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32|回复: 3
收起左侧

[琴箫雅乐] 阮咸雕像落成庆典仪式在阮家村举行文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2-3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光 于 2014-12-3 10:29 编辑


阮咸雕像落成庆典仪式在阮家村举行
2014-10-20 09:29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14-10-20 09:29:11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作者:责任编辑:赵艳艳

王云鹏、林吉良、李琳媛等各位艺术家为阮咸雕像揭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记者:许顺喜)开封报道,金秋十月,菊花飘香,古城开封喜事连连,备受世人瞩目的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和中国开封第32届菊花文化节同期举办。由中国阮乐艺术家志愿者捐赠的阮咸雕像落成庆典仪式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于10月18日上午10时许在尉氏县庄头乡阮家村隆重举行。
王云鹏、林吉良、李俊国、温宜香等领导嘉宾主席台就坐
  出席阮咸雕像落成庆典仪式的领导嘉宾由:中国阮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华志愿者艺术家委员会艺术家、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人物、著名书法家王云鹏;中国阮乐艺术家协会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著名阮乐演奏家、教育家林吉良;中国阮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赤峰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著名弹拨乐演奏家、教育家李琳媛;安阳市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文字博物馆副书记、安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李俊国;中华志愿者杂志副主编、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主编、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国宝书画研究院常务副秘书长许顺喜;河南开封市尉氏县政协副主席温宜香;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石小生;河南开封市尉氏县庄头乡党委书记张慧霞;郑州传媒文化开发研究中心总经理、安阳阮艺术家协会会长李明航;深圳四龙置业公司、深圳四龙文化传播中心总经理胡艺;深圳鸿之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君;河南阮姓文化研究会会长、阮家村党支部书记阮现成;《中华阮氏》编纂委员会主任阮荣斌;河南文阮姓化研究会首席顾问韩丙寅等百余人出席活动现场。
开封市尉氏县政协副主席温宜香宣布开幕
  庆典仪式首先由尉氏县政协副主席温宜香女士宣布开幕,中国阮乐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王云鹏先生发表讲话,河南省阮姓文化研究会会长、阮家村党支部书记阮现成致辞,中国阮乐艺术家协会会长林吉良教授讲述阮咸雕像落成的意义。
中国阮乐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著名书法家王云鹏发表讲话
中华阮乐艺术家协会会长林吉良教授讲述阮咸雕像落成的意义
  中国阮乐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著名书法家王云鹏说:“阮是一种汉族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始于宋代,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东晋(317~420)“竹林七贤”中的阮咸是杰出的音乐家,最喜弹奏这种乐器,他当时弹奏的已是趋于定型的阮了。由于阮咸善弹和当时社会对竹林七贤的崇尚,这种乐器一时风行全国各地,成为独奏、合奏或为相和歌伴奏的主要乐器。后来因为社会动乱,阮曾一度失传。过去,阮一直不太被人们重视,后经中国阮乐艺术家协会会长林吉良教授和重多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把阮的演奏提到了一个高度,特别是谱写了许多新的阮乐曲目,才使得阮乐大放光彩。阮乐发出的柔婉、动听的旋律和音色很快在民族乐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纪念阮咸这位伟大的古代音乐家,林吉良教授多次自费赴尉氏县庄头乡阮家村考察,提出了为阮咸树碑立传的构想。后经我本人和李琳媛女士共同策划,动员了很多阮乐艺术家、慈善企业家捐款,今日终于在阮咸家乡竖立起一座高达三米五高的阮咸雕像,阮咸雕像落成之时,恰逢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和中国开封第32届菊花文化节同期举办。这是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大事和喜事,同时也标志着阮乐文化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中国阮乐艺术家协会林吉良先生、李琳媛女士向阮家村小学赠送阮乐乐器
  随后,中国阮乐艺术家协会林吉良先生、李琳媛女士向阮家村小学赠送阮乐乐器中“阮”20把、教材20套,阮家村党支部书记阮现成、村委会主任阮小根向中华阮乐艺术家赠送《中华阮氏》书籍11套。
阮咸雕像揭幕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间隙,就中国阮乐艺术家志愿者捐赠阮咸雕像一事,中国阮乐艺术家协会会长林吉良教授接受了中华志愿者杂志和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的采访。谈及此事,林吉良教授说:“阮咸雕像落成离不开阮乐艺术家、慈善企业家的慷慨解囊和帮助。像沈阳音乐学院教授周长花、大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孙伟、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刘波、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徐阳、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沈非、中国阮艺术家协会重庆分会会长陈蓓、中国阮艺术家协会深圳分会会长苑林、中国阮艺术家青岛分会会长李欣泽等艺术家都是以志愿者的名义资助本次活动。在此,通过媒体向它们表示感谢。”
中国阮乐艺术家志愿者一行在捐赠阮咸雕像前合影留念
  记者从组委会获悉,深圳四龙置业公司董事长胡朝杰、深圳四龙文化传播中心总经理胡艺、深圳鸿之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君、河南安阳慈善企业家黄光华、开封市人大常委、开封市工商联副会长、万宝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郑茜、河南裕港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天星、阮艺术家刘晶、王玓、白玉、李岳、付玥、万苏等众多爱心人士以不同形式对阮咸雕像落成作出了贡献。
中国阮乐艺术家志愿者与阮家村小学师生在阮咸雕像前合影
  活动期间,应开封市人大常委、开封市工商联副会长郑茜邀请,中国阮乐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著名书法家王云鹏等艺术家走进万宝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与河南省开封市原副市长张家顺进行文化交流。王云鹏先生现场的挥毫泼墨为文化交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谈及中国阮乐艺术家志愿者捐赠阮咸雕像及阮乐艺术时,开封市原副市长张家顺说:“阮咸是我们开封人民的骄傲,是古代杰出的音乐家。你们中国阮乐艺术家不远千里以志愿者的身份捐资、捐物来为阮咸竖立丰碑我深受感动,我代表开封人民感谢你们为此所作出的努力,阮咸虽生于开封,但他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你们今天的举动会感召开封人民甚至全国热爱阮乐的人们参与到其中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爱心人士、志愿者弘扬阮艺术的发展。”
在文化交流现场,著名书法家王云鹏挥毫泼墨写下《中国梦》
  阮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弹拨乐器,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西晋的“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此种乐器,因此后人称之为“阮咸琵琶”。以人名命名一种乐器,在中国音乐史上,仅有“阮咸”一个。由于阮音色圆润,浑厚,音域宽广,因此古代就已成为独奏,合奏的主要乐器。新中国成立后,民族音乐事业蓬勃发展。一批音乐工作者,经几十年的研究实践,将纯律改为十二平均律,扩大了阮的音域,丰富了阮的演奏技艺,并把阮改制成小阮,中阮,大阮及倍低音阮系列,逐步发展成为今天人们熟知的阮。阮不仅承载了几千年优秀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统,而且其醇厚的音响特点更能表达当代人的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张家顺、郑茜、李琳媛、黄光华在王云鹏书写的《随遇而安》作品前合影

  近年来随着阮乐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在乐队中担任伴奏,也可以独自在舞台上独奏,这也得益于阮乐作品的发展,使阮站上了独奏的舞台。随着阮的不断发展,阮族这一新的组合形式逐渐被人们所熟知,阮族由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组成,这是阮的一个系列,有时也加入竹笛,打击乐,古筝等乐器丰富乐曲的演奏。由于阮的音色非常统一,所以这一组合形式也成为各大音乐学院与专业团体的主要演出形式!中阮在戏曲伴奏和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如今,认识阮的人非常少,走在街上经常有人误认为琵琶,吉他,更有甚者称其为大提琴,我们在民族乐队中会经常看到它的存在,却很少关注到它,所以不知道所看到的就是中阮,所以对阮,阮系列的普及非常重要。这次中国阮乐艺术家志愿者捐赠的阮咸雕像落成对宣传阮乐、认识阮乐、普及阮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记者:许顺喜)责编:刘瀚锴
[责任编辑:赵艳艳]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12-5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好,多年不见无恙乎?欢迎常回来到论坛看看。
    真没听说过这个乐器,看来孤陋寡闻了。冬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雾之小草花 发表于 2014-12-4 17:13
    先生好,多年不见无恙乎?欢迎常回来到论坛看看。
    真没听说过这个乐器,看来孤陋寡闻了。冬安。

    阮咸  百度百科

    1乐器介绍编辑
    阮,阮咸的简称,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琶不同。西晋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琵琶,唐代开元年间从阮咸墓中出土铜制琵琶一件,命名为“阮咸”,简称“阮”。结构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唐时琵琶是军中传令之器,故有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说法。
    近代中国的发展的中乐团中,阮咸类乐器有中阮大阮。作为弹拨乐器中的中音声部。
    1949年以后,阮咸类乐器经过改良,发展成阮族乐器,包括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其中高音阮在香港中乐团被用于替代柳琴作为高音弹拨乐器,中阮和大阮为各民乐团常用中低音弹拨乐器。
    音箱圆形,十二个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拨片弹,可用于独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2乐器历史编辑起源汉时,有众多的马上乐器传入我国,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年),张骞出使乌孙国(今乌孜别克民族),乌孙王猎骄靡与汉通婚,乌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命懂得音乐的工匠参考琴、卧箜篌等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圆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这种乐器便是阮,当时称“秦琵琶”。
    北魏壁画中的阮
    起源说法不一,据汉代至魏晋时期的文史资料所载,阮是汉民族自己创造的一种圆体、直项、四弦、12柱(品)的乐器。起源大约在公元前217至公元前105年,汉时称秦琵琶秦汉子西晋阮咸善弹此种琵琶,此琴因此得名阮咸唐代,约在350年前后由西域传入中国的曲项琵琶盛行,在乐部居于首位。逐渐将曲颈琵琶直称琵琶,而直柄圆形的琶琶,则称阮咸。直到清代,阮虽仍保持着古制,但音域只有1个多八度,在民间流行的旧式阮,则退化为两条或三条弦。[2]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竹林七贤”中的阮咸是杰出的音乐家,最喜弹奏这种乐器,他当时弹奏的已是趋于定型的阮了。由于阮咸善弹和当时社会对竹林七贤的崇尚,这种乐器一时风行全国各地,成为独奏、合奏或为相和歌伴奏的主要乐器。后来因为社会动乱,阮曾一度失传。
    图为甘肃麦积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画上。
    唐代据《新唐书·元行冲》载,唐武则天时(684~701),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得铜器, 南音中的阮
    身正圆似琵琶,与《竹林七贤图》中阮咸所弹乐器相似。元行冲认为:“此阮咸所作器也,命易之林,弦之,其声高雅,乐家遂谓之阮咸。”
    唐代的阮,有四弦、13柱,发展得已比较完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形象地描绘阮的音色纯厚圆润。如珠落玉盘那样悦耳动听。在唐代的《清商乐》和《西凉乐》中,阮咸也是主要的乐器之一。
    阮咸在盛唐时期流传东瀛。至今,在日本古都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中,还珍藏着一张唐代传去的螺钿紫檀阮咸。这张阮咸长100.7厘米,四弦、14,在圆形共鸣箱的面板上,开有两个圆形音孔并镶有音窗,腹部是一副四人奏乐图。琴颈和琴轸上,都有螺钿镶嵌,在琴箱的背板上,更嵌出美丽的花枝图案,并有两支飞翔的鸟雀。其工艺之精细,造型之秀美,为后世所罕见。
    阮咸简称为阮,始于宋代。10世纪末,宋大家把阮咸由四弦增至五弦,但不称其为五弦阮咸,而称“五弦阮”,阮之名自此始。
    元代,阮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
    从中国音乐研究所收藏的一张清代阮看来,直到清代,阮仍保持着古制,音域只有一个多八度。在民间流行的旧式阮,则退化为两条或三条弦,即使是四条弦,也是每两条同发一音,音域很窄,音阶也不完备。
    现代建国后,阮的改革和演奏艺术发展很快。20世纪50年代对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阮具有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4个声部,而自成一族。改革后的阮都为四弦,采用金属弦,调音方便,音域扩展到三个 旧式阮
    八度以上,音量增大。半音俱全,可任意转调。在演奏技巧上,除传统指法外,还吸收了其他中、外弹拨乐器的技法,大大丰富了阮的表现力。
    1977年制成的双层共鸣箱中阮,是在加大的琴箱内增设一张较薄的共振板,把腔体隔成前后两部分。这种际音色圆润浑厚,音量明显增大。
    1979年制成的电扩音中阮,既保持了阮的传统音色,又丰富了发音的韵味。
    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无品大阮,在琴箱中的高音区支有一根音柱,由于降低了山口和缚弦的高度,琴弦距指板较近,便于演奏。它保持了大阮原有的音量,音色较为柔和,演奏上可借鉴三弦、琵琶和筝的抹、滑、揉、打、等技法,适于演奏流畅如歌的旋律,表现力极为丰富,具有动人的艺术效果。
    研制的新大阮,增大了共鸣箱和面、背板的拱度,加长了琴杆,面、背板的厚度由中央向四周逐渐减薄,面板里面粘贴“V”形音梁和周边挖“U”形槽,音孔改为对称的鸟形,造型美观,发音坚实、宏亮,音色纯厚圆润,显著增强了表现力,可供独奏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阮咸  百度百科

    1乐器介绍编辑
    阮,阮咸的简称,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琶不同。西晋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琵琶,唐代开元年间从阮咸墓中出土铜制琵琶一件,命名为“阮咸”,简称“阮”。结构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唐时琵琶是军中传令之器,故有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说法。
    近代中国的发展的中乐团中,阮咸类乐器有中阮大阮。作为弹拨乐器中的中音声部。
    1949年以后,阮咸类乐器经过改良,发展成阮族乐器,包括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其中高音阮在香港中乐团被用于替代柳琴作为高音弹拨乐器,中阮和大阮为各民乐团常用中低音弹拨乐器。
    音箱圆形,十二个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拨片弹,可用于独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2乐器历史编辑起源汉时,有众多的马上乐器传入我国,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年),张骞出使乌孙国(今乌孜别克民族),乌孙王猎骄靡与汉通婚,乌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命懂得音乐的工匠参考琴、卧箜篌等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圆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这种乐器便是阮,当时称“秦琵琶”。
    北魏壁画中的阮
    起源说法不一,据汉代至魏晋时期的文史资料所载,阮是汉民族自己创造的一种圆体、直项、四弦、12柱(品)的乐器。起源大约在公元前217至公元前105年,汉时称秦琵琶秦汉子西晋阮咸善弹此种琵琶,此琴因此得名阮咸唐代,约在350年前后由西域传入中国的曲项琵琶盛行,在乐部居于首位。逐渐将曲颈琵琶直称琵琶,而直柄圆形的琶琶,则称阮咸。直到清代,阮虽仍保持着古制,但音域只有1个多八度,在民间流行的旧式阮,则退化为两条或三条弦。[2]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竹林七贤”中的阮咸是杰出的音乐家,最喜弹奏这种乐器,他当时弹奏的已是趋于定型的阮了。由于阮咸善弹和当时社会对竹林七贤的崇尚,这种乐器一时风行全国各地,成为独奏、合奏或为相和歌伴奏的主要乐器。后来因为社会动乱,阮曾一度失传。
    图为甘肃麦积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画上。
    唐代据《新唐书·元行冲》载,唐武则天时(684~701),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得铜器, 南音中的阮
    身正圆似琵琶,与《竹林七贤图》中阮咸所弹乐器相似。元行冲认为:“此阮咸所作器也,命易之林,弦之,其声高雅,乐家遂谓之阮咸。”
    唐代的阮,有四弦、13柱,发展得已比较完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形象地描绘阮的音色纯厚圆润。如珠落玉盘那样悦耳动听。在唐代的《清商乐》和《西凉乐》中,阮咸也是主要的乐器之一。
    阮咸在盛唐时期流传东瀛。至今,在日本古都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中,还珍藏着一张唐代传去的螺钿紫檀阮咸。这张阮咸长100.7厘米,四弦、14,在圆形共鸣箱的面板上,开有两个圆形音孔并镶有音窗,腹部是一副四人奏乐图。琴颈和琴轸上,都有螺钿镶嵌,在琴箱的背板上,更嵌出美丽的花枝图案,并有两支飞翔的鸟雀。其工艺之精细,造型之秀美,为后世所罕见。
    阮咸简称为阮,始于宋代。10世纪末,宋大家把阮咸由四弦增至五弦,但不称其为五弦阮咸,而称“五弦阮”,阮之名自此始。
    元代,阮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
    从中国音乐研究所收藏的一张清代阮看来,直到清代,阮仍保持着古制,音域只有一个多八度。在民间流行的旧式阮,则退化为两条或三条弦,即使是四条弦,也是每两条同发一音,音域很窄,音阶也不完备。
    现代建国后,阮的改革和演奏艺术发展很快。20世纪50年代对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阮具有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4个声部,而自成一族。改革后的阮都为四弦,采用金属弦,调音方便,音域扩展到三个 旧式阮
    八度以上,音量增大。半音俱全,可任意转调。在演奏技巧上,除传统指法外,还吸收了其他中、外弹拨乐器的技法,大大丰富了阮的表现力。
    1977年制成的双层共鸣箱中阮,是在加大的琴箱内增设一张较薄的共振板,把腔体隔成前后两部分。这种际音色圆润浑厚,音量明显增大。
    1979年制成的电扩音中阮,既保持了阮的传统音色,又丰富了发音的韵味。
    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无品大阮,在琴箱中的高音区支有一根音柱,由于降低了山口和缚弦的高度,琴弦距指板较近,便于演奏。它保持了大阮原有的音量,音色较为柔和,演奏上可借鉴三弦、琵琶和筝的抹、滑、揉、打、等技法,适于演奏流畅如歌的旋律,表现力极为丰富,具有动人的艺术效果。
    研制的新大阮,增大了共鸣箱和面、背板的拱度,加长了琴杆,面、背板的厚度由中央向四周逐渐减薄,面板里面粘贴“V”形音梁和周边挖“U”形槽,音孔改为对称的鸟形,造型美观,发音坚实、宏亮,音色纯厚圆润,显著增强了表现力,可供独奏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2 11:18 , Processed in 0.0751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