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7|回复: 23
收起左侧

归字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0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卷起烟尘暮色中
千山黛
落木过江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0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为什么只有上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0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下面引用由随处一片雪2006/10/20 08:30pm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只有上阙??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1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一气呵成,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1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下面引用由玻璃假面2006/10/20 08:27pm 发表的内容:

卷起烟尘暮色中
千山黛
落木过江东
不错
“风”的气势果然厉害
落木都过江了~应该是台风吧~呵呵
如果是一般的风,建议只把“落叶”吹过去就好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1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下面引用由随处一片雪2006/10/20 08:30pm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只有上阙??
这是十六字令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下面引用由随处一片雪2006/10/20 08:30pm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只有上阙??
本调又名《归字谣》。起于唐代。十六字,三平韵。此类小令,字数有限,填写时头绪要单一,语言要精练,在短小的篇幅中方求意思完整。
下面引用由碧海银鲨2006/10/21 01:12am 发表的内容:
“风”的气势果然厉害
落木都过江了~应该是台风吧~呵呵
如果是一般的风,建议只把“落叶”吹过去就好了。
汉典
◎ 木 mù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
(7) 树叶 [leaf]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本小令灵感:
落木云连秋水渡, 乱山烟入夕阳桥。---《九日登东山寄昌叔 》王安石
因现为秋,风为西风--落木过江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下面引用由玻璃假面2006/10/20 08:27pm 发表的内容:

卷起烟尘暮色中
千山黛
落木过江东
真有千里雄风过大江的气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1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下面引用由箫女2006/10/21 08:06am 发表的内容:
真有千里雄风过大江的气势!~~~
问好箫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1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下面引用由玻璃假面2006/10/21 07:54am 发表的内容:
汉典
◎ 木 mù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
“落木”古即为“落叶”
这点不需要怎么论证的了
只是觉得作为今天的作品
我认为还是少点歧义为好
谢谢玻璃假面君的典故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1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简约而不简单
学习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1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小令大气魄,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1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千山”尚“黛”,何以“落木”巳过江东?望假面君点拨一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1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附议楼上,时令过得太快了点了吧~!
风吹扫落叶,秋天不应该黛了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2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下面引用由悟之山房2006/10/21 06:32pm 发表的内容:
“千山”尚“黛”,何以“落木”巳过江东?望假面君点拨一二。
下面引用由暮雨黄昏2006/10/21 06:37pm 发表的内容:
附议楼上,时令过得太快了点了吧~!
风吹扫落叶,秋天不应该黛了哦~!
二位,暮色中的远山是啥颜色?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2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下面引用由碧海银鲨2006/10/21 02:03pm 发表的内容:
“落木”古即为“落叶”
这点不需要怎么论证的了
只是觉得作为今天的作品
我认为还是少点歧义为好
...
对比下语感和气势~~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云连秋水渡, 乱山烟入夕阳桥。---《九日登东山寄昌叔 》王安石
落叶云连秋水渡, 乱山烟入夕阳桥。

卷起烟尘暮色中
千山黛
落叶过江东

卷起烟尘暮色中
千山黛
落木过江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2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黛”即青黑。
暮色中群山仍可辨其轮廓,用“黛”无不可。
至于空间转换也容易理解,作者本就在江东,所以见过江落叶也未算杜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2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落木”古即为“落叶”
这点不需要怎么论证的了
只是觉得作为今天的作品
我认为还是少点歧义为好
现今用[落木]代[落叶]未尚不可,就像用[挑灯]代[开灯]。外行:P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0-22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在印象中的解释,落木通落叶。不过于杜甫的这一句,个人以为落木与落叶划等号还是有些不妥。这也只是个人化的体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3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字谣

    下面引用由玻璃假面2006/10/22 00:49am 发表的内容:
    二位,暮色中的远山是啥颜色?
    嘻,假面君自解果然出色!“黛”,果然是青黑色的染料,它染女同胞的眉毛很是不错,但用它染山总觉不妥。“黛绿”,秋天树叶深绿色,有别于初春之嫩绿也(深绿色的秋天一定未到“落木”江东时呀)。如杜甫《古柏行》有“黛色参天二千丈”句,我肯定不会理解成是二千丈之山色。在下以为“黛”,多形容秋叶而非秋山,所以“千山黛”才易使人产生歧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9 00:17 , Processed in 0.0904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