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郁盈香芷 于 2014-9-8 23:18 编辑
曾经在和一位长者聊天时,听她说起这样一个故事:一对有学识的老年夫妇,他们仅有的两个儿子全部都在国外工作和生活。就是这样一个让众多人艳羡不已的家庭,却在父亲突发疾病时,儿子因办理签证耽误了与父亲见最后一面的机会。这成了生者与逝者心中最深的遗憾。
每每听到、读到或看到这样的故事,我们都不禁要感慨一番、唏嘘一阵。因为类似这个故事的情形实在太多。我们常常因为学业、工作等等缘由而与父母家人暂时或长久的分离。只能在异国他乡遥望故里、思念亲人。我们不能时常相伴家人左右,当他们遇到烦恼忧愁或身体疾病时,自然无法得到我们的慰藉与照顾。山水相隔的问候远不及邻里间实实在在的帮助来的贴心。我们抱憾愧疚,思乡之情由此泛滥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对我来说,思乡的情结是从在外地上学过的第一个中秋开始的。那时中秋还不是法定假日,又是刚入学军训后不久,学校就没有安排中秋假期。于是对于初到陌生环境还没有完全适应的我们而言,一边品尝学校分发的月饼、一边观赏当空而升的明月——这样极尽雅致的事情却成了我们思念父母的源头,这样的念想一旦打开便如洪水般崩溃决堤。现在细细想来,那种情结更多的是因为刚刚脱离了父母的呵护,要独自面对学习、生活而产生的忧虑情绪,远比不上父母对于我们的挂念。
后来经过一年多独自学习生活的磨练,逐渐体会到父母对我们的爱护,懂得他们在工作家庭担当的不易。于是借着生日之际,给父母分别写了封很长的家信,感恩父母在生活中给予我的点点滴滴。家信发出,我心坦然。殊不知,因为这封信,没过几日父亲来到学校探望我。在看到我的第一眼,父亲便紧紧地搂着我,并狠狠地亲了我的脸颊。这是自我长大后父亲第一次这样强烈地用肢体语言表达他的爱意,这一幕我终生难忘。
毕业后又恢复了在父母庇护下的生活,离愁别绪也渐渐地少了。直到我们也为人父母才真正领悟到做为父母的心情。外婆生病到去世的那段时间,我的女儿还没有上幼儿园。而母亲是独女,我也是,于是那段日子全靠父亲日夜照顾外婆和安慰外公、母亲帮我们带女儿而撑了过来。因为工作,我们也只有在休息时才能搭把手。但好在我们还在身边。
有位同学在外地就业成家,她的父亲在和我们谈到她的境况时,最后总不忘说一句“还是你好,在父母身边”。当时除了羡慕之外并不能完全理解他话中的含义。现在,我却很庆幸,我们就在这里。
“落霞映红秋斜阳,孤雁诉离殇。银月轻洒镂花窗,梦里是故乡。”又是一轮圆月起,你是在梦里还是在父母身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