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02|回复: 1
收起左侧

[转帖] 黄沙与黄河之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5-4-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网上查到如下文字: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风情的诗。

        这首诗向人们展现的是一幅雄浑开阔的境界,一腔苍凉慷慨的怨情。诗人虽极力渲染边疆戍卒长期不能回归家乡的乡怨,但丝毫没有半点颓废消沉情调,充分表现了盛唐诗人那种广阔的胸怀。

        表面上看,诗中展现的画卷异常的动人:辽阔的高原上,波涛澎湃,奔腾跳跃的黄河就像一条闪光的白龙,在云端腾飞蜿蜒。在雄伟山河的环抱下,一座边塞孤城傲然屹立。画卷以黄河、绵延的丛山为背景,衬托出孤城的荒凉悲壮。

        然而,细细揣摩,诗中的描写有一处难以解释的疏漏。

        玉门关远在嘉峪关外,属甘肃边境。而黄河处于陕西、河南之间,二者相距甚远。就是黄河水系中离玉门关最近的大通河(大通河怎么会有黄河的气势呢?)距离玉门关也在六百里以上,且群峰阻隔,山脉绵绵,站在玉门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望得见气势雄伟的黄河。

        站在无法眺望黄河的玉门关,又怎么会产生黄河远上白云间的联想呢?

        很显然,把玉门关孤城、黄河放在同一幅画面进行描绘,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地形地貌相去甚远,显得非常勉强,极不协调。

        我国著名的物候学家竺可桢,对此早就提出过自己的疑问,但一直以来,没有人对此给予合理的解释。为了弄清楚真相,竺可桢在他自己的科学实践过程中,对这首诗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应该是“黄沙远上白云间”的笔误。理由有三:

        其一,盛唐时期,印刷术只是刚刚萌芽,诗集、文集的流传,主要靠人工抄写。在汉字的草书中,“河”字与“沙”字非常相近,极易混淆。出现这样的笔误是很平常的事情。

        其二,王之涣中年时,曾经漫游西北,亲自到过边塞,到过玉门关。以他的见识和才华,绝对不会出现把两个完全没有联系的地方硬拉在一起,放在同一个画面上去描绘的缪误。

        其三,据《全唐诗话·卷一》记载,王之涣的《出塞诗》为:“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不是“黄河”而是“黄沙”。

        清朝康熙年间编撰的《全唐诗》卷18——24 【横吹曲辞·出塞】也记载了这首诗: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由此可见,“黄河远上白云间”实在是“黄沙直上白云间”的笔误。

        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广袤无垠的边疆荒漠,黄沙弥漫,直上云天,一座孤城昂然耸立。这既显出了玉门关地势的险要,又突出了戍边将士处境的孤危,从而更显出他们的功勋卓绝。一支忧伤的羌笛远远地响起,随风飘过来“折杨柳”的曲调,士兵们都在这笛声中,思念自己的故乡,思念故乡的亲人。他们哪里知道,在这荒原边塞,故乡的春风、皇帝的恩典是很难到达的啊。

        全诗画面广阔,情景交融,给人以忧怨和苍凉感,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显得自然、流畅,且合情合理。

        如果就豪壮的气势而言,“黄河奔腾”的气势远不能和云卷沙飞的“黄沙”气势可比。王之涣会选择气势较弱的“黄河”来表现豪壮的边塞风貌么?!

        令人不解的是,《全唐诗》里除了“黄沙直上白云间”外,还选了“黄河远上白云间”,把它作为另外一首诗,记载在《全唐诗》卷253——3 《凉州词二首》里。多数人推测,这极有可能是“黄河”与“黄沙”的争论,在清代以前就已经存在了,编撰者虽然找到了笔误的证据,可面对流传甚广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错误,始终还抱有一丝希翼,希望后人能找到更确切无疑的证据来。

        古人治学,可谓精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治学,可谓精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2 04:59 , Processed in 0.0701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