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绿柳
收起左侧

[精华区] 念奴娇,悼亡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9-22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惭愧。。。。。。。。。。。这么好的作品现在才看到。这个作品已属精品中的精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6-7 06:54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羊之羽 发表于 2013-9-22 18:44
    惭愧。。。。。。。。。。。这么好的作品现在才看到。这个作品已属精品中的精品。。。

    谢谢羊之羽老师高评鼓励。{: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23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词,感人至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9-23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羊之羽 于 2013-9-23 08:26 编辑

    唐宋里的词作,多半用字陈腐不堪。楼主这首,全篇无一陈字,情郁久而勃发,得来全是心中语,亦入他人情衷。又看了下,“更”改为“任”,我个人觉得此字可不改,“卿”改“君”,可。“更”改“任”,便与其后的“一般”意近,而“更”,则不仅时光倏忽,且诸物事于“我”已近麻木。此作上片以为尤其更佳,下片自然也好,只是结末已怨而近于怒,虽则出于衷里,终不似上片和下片前半寓泪于言外,不仅感人且让人忍不住诵之再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5-4-4 13:14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9-29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生死两茫茫,情真意切!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6-7 06:54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3-9-29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主人 发表于 2013-9-23 09:42
    好词,感人至深。

    谢谢逍遥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6-7 06:54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3-9-29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羊之羽 发表于 2013-9-23 16:25
    唐宋里的词作,多半用字陈腐不堪。楼主这首,全篇无一陈字,情郁久而勃发,得来全是心中语,亦入他人情衷。 ...

    羊之羽老师对学生拙作一再细心的指导,学生回复来迟,深感惭愧。前面我已经一一解说了,在这里主要说说我个人的想法,这个“君”字改为“卿”字。“君”我个人的理解敬意多,而夫妻情分少了。所以这里我觉得卿字或许更好一点。夫妻情,结发情,我我卿卿,卿卿我我。“君”字有种疏远,有种敬畏,而我与亡夫相濡以沫,还是觉得卿字好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6-7 06:54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3-9-29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的温度 发表于 2013-9-29 23:05
    十年生死两茫茫,情真意切!好!

    谢谢师友深夜来访,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30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30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多次,问好绿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6-7 06:54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涢水 发表于 2013-9-30 13:11
    拜读了多次,问好绿柳!

    谢谢涢水。{: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30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绿柳 发表于 2013-9-29 23:40
    羊之羽老师对学生拙作一再细心的指导,学生回复来迟,深感惭愧。前面我已经一一解说了,在这里主要说说我 ...

    此篇复词   虽仅“君、卿”之分(非君卿之争)但绿柳言之有理  甚见遣辞于细微处心思慎密  羊版从来是细评入微  此番倒是君理不似卿有理了  {:soso_e120:}
    很喜欢绿柳为文为人谦恭   心态一派和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30 18:06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9-30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纵有冥钱能贿鬼,荒冢只余君住。
    ===
    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30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刚才看到。

    诗、词,要在情真意切。用字固重要,然情出肺腑,也无须字斟句酌过于刻意,过于刻意反伤情真。
    楼主此阕真得诗词要义,感人至深!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4 14:3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9-30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0-1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见《元氏长庆集》卷二十四)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调”,复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此调音节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剑录》称:“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亦其音节有然也。兹以《东坡乐府》为准,“凭高远眺”一阕为定格,“大江东去”为变格。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另有平韵一格,附着于后。
    用这词牌写悼亡词已是不妥。而这首词中悼亡的刻骨铭心的事迹即细节毫无,全是隔着一层描写,还牵上孩子,画蛇添足,多此一笔。这首词给人感觉,情感浮泛。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借梦境悼亡其妻,人物刻画何等凄凉:尘满面,鬓如霜。写生前之妩媚:小轩窗,正梳妆。梦景与现实,凄苦与妩媚对比下,让人情何以堪。这是深入骨髓的悼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10-1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大同 发表于 2013-10-1 19:56
    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 ...

    念奴娇
                          宋·朱敦儒

    晚凉可爱,是黄昏人静,风生萍叶。谁做秋声穿细柳,初听寒蝉凄切。旋采芙蓉,重熏沈水,暗里香交彻。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 。

    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可惜良宵人不见,角枕兰衾虚设。宛转无眠,起来闲步,露草时明灭。银河西去,画楼残角呜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0-2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苟同于“中华大同”先生之高论。
    先生之诘问,愚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念奴娇》词牌写悼亡词“已是不妥”;
    二、本词“细节毫无,全是隔着一层描写”;
    三、词语“牵上孩子,画蛇添足”;
    四、全词情感浮泛,失真;
    五、不及苏词《江城子》。

    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个问题。君论“《念奴娇》词牌写悼亡词已是不妥”云云,或可一辩。这里,中华大同先生提出了一个概念,即,“词牌格调是否是万能的、什么内容都可以写的?”实际上,这个概念,古已有之,只是一直没有一个正统的、权威的说法而已。愚以为,这个说法应分两说。一是肯定的,比如,词牌《浪滔沙》二十八字体、《竹枝词》二十八字体、《渔歌子》、《女冠子》等,一般都是咏本调,罕见咏其他内容的。二是否定的,就比如《念奴娇》词牌。《念奴娇》词牌创立这初,“宋曲入‘大石调’,复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此调音节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这个说法未必成立,何也?说来话长,简言之,问题就在于“倚声填词”的来源。

    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学是先有歌词——诗,然后由音乐家根据作品内容配上相应的乐曲,这就是“以乐从词”,它是以歌词为准度的。而唐代新体音乐文学——词,则是音乐家创作了乐曲,然后由文人根据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制作歌词,这就是“以词从乐”,它是以音乐为准度的,故称“倚声填词”。但是,自从词体在宋代盛行之后,一些不谙音乐的文人也喜好歌词创作。他们不能倚声填词,于是便以著名词人的作品为范本,模拟其声韵格律。后来文人填词,便可不再根据此调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去审音配词,只须根据范本每字的平声或仄声和用韵规则去填写即可。自南宋以来,尤其是词乐失传之后,记住,是词乐失传之后,文人作词只能依名作的声韵为谱而填写了。因此,词内容的变化,往往超出了词乐本身所赋予的格调。于是乎,词的变体出现了。这里的变体,包括声律和格调的变体,比如苏词《大江东去》。实际上,苏词是开创豪放词之先河。在苏词之前,《念奴娇》格调是否豪放,不得而知,苏词或可为创新。类似的词牌还有《水调歌头》,从原来的“声韵甚悲切”转为“昂扬酣畅、豪放潇洒”;《满江红》,从原来的“市井俗语、离情别绪”转为“壮怀激烈、慷慨悲凉”。——因此,《念奴娇》词牌,又为什么不可以写悼亡词呢?何况,《念奴娇》词牌婉约与豪放名作都多,格调并非一致。

    第二,先生论绿柳此词,“细节毫无,全是隔着一层描写。”这里,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叫“隔着一层”描写。实际上,王国维先生早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对“隔与不隔”的概念,已经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我们来看: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人间词话》定稿之四十)——可见,隔与不隔,主要是指是否有真景与造景之分。真景,就是作者描写的眼前之景,造景,却是借用典故、借用他语而出想象之景。绿柳词从“暮暮朝朝”句始,完全是以写她自己的景况,或目前,或记忆,无一不是真景,并没有造景,实不隔也(个别句稍隔倒是有的)。难道非要描写她与亡夫在日之点点滴滴,才为不隔?此论或谬也。

    第三,词语“牵上孩子,画蛇添足”之说,我们先来看原句:“最恨绿水青山,和风丽日,携子平芜处。”这里,作者实际上是指清明事,“孩子”在句中,并没有“抢”作主要意象。反之,这里有了孩子一词,更说明事之真、情之真,画蛇添足一说,贻笑大方矣。

    第四,全词是否“情感浮泛,失真”一说,各人各见,愚不敢妄加指责。但以愚观之,非失真也。

    第五、不及苏词《江城子》。中华大同先生在这里有一个误区,认为今词一定要写的和古词一样,实苛刻之论。在当今网络诗词爱好者论坛或Q群,一个普遍的看法是,写悼亡词,万不可用《江城子》。因为,你不论写的有多好,都超不过苏词,就好比《鹊桥仙》咏本意、写七夕事一样,无论你怎样写,都超不过少游的艺术成就。至于能否模仿苏词《江城子》之笔调、谋篇,当然可以的,这不可厚非。但是,今人写诗填词,用“老瓶装新酒”本身已是难得,岂可苛刻如斯?

    以上观点,只是个见,仅供一笑(半空烟雨527621849)。

    评分

    参与人数 1星星 +20 银子 +100 收起 理由
    回首尘寰 + 20 + 10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0-3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抒己见,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0-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半空烟雨 发表于 2013-10-2 20:47
    不敢苟同于“中华大同”先生之高论。
    先生之诘问,愚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念奴娇》词 ...

    与他人作废如此笔墨令人感动 学习之 {:soso_e160:}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4-26 08:51 ,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