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25|回复: 0
收起左侧

[非原创] 诗话四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 23:10
  • 签到天数: 5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7-2-5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燕 于 2017-2-5 22:03 编辑

       诗话四则


           巧诈不如拙诚

        《韩非子·说林上》“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睹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候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鹿,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适,至而求鹿。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传。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传,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鹿,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黄庭坚《和荆公六言》云:“啜羹不如放麑,乐羊终愧巴西。”黄以西巴误为巴西。语体诗人艾青曾言其故乡丧事哭亲有能及时而为韵文者,然终不若不文者嚎啕动人也。艾青以此言语体诗有韵不若无韵,理实有偏,而适以证至情之表达巧不如拙。盖情至深处难言矣,甚且无言,凡至深之情必难巧语。以诗言不诚则不足为诗,巧言不若拙言。惟慧者善巧,惟诚者能拙。而诚者自成。诗之拙笔,若刘禹锡《望夫石》是也,诗云:“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是当时(一作年)初望时。”末二句语直而情苦。晏小山《生查子》“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语拙而情真。陈秋舫《送唐竟海归省》“去后思更深,常恐为君弃”,亦拙而诚者。


           递进

        杭州王翼奇先生机智幽默,某日人将其名字误为“王冀奇”,王先生连声道谢,彼惊愕不解,答云:“未将贱名读为王粪奇,已是十分感谢。”因思唐人刘皂《渡桑乾旅次朔方》诗“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程。”皆善用递进法也。类似者尚有宋人李遘《绝句》“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还被暮云遮!”晏几道《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更善用此法成篇,幽怨不尽。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亦通篇用递进。


        特殊性与普遍性

        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各注本皆注为,游子将到家反而忐忑不安,深恐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杜甫《述怀》“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全仿宋之问《渡汉江》,此乃久无家乡音信时之普遍心理,所谓“人人意中所有”,遂广为称引。

        山西马斗全先生《读诗闲札》据《新唐书》宋之问传,谓此乃宋之问被贬岭南,“逃归洛阳”时所作。私自从贬所逃归,罪上加罪,所谓“情更怯”是担心自己被人认出,况且长洛阳者为其政敌。马斗全所言亦不无道理,只是如此解后,将人们普遍性的心理,转为宋之问个人特殊性之心理,范围意义都因之而变窄。“音书断”三字也与后二句呼应不再而无关涉矣,尤其变婉转含蓄为直抒胸臆,气味遂浅,此诗也就不足贵了。其实宋之问回乡之时,心有百感,未必仅是怕被人认出,音书久断,“深恐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是正常心理。

        诗歌最易读者引起共鸣的原因是作者写出了“人人意中所有”的普遍性心理。读者甚至将作者诗中特殊性的词语进行自觉不自觉的修改,增强其普适性。如李白《静夜思》,较早的明代万历刊本《唐人万首绝句》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至乾隆年间《唐诗三百首》则作今所习见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变山月为明月,即此理也。


          坐实

        诗以达情达意为主,所言非必真实,或以无中生有、指虚为实称能事,若释景云《松画》云:“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其松固非必天台山之松,而言之凿凿,乃必谓第三株,是第二、第四皆不可也。如此则其松可称真松树矣。白居易《画竹歌》:“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亦是此法,2004年,北镇徐长鸿兄曾导游青岩寺,次年之秋得长鸿兄寄枫叶一枚媵诗一首。余答云:“手拂云笺认片枫,秋风长记满山红。青青古石弯弯径,犹是牵襟那一丛。”长鸿兄比以景云诗,谓得古人妙处,余初未知景云诗,亦自喜与古人暗合。宋人词亦有用此法者。《古今词话》载佚名《御御行》云:“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告语: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塔儿南畔云云,亦用坐实法而已。舒铁云《瓶水斋集》卷一有《古镜词》三首,其一云:“倚凤盘龙旧梦孤,一言拟问镜当初。水晶帘下梳头影,曾照佳人绝代无?”余以为末句不如径言“曾照佳人绝代来”,坐实之较问句更有味也。起铁云于地下,不知许我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2-22 13:34 , Processed in 0.0680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