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4-5-26 15:42 |
---|
签到天数: 12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本帖最后由 沐兰花 于 2014-3-3 21:30 编辑
昨天儿子在QQ上给我留言:“妈,你行呀!千里挑一!”儿子很少给我留言的,这是怎么了,还是这没头没尾的一句?想着儿子正在上课,没敢打电话问。中午打过去,他说我为他捉刀代笔的寒假作业《家》的读后感被公示在了年级海报上,1500多学生中唯一的一篇——原来是这么个千里挑一!他告诉我很多同学都围着在看,我问你自己完整看过一遍没,他答道:“看个头呀!”我真是哭笑不得……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1931年,巴金二十七岁了。虽然离家八年,他仍常常被自己离家前的生活纠缠。八年的沉淀,够了。应该写写那段生活了。按巴金的话说,不是为了成为作家,而是为了摆脱那十几的“可怕的梦魇”。于是,我们有幸看到了巴金所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家》。那是他对自己十九年封建大家庭生活的回顾和反省,对自己青春的追忆和怀念。他说自己“不是一个冷静的作者”,“书里面我个人的爱憎实在太深了”。正是他的不冷静,让我们看到了这样激情澎湃的作品,青春飞扬的作品。但说真的,在《家》中,我看到了家对年青人的束缚,看不到所谓的封建礼教对人的摧残——因为我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封建礼教!
《家》多次重版,巴金也因此多次写序。妈说作者的序很重要,让我读书前读书后都要认真体会。仔细看巴金1931年、1932年、1936年、1937年、1953年、1977年的序,你会发现作者自己对《家》的感觉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了细微的变化。
在1931年的序中,巴金说: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博斗”。……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为的是来征服它。生命的激流中作者和大家庭“博斗”,我该和什么“博斗”?暂且不去想它吧!不管读书对人生有多少意义,我且先读着吧!且还要好好地读!因为这就是我目前生命的“博斗”。那些能轻轻松松就把书读得曲高和寡的学霸,读书于他们不是“博斗”,而是游戏。他们享受了游戏的愉悦,却享受不到“博斗”的激情。我们和他们,各有千秋。
1932年4月,巴金写了篇《呈献给一个人》的序纪念他自杀了的大哥。《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他大哥的鼓舞写成的。《家》中的觉新正是以他的大哥为原形塑造的。梅是觉新“灵的爱”,现时生活中,巴金的大哥真是有这样一位青梅竹马的红颜知己。瑞珏是觉新的妻,一位让觉慧“爱她犹如她是我底长姐”样温婉贤惠的嫂嫂。现实生活中,巴金的大哥真是有这样一位让他爱的,享受到家的温暖的妻。但是无论是“梅”还是“瑞珏”,都不能拯救《家》中的觉新,不能拯救现实生活里巴金的大哥,所以巴金说:可见爱情这东西在生活里究竟占着怎样次要的地位了。
逼死大哥的是“可怕的梦魇”和大哥自身性格的软弱。但巴金没有明确说这“可怕的梦魇”是封建礼教——这四个字原是批评家们为作品戴的高帽。杰出的艺术家,只是想用激情和技巧将其对生命最本质的体验推向极致。脑子里并没有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些概念。巴金只是告诉了我们大家庭生活中的很多无奈的小事。集腋成裘,所有这些无奈的琐碎最终成了要了大哥性命的“可怕的梦魇”。面对生活的无奈,巴金却说:“然而我是不会死的。我要活下去。我要写,我要用我的这管笔写尽我所要写的……它会使我时时刻刻都记着你(大哥),而且它会使你(大哥)复活起来,复活起来看我怎样踏过那一切骸骨前进!”——这是怎样激情澎湃的生命的博斗呀!让巴金的话在新年里鼓舞着我们享受生命的爱和欢乐;征服生命里的恨和痛苦!
1936年,巴金为《家》的五版题记:“我禁不住要爱觉慧。他不是一个英雄,他很幼稚。然而看见他,我就想起丹东的话:大胆,大胆,永远大胆!” 《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正是这位大胆的觉慧。我钦佩他的勇敢,喜欢他的直率和天真,好象也理解他的爱情和他喜欢的鸣凤,更重要的是,他让人觉得解气,不窝囊,感到生命有希望!
1937年,巴金为《家》的十版写了篇很长的序 。看了这篇序,再回过头去看小说,我好象更能明白巴金的爱和恨、悲哀和渴望、控诉和同情,当然还有对曾经生活了十九年的家的无限眷念。不信请看下面这段文字:“现在我们那所老宅已经落入了别人的手里。我离开成都十多年就没有回过家。我不知道那里还留着什么样的景象,听说它已经成了十家院。”这段文字中若隐若现的遗憾体现了巴金对老家的怀念。一个人对家同时有着厌烦和眷念的矛盾感情,对此我似乎有着朦胧的体会。忘记“封建礼教”这些深奥的词汇吧!《家》对于今天的我们的现实的意义恰是家中所蕴含的人类最本质和朴素的情感!在疲惫时,家是休憩的港湾;在飞翔时,家是无形的掣肘和牵挂。 在这篇长序的结尾处,巴金写道:“……但是我现在才知道一件事情:青春毕竟是美丽的东西……”1937年的巴金,年仅三十三岁,青春还没有远去,他已有了青春将逝的恐惧。十六岁花季的我,青春之树才刚刚发芽,我该怎样度过我的青春?肯定不能象觉新那样让别人作主。觉新有过青春吗?如果说有过,那也是惨痛的青春,且青春之花还没有绽放就已凋谢!我的青春我作主!或象觉民?还是觉慧?或找一个梅、瑞珏、琴、鸣凤样的知己?当然少不了要有一帮最好的兄弟!我的青春必定绚烂之至!当然。辉煌的不只是我的青春,还有我的人生!
1953年巴金再次为家写后序,结尾处仍不忘写道:“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年近半百的巴金真真确确地感受到了青春逝去的无奈,还有那不灭的生命的火焰!
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古稀之年的巴金再次写序时,第一次在序中有了封建社会这样的字眼。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承认我反封建反得不彻底,我没有抓住要害的问题,我没有揭露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我对自己批判的人物给了过多的同情,有时我因为个人的剧情改变了生活的真实……” 我看了觉得莫名其妙,妈说那是巴金在文革中受到了迫害,所以字里行间尽是些文革中写检查的痕迹。妈的解释让我更是茫然,心里只是默念着那句: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