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54|回复: 12
收起左侧

[探讨区] 研读诗词的故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15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六楼旧主 于 2012-5-15 08:08 编辑

                               研读诗词的故事
      苏东坡在黄州落难时,写过一首《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又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相信许多人读过这首词,对“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印象犹深。但有没有人想过:那鸿雁的生活习性是不会停息在树上的。你可能没这样想,但有人秉承胡博士“大胆怀疑”的理论,不迷信于权威,提出了:“既然大雁不会栖息于树木,哪有肯不肯的问题?是老苏昏头也”。
      又有一位仁兄,以为李白是“诗仙”,老苏咋也应算作“词神”,哪能轻遭怀疑,有以上想法的小子,不光是对“词神”大不敬,而且一定犯了浅薄之错:那苏东坡必有一番自家道理,只是“不肯与外人道”罢了。于是他就替老苏用起功来:倾倒书柜,遍翻典籍。用的还是胡博士的理论------“小心求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易经.渐卦》里看到了“鸿渐于木”四个大字,溺水得草,如获至宝。(我也联想起《围城》里方鸿渐的摇头晃脑的老爹------到底是有学问)于是为老苏去翻旧案,呈上证供:看,那鸿雁渐渐上树的证据找到了。
      那么看家,您从这个故事里得到的启示和结论是什么呢?欢迎发表。旧主不日再作道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15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研读有意思。俺想到的是:所选择的意象有一个方面和所要表达的感情相合就好,不必面面俱到。
期待聆听诗友们的想法。 {: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六楼旧主 于 2012-5-15 08:06 编辑
独立小桥 发表于 2012-5-15 07:54
这研读有意思。俺想到的是:所选择的意象有一个方面和所要表达的感情相合就好,不必面面俱到。
期待聆听诗 ...


小乔的看法很“独立”。{:soso_e120:}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23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有些无厘头了。是,雁是从来不会在树枝上栖身的,但寒枝就一定是树枝吗?它完全可以是江中立出的一截枯树桩,也可以是芦苇江荻的茎干。这从后面的寂寞沙洲冷就可以得到佐证。换言之即使有这些“残枝烂草”的汀头他也不肯栖的。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拣尽寒枝不肯栖不正是将雁的从不栖身枝枝杈杈的这一特性做了很好的比喻吗?雁不栖树杈在作者的笔下是亦比亦兴,他将雁这种生物的不栖枝看作是挑来挑去实在没有一枝是附合自己的,这岂非正是作者要传送的信息?
我认为后人在这里打磨磨简直就是无理取闹了。诗不是论文,它是抽象夸张的艺术,不能以至理论据的方式来看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六楼旧主 于 2012-5-23 15:54 编辑
折笔沉沙 发表于 2012-5-23 14:26
我觉得有些无厘头了。是,雁是从来不会在树枝上栖身的,但寒枝就一定是树枝吗?它完全可以是江中立出的一截 ...

       我的观点也是:曹雪芹留下的一幢红楼,惹多少人挖空心思,想挤进去以红学家(或红“家学”)自居一室。
尤以揣摩曹公心思,发现九天玄机者最为多事。还不如那研究其中食谱,药方来得实用。
       诗文不是论文。不可拘泥太过,把修辞以科技方法考证,恐非正途;或者说:今人评论诗词时,不要重复曾经的“近于无厘头”的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2-5-24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旧主此贴有意思。
        我一直认为同一首古典诗词,不同的人读来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并且在一首诗词中,作者会有一条主线贯穿全篇。鉴于这种观点,我的解读是:第一,二句写实,点出时间,地点,景象。第三,四句,在写一种感受,幽人是指隐士,是谈论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阶层,若幽人独往来,自然就飘渺孤鸿影了。第五,六句又转向写实,隐约中觉得有人过来,惊起回头却依然只有缺月疏桐,于是很自然地转入结句的感叹,此时,对于鸿雁是否栖于树已不重要了,只是感叹鸿雁不肯轻易而栖的志向,才落得寂寞沙洲冷啊。这种夹述夹议兴感叹的笔法,让我五体投地。不过,这纯粹是我的个人的一点感受,不切,姑妄听之,请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15 09:3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5-26 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在坐下围观,旧主最好能提供汽水和瓜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5-26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書生 发表于 2012-5-26 02:38
    先顶,在坐下围观,旧主最好能提供汽水和瓜子。

    这书生也是苦命,咬牙提一点要求,只是汽水,瓜子而已。没问题,旧主这就到楼下买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26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双木林 于 2012-5-26 10:57 编辑
    不速客 发表于 2012-5-24 13:52
    旧主此贴有意思。
        我一直认为同一首古典诗词,不同的人读来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并且在一首诗词中, ...


    速版的解析入情入理,真解渴。苏东坡的自嘲、自画像绝妙!
    还谢旧版这么有心。这种以研读交流大师佳作来传授、传播古典诗词知识的方式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15 09:3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5-26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楼旧主 发表于 2012-5-26 06:16
    这书生也是苦命,咬牙提一点要求,只是汽水,瓜子而已。没问题,旧主这就到楼下买去。。。。

    主要是坐到这里感觉有些无聊,所以啃瓜子,喝汽水可以消遣我寂寞的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5-26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木林 发表于 2012-5-26 10:56
    速版的解析入情入理,真解渴。苏东坡的自嘲、自画像绝妙!
    还谢旧版这么有心。这种以研读交流大师佳作 ...

    林兄高抬了。其实,故事是以调侃笔法写的。
    明眼人一看便知,如果真真有那么两位老兄,如此考究诗词;不是无聊以及便是迂腐不堪。
    但实际当中,这种被夸张的漫画性质的现象也的确存在。
    我们只能是尽量靠近作者,理解原作,仅此便可。
    至于有些是作者表达不到位;有些是读者见仁见智,都不在此论及了。
    谢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26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查网上介绍,《全宋词》中苏东坡《卜算子》另有版本,与旧主介绍的有些出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我没看过《全宋词),无法甄别这是否原作。如真是这样,其创作背景和立意抒情都不同了。

    本站《宋词全集》中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第三句的第一字为”时”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7-27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质疑那就多了:“泪眼问花花不语”、“数峰无语里斜阳”(花和山峰当然不会说话);“月落乌啼霜满天”(霜应该在物体表面,哪里有在空中的道理);“白发三千丈”(吉尼斯纪录里也没有过的)……

    其实古人早就用“诗家语”来解释这一类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4 11:08 , Processed in 0.0782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