意,或因人论诗,或因诗知人,“以为谭诗也可,谭道也可”。《诗谭》十卷不专谈诗,书成后作者又辑一卷,名为《诗谭续录》,凡三十余则,多论唐、宋人诗。本书论诗多从程、朱理学立论,故辑录忠臣孝子之作与反映民生疾苦之诗较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以讲学为诗家正脉,既谭诗,又谭道,以至“风雅扫地”。本书“《诗谭》十卷” 为《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著录。今存崇祯八年(1635)胡正言十竹斋刊十一卷本,国图、上图、南图均有藏本。1972年台北广文书局据以影印。

    142. 《续诗谭》一卷  叶廷秀撰
      本书卷首有作者小引,谓“愚既有《诗谭》之选,选未尽而诗思从中来,遂得和律诗三十首。竟矣,仍有思议在喉,不吐不休”,于是有此续作。全书凡六十二则,每则均有七字标题,正文则详述标题之内涵与出处。疑此七言标题,原为上述作者所撰三十首律诗中诗句。诗句简洁,无法尽诉其所感所思,故撰此以引申阐发。本书主旨与其《诗谭》大体一致,重在阐述理学、宣扬教化。书中记录宋代理学家诸多说教,有关诗句、诗事亦辑录不少。今存崇祯间刊、清补刻《叶润山辑著全书》本。

    143. 《佘山诗话》三卷  题陈继儒撰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后绝意仕进,隐居昆山、东佘山,专心著述。有《陈眉公全集》、《晚香堂小品》等。辑有《国朝名公诗选》、《宝颜堂秘籍》等。传见《明史》卷二九八。本书一百三十二则,或录诗,或记事,或辨析,或纠谬,或辑佚,内容较杂,系捃拾其笔记杂著中有关文字而成。书中论诗之语多散见于诗作品评之中,于元、明书画家之诗作诗事辑录不少。然颇有疏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疑为他人钞撮而成。本书《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著录。今存《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以排印。

    144. 《古今诗话》(百家诗话)八卷  题陈继儒编
      本书卷首题“陈眉公先生集古今诗话”,又有汇刊者稽留山樵《百家诗话引》,盖“稽留山樵”为陈继儒之别号。《百家诗话引》谓诗话属“手谈”一类,其功效在于消遣娱乐,故本书所录较为宽泛。全书转载或摘录历代诗话类著作七十八种,始于唐,终于明:卷一《许彦周诗话》、《沧浪诗话》、《刘贡父诗话》、《陈辅之诗话》、《敖器之诗话》、《潘子真诗话》,卷二《竹坡老人诗话》、《临汉隐居诗话》、《六一居士诗话》、《苕溪渔隐丛话》、《司马温公诗话》、《后山居士诗话》。卷三《珊瑚钩诗话》、《巩石溪诗话》、《东坡诗话》、《兰庄诗话》、《迂斋诗话》、《金玉诗话》、《汉皋诗话》、《庚溪诗话》、《紫微诗话》,卷四《石林诗话》、《环溪诗话》、《西清诗话》、《艇斋诗话》、《梅涧诗话》、《后村诗话》、《漫叟诗话》、《桐江诗话》、《青琐诗话》、《玄散诗话》、《归田诗话》、《虚谷诗话》,卷五《南濠诗话》、《蓉塘诗话》、《梦蕉诗话》、《敬君诗话》、《蜀中诗话》、《岁寒堂诗话》、《娱书堂诗话》(赵与虤)、《二老堂诗话》、《存余堂诗话》、《麓堂诗话》、《夷白斋诗话》、《娱书堂诗话》(阙名)、《诗文浪谈》、《竹林诗评》、《林下诗谈》,卷六《谢氏诗源》、《潜溪诗眼》、《诗话隽永》、《风骚旨格》、《韵语阳秋》、《艺苑雌黄》、《谭苑醍醐》、《艺圃撷余》、《雪涛诗评》、《升庵辞品》,卷七《诗式》、《诗谱》、《诗谈》(徐泰)、《诗论》、《诗谈》(宋,阙名)、《词品》、《词旨》、《本事诗》、《续本事诗》,卷八《诗词余话》、《四六余话》、《月泉吟社》、《二十四诗品》、《诗病五事》、《闲书杜律》、《千里面谭》、《乌台诗案》、《比红儿诗》、《杜诗笺》、《谈艺录》。全书编次无序,错讹较多,或书商冒名之作亦未可知。本书所录,除卷四《虚谷诗话》、卷五《梦蕉诗话》外,亦载于宛委山堂本《说郛》卷七十九至八十四,及《说郛续》卷三十三、三十四。二本相较,《说郛》本排列较为合理。如散见于本书各卷之明人诗话,多移诸《说郛续》中;本书误署之年代作者,《说郛》本亦有所匡正。本书有明末心远堂刊本,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其中卷一《刘贡父诗话》、《陈辅之诗话》、《敖器之诗话》、《潘子真诗话》及卷五《梦蕉诗话》五种,有目无书。又有明末读书坊刊本,藏山东省图书馆;清初刊本,藏辽宁省图书馆。又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善本书目》著录有明末刊《古今诗话》七十八种,然所列书目实为七十六种,阙《潘子真诗话》、《梦蕉诗话》二种,其排序与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本亦略有不同。

    145. 《石室谈诗》二卷  赵士喆撰
      赵士喆,字伯浚,号文潜,东莱(今山东掖县)人。布衣。有《皇纲录》、《建文年谱》、《逸史三传》、《莱史》等。生平见孙静庵《明遗民录》卷九。据本书卷首明崇祯十六年(1643)作者自序及清顺治六年(1649)金坛张明弼序、作者之弟赵士冕序,知本书成于明季,清顺治六年赵士冕刊行。全书六十七则,上卷《总论》,评述严羽、朱熹、王世贞、谢榛、李攀龙、钟惺、谭元春等人诗学观,及作者对于唐诗、诗病、诗解、诗韵、诗用事之见解;下卷分《论各体》、《论诸家》,前者自四言、五古论至近体,多着眼于诗法格调,后者历评各代名家,多按时代综述比较其风格特点,作群体品评。其说多折衷于“后七子”与“竟陵派”之间。本书清顺治六年刊行后,似未重刊。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始有作者十一世侄孙赵琪所辑《东莱赵氏楹书丛刊》本,书末注:“侄曾孙继范恭校,八世侄孙文奎重校。”

    146. 《藕居士诗话》二卷  陈懋仁撰
      陈懋仁,字无功,嘉兴(今属浙江)人。曾任泉州府(今福建晋江)经历,天启、崇祯间在世。曾为《文章缘起》作注。有《泉南杂志》、《析酲漫录》等。生平略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泉南杂志》条。本书一百六十三则。卷首有作者自序,称此编系摘录旧稿而成,考证多而评论少,什七因事,不专论诗。其考证着重于诗语、典故之出处,其纠谬则多针对杨慎诗论。其论诗大旨以公安、竟陵为宗,引用钟、谭《诗归》语尤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斥其“舛漏之处甚多”。本书为《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著录。今存清钞本、清初抄本,皆藏国图。清初钞本缺卷首作者序文,卷末有清人宋筠识语“己亥六月十九日雨中校”,并钤有其姓名印。书中诸多校改,盖即宋筠所为。

    147. 《续文章缘起》一卷  陈懋仁撰
      本书前有谢廷授序,末有姚士麟跋。姚跋谓陈懋仁为任昉《文章缘起》作注之后,“更捜诗文之类,凡六十五则,自注其下,题曰《续文章缘起》”。谢序云:“极其变而其体始备,体既备而其文始工。”任昉《文章缘起》叙文体之“缘起”,为“备其体者也”;本书则“极其变者也”。此书所论文体,起于梁代以前者不少,似乎不仅是“续”,更为任昉《文章缘起》作“补”。本书在任书八十四体外,增列诗文六十五体,其中诗类四十五体,文类二十体。其体例效仿任书,论每体必言其始,考其源,说明命名之义,注明作者、作品。书中将咏史诗及《三良诗》、《四愁诗》等单篇作品作为文体阐说,说明当时文体概念仍不够清晰。本书《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有崇祯间刊《陈懋仁杂著》本、《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148. 《宋诗话十种》  毛晋编
      毛晋(1599~1659),原名凤苞,字子晋,号潜在,常熟(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以刊印《汲古阁丛书》闻名。传见钱谦益《毛君墓志铭》(《有学集》卷三一)。本书收录宋诗话十种:欧阳修《六一诗话》、司马光《续诗话》、刘攽《中山诗话》、陈师道《后山诗话》、周紫芝《竹坡诗话》、吕本中《紫薇诗话》、许觊《彦周诗话》、叶梦得《石林诗话》、周必大《三老堂诗话》、严羽《沧浪诗话》。各种均附编者识语。今存《汲古阁丛书》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149. 《栆林艺篑》一卷  谈迁撰
      谈迁(1594~1657),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更名迁,字孺木,海宁(今属浙江)人。明末诸生,明亡后隐居不仕。有《栆林诗集》、《栆林杂俎》、《国榷》等。传见《南雷文案》卷八《谈孺木墓表》。本书七十五则,多记文物掌故、诗人轶事,亦作考订辨伪。辑录不少当代诗论文论、文坛轶事。今存明崇祯间刊本。台湾《古今诗话丛编?六》收录。

    150. 《西园诗麈》一卷  张蔚然撰
      张蔚然,字维诚,一作惟成,武林(今浙江杭州)人。有《三百篇声谱》等。生平不详。据本书《三唐》篇所谓“世动称不作大历以后语”,作者似为明前、后“七子”崛起以后人士。本书十则,每则均有标题。评论古诗近体,针砭诗坛陋习,自《六经》论至当代,语颇精悍。明人徐火勃《笔精》卷三录有《西园诗麈》四则,并附评语,曰:“右数段皆发前哲之所未发,实论诗之金针也。今人乍占四声,即自负曰:”诗有别才!‘不窥四部而欲横行艺苑,试取维诚《诗麈》读之。“评价极高。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皆作“张惟成《西园诗麈》二卷”。今存《说郛续》本仅一卷。按《笔精》所录四则,第一则与《说郛续》本首篇相同,其余三则,《说郛续》本均未收录。可见《说郛续》本实属选本,原书盖已亡佚。

    151. 《绿天耕舍燕钞》四卷  雪畴子辑
      雪畴子,姓名生平皆不详。本书为明人诗论之选编。卷一所引主要为焦竑论诗语,卷二江盈科论诗语,卷三主要为谭元春论诗语及他人序谭氏文语,卷四杂抄高棅《唐诗品汇序》及殷璠、严羽、谢榛、王世贞诸人论诗语。其论诗宗旨,大抵推崇竟陵诗派而诋斥七子,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测其成书“当万历、天启之间《诗归》盛行之后”,并谓此书“杂取明人论诗之语,缀合成编,无所发明考证”。本书《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于诗文评类存目。今存清钞本,乾隆三十八年(1773)曾为两淮盐政采进,即《四库全书》所据底本。国图藏。

    152. 《全相万家诗法》六卷  汪彪撰  汪廷祖绘图
      汪彪,号芝轩,乐平(今属江西)人。曾为塾师。生平不详。汪廷祖生平亦不详。本书旨在阐述诗法,供初学者学习效仿。卷一、卷二辨明体格,卷三、卷四介绍赋比兴之手法,卷五、卷六附录可供效仿之诗,皆为唐以来名贤佳作。今存明书林翠坡刊本,浙江省图书馆藏。

    153. 《杜氏诗谱》三卷  杜浚撰
      杜浚,字深伯,号逸休生,晋陵(今江苏武进)人。撰有《杜氏四谱》(《诗谱》、《文谱》、《书谱》、《画谱》各三卷)。生平不详。今按其《画谱》卷三《古画绢素》,于评述元绢、宋绢异同后称“国朝内府绢与宋绢同”,且本书为明季《澹生堂藏书目》所著录,知作者为明人。本书列《杜氏四谱》之首。卷首载作者《杜氏四谱序》,称四谱皆采摘旧文,旨在为学者指点迷径。卷一述诗法,选录揭傒斯《诗法正宗》、黄子肃《诗法》、佚名《诗学正源》、《作诗准绳》、杨载《诗法家数》;又分荣遇、讽谏、登临留题、征行、赠行、咏物、赞美、赓和、哭挽等九门。卷二论技巧,剖析篇法、句法、字法、气象、家数、音节等“六关”,出自旧题范德机《木天禁语》。卷三为总论,历述学诗之正法正道,且择取历代诗人诗作予以评说,上自《楚辞》,下迄朱熹。全书除整章大段抄录者外,皆不标明出处。本书《澹生堂藏书目》诗评类著录,然仅有书名,未标卷数,亦未署撰人。盖因《杜氏文谱》已著录于文式文评类,且有小字注曰“三卷,杜浚”,故承前而略。今存明刊补修《杜氏四谱》本,卷首作者自序未署撰期,亦无其他题识跋文,惟全书之末(即《画谱》卷尾)署曰:“弟杜渐、杜泾校梓。”知为明杜氏家刻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

    154. 《诗本事》一卷  程羽文撰
      程羽文,字荩臣。有《鸳鸯牒》、《一岁芳华》、《剑气》、《石交》等著述多种,生平不详。本书于“诗归”条下注“钟伯敬、谭友夏共选《诗归》”云云,且《檀几丛书》收录程羽文著述多种,皆署为“明”人,知程氏为明末人士。卷首题辞谓因事有诗,或因诗有事,故撰《诗本事》。全书六十则,皆阐说有关诗歌之术语:诗史、诗圣、诗豪、诗祖、诗兄、诗律、诗眼、诗思、诗派、诗社、诗盟、诗格、诗骨、诗虎、诗传、诗序、诗说、诗选、诗纪、诗归等等。每条均附笺注。
      有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新安张氏霞举堂刊《檀几丛书》本。

    155. 《诗镜总论》一卷  陆时雍撰
      陆时雍,字仲昭,桐乡(今属浙江)人。崇祯六年(1633)贡生。有《诗镜》、《楚辞疏》、《楚辞权》等。生平略见《四库全书总目?古诗镜提要》。《诗镜》选录汉、魏、六朝至唐代之诗,包括《古诗镜》三十六卷、《唐诗镜》五十四卷。书前《总论》一卷,近一百二十则,论《诗经》至晚唐历代诗人诗作。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辑入,题作《诗镜总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诗镜》“采摭精审,评释详核,凡运会升降,一一皆可考见其源流。在明末诸选之中,固不可不谓之善本也”。其诗论部分,亦颇受重视。
      《诗镜》有明末刊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诗镜总论》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156. 《唐音癸签》三十三卷  胡震亨撰
      胡震亨(1569~1645),原字君鬯,改字孝辕,号赤城山人、遁叟,海盐(今属浙江)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举人,官至兵部职方司员外郎。有《赤城山人稿》、《唐音统签》、《李杜诗通》、《读书杂录》等。生平略见其《读书杂录》及上述各书序录题跋。《唐音统签》以十干标目,前九签为唐诗总汇,《癸签》为唐诗之系统论述,其中采用前人成说十之七八,自抒己见十之二三。全书三十三卷:卷一体凡,言诗之体裁变迁及声病等;卷二至卷四为法微,其中卷二统论,言诗歌创作、比兴、体格等,卷三分体论述,卷四专谈字句、偶对、用事等利弊;卷五至卷一一为评汇,按时代、体裁、题材等品评;卷一二至卷一五为乐通,谈诗与乐曲、舞曲之关系;卷一六至卷二四为诂笺,为唐诗疑难词语典故之训释;卷二五至卷二九为谈丛,辑录唐诗人之遗闻轶事;卷三○至卷三三为集录,包括别集、选集、诗话、墨迹与金石刻。书中大量引用明人诗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诗话采撷大备”、“三百年之源流正变,犁然可按,实于谈艺有禆”。然其引书随意删改,错误不少。本书《千顷堂书目》总集类著录于《唐音统签》条下,曰:“癸签诗史三十二卷。”有吴骞校语曰:“甲午十月,以孝辕先生手定统签原稿目录校正……癸签诗史分七门,凡三十二卷。今刻本内集录门多分一卷,总三十三卷,与原稿异。”本书于十签中传刻最早,初刻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双与堂刊本,上图、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有藏本。通行本有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周本淳校点本。

    157. 《唐诗谈丛》五卷  胡震亨撰
      本书系将《唐音癸签》卷二五至卷二九《谈丛》摘出单行。虽取自《唐音癸签》,无所增删,然个别文字有所改动或更正。本书有《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以影印。

    158. 《读杜私言》一卷 卢世氵隺撰
      卢世氵隺(158~1653),字德水,号紫房、南村病叟、杜亭亭长,祖籍河北涞水,徙居德州(今属山东)。天启五年(1625)进士,明季官至监察御史。清初徵至京师,谢病归。有《杜诗胥钞》、《余论》、《尊水园集略》等。生平见杨钟羲《雪桥诗话》。本书卷首有作者崇祯年间所撰“大凡”,卷尾有其跋文,未署撰期。据跋文,是书内容即早先刊行之《大凡》(即其《杜诗胥钞》中之绪论)及《余论》,因颇得当时名家好评,以为“《大凡》专论杜之人品,而间及于诗;《馀论》概论杜之诗品,而想见其人”,故合而刻之。《大凡》未列标题,《余论》分论五古、论七古、论五律、论七律、论五七言排律、论五七言绝句、论摘录诸节。有崇祯间汲古阁刊本,国图藏。

    159. 《通雅诗说》一卷   方以智撰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鹿起,桐城(今属安徽)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明亡后出家为僧。有《通雅》、《浮山全集》等。传见《清史稿》卷五OO.本书题下注“庚寅答客”,知撰于清顺治七年(1650)。全编二十七则,倡言志,倡诗教。主张独创,反对模拟。不满于明季诗坛“非七子则竟陵”之风。倡多读书,多穷理,于炼字、炼句、炼章、炼意之法亦有涉及。潘德舆推崇本书,称“诗话之简而当者”,“极中末世诗家之病”(《养一斋诗话》卷一)。此编附于方氏《通雅》刊行,《通雅》有清康熙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侯外庐主编《方以智全集》第一册《通雅》,其中《诗说》缀有方氏子中履跋文(据桐城张裕叶《通雅刊误补遗》增补),谓“老父旧有《龙眠浅说》,直之叔戊寅刻之”,则方以智崇祯十一年戊寅(1638)即有诗学著作《龙眠浅说》问世,当是本编之前身。

    160. 《南谷诗话》三卷  雷燮撰
      日本《静嘉堂文库汉笈分类目录》著录,有明钞本。

    161. 《诗话》一卷  浮白斋主人撰
      据宋隆发《中国历代诗话总目汇编》,今存明钞本。

    162. 《诗家谈薮》  佚名撰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明抄本,湖北省博物馆藏。

    163. 《历代名贤诗旨》十五卷  程元初编撰
        程元初,字全之,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平不详。本书《澹生堂藏书目》诗评类著录曰“《名贤诗指》十五卷,程元初”,《千顷堂书目》文史类亦著录,未署作者。今存明刊一册,国图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15 09:3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5 20:53 , Processed in 0.0823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