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15|回复: 1
收起左侧

[自由创作区] 别情诗词是指表达送行者与被送者在饯行活动中产生的特定情感的诗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0-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别情诗词是指表达送行者与被送者在饯行活动中产生的特定情感的诗词。由于早期社会交通不便,出行在外不确定的因素较多.而在先民的宗教信仰和关于鬼神的想象中,还有诸多的涵魅肥姬会对旅人构成威胁斗故先民在出行前有祭把道神的祖道仪式,。’意在祈求道路平安。祭把结束后,送行老还会以酒看为被送者饯行。在素汉以后的发展中,祭道神的内容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反倒是饯行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文入学十中间,成为销口倩诗密切相关的计交活动之一。因此,祖道仪式实为别情诗产生的文化渊源。虽然祖钱诗的名称是至《文选》才小式出现的,但是这类诗歌却早在《诗经》中就已经有了。如《大雅·生民》、《彪高》、《韩奕》、《燕民》,洲膨风·泉水》等  诗中都打艾干祖道的描述,如依照《文选》的体例,实可称之为租钱诗。与此对应,《诗经》中还有不涉及祖道的送别诗,如《4K风·燕燕》、《秦风“渭阳》等。可见,早期的祖钱诗与送别诗是平行发展的。但前者对祖道只是点到为止,因此早期祖道饯行中以特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别情,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已难以确切说明。不过从古人对路种的顶礼膜拜及他们对远行的恐惧,可以推知祖道饯行中的别情恐怕不会是轻松愉悦的。早期送别谐则对别情有较为细致的描写,被王士帧称为“万古送别诗之祖”‘的《诗经》中的洲哆风·燕燕》.其首章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c之子于归,远送丁野。瞻望弗及,涕泣如雨c”其个的“涕泣如雨”.可看做诗人对别情的基本体验。而《秦风·渭阳》亦有“我送舅氏,悠悠我思”,对后一句,学者们多以愁 万豪国际 whyule.org/ 思解之。故送别与悲伤之间的这种关联应当木是偶然的。《燕燕》、《涓阳》只不过开了一个头,在以后的文学史上,愁怨儿乎也是中同占代别情文学最常见的情感模式。《楚辞》中的《九歌·少司命》u:“悲莫悲今生别离,乐莫乐今新相知。”竟然将“生别离”作为人世间最令人悲伤的事情来看待。这当然也不是俏然的,而是诗人对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诗性总结;到了汉代,“生别离”被作为人生的最大不幸。仍一再地回响于诗坛。“显然,在春秋直至秦汉时代,中同文化已经非常明确地把“生离”看做比“死别”更令人痛苦的事。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固然与我国农业文明特有的对土地的依赖性利宗法伦理文化有关。但秦汉以来直到唐代依然盛行的祖钱活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忽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别情诗的发展有几个变化值得注意:一是《文选》虽把“祖钱诗”作为专门的一类,但这类诗作除了对祖道场面的简单描写外,其类型化的共件持A1并不鲜明,这导致祖饯诗在齐梁时期即与送别诗合流。如沈约朋JJ范安成诗》在《文选》中被列入“祖饯诗”,但是此诗与一般的送别诗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二是出现了表现群体伤别的别情诗。如鲍照《和傅大农与僚金亚娱乐城jinyaca.org/故别诗》、何逊《从镇江州与游故别诗》,表达的都是与一个群体相别酌情怀,这反映出射情在文人群体个的普及化。三是借山水抒别情,导致了山水诗与别情诗的合流。这种写法始于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后来存鲍照《吴兴黄浦亭庚中郎别诗》、何逊《甫还道中送赠刘路议别诗》、何 逊《送韦司马别诗》等诗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直接影响到皮代的别情诗。四是汀淹《别赋》作为别情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对别情进行丁白觉的总结。其“默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堪称对定型化的传统别情的精辟总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10-8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先生大驾光临,楼主将送别诗的起因,发展,变化分析的十分到位,足见楼主的博学,不过觉得这只是一篇论文的开篇,似乎应该还有续文。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2-22 19:31 , Processed in 0.0695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