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1|回复: 4
收起左侧

[诗风茶座] 雏探拗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7-7-21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不速客 于 2017-7-21 07:05 编辑

                                                                                      雏探拗救
           对于喜欢写古典诗词的人来说,拗救是必修课。我曾经几年如一日地泡百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弄明白拗救的面目。
           在百度,似乎所有关于拗救的文字都拿五言来探讨,并且都以名人的传世之作中的名句为例,来证明其正确性。愚以为,先贤们在写传世之作时,一定是遵从一种已经被大家所认可的拗救规则来写的,绝非是某一位名人写了某名句而产生了拗救规则,对于我来说,想要寻找那遥远的规则,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心愿,直到2011年,我读到燕郢先生转发的题为“对拗救和拗救的全面总结”一文,我用心的拜读这篇文章,并且在这一基础上消化整合,得出了个人的十分幼稚的见解。
           关于五言的拗救,在拙文“沧海一粟话诗词”中已经提到,但对于文中的“对句拗救只存在于五言的仄起仄收句式中”,还需要做些补充说明。
    五言仄起仄收的标准句式是“仄仄平平仄”,一般情况下,在诗联中被作为上联看待,那么,我们不妨探索一下历代诗家对上联的要求。
          唐宋雅居有一位“附庸风雅”版主,我对他的了解是,仅仅只知道他是位才子,娶了位唐宋才女。在一次和网友交流中,他说了句“上联要比下联轻”,这句话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句话唤醒了我童年的记忆。
          童年时,家里年年贴春联,祖母是位文盲,却年年吩咐上下联别贴反了,追问理由,答复是上联轻,下联重,贴反了会站不稳。更逗的是,她年年告诉我,在我睡觉时,她们是用大称(家里有两张称,小称是称十几斤的日用称,大称是称几百斤牲口用的)称联的,还答应我下次称春联时一定叫醒我,看她们称联。
          在现实生活中,我和附庸风雅先生没有一丝交集,按年龄来看,我们不在同一层面,从居住地来看,也许有千里之隔,更无相见面谈的时空,但我们都接到了“上联轻,下联重”的信息,我想,这信息必定来源于同一个源头,而且在我们民族中,收到这一信息的还会大有人在,只是大家无缘相遇交流而已。我相信,“上联轻,下联重”曾经是被大家都认可的一种普及知识,要不,出生在一个偏僻,闭塞小山村的我,是不可能接收到这一信息的。
          上联轻自然要有其轻的表现方式,其中就有放宽格律。根据燕郢先生的文章,已被公认的对句拗救有“仄仄平仄仄”和“仄仄仄仄仄”两种句式。其对句都是“平平平仄平”,而且这两句都是作为上联时,才会被允许使用对句拗救的,因此,我认为,对句拗救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仄起仄收的五言句式,二是处在五言诗某诗联中的上联位置。
           当我们读到燕郢先生列出的不拘句(病句)时,会发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首先是“什么是孤平?”,其中的“仄平仄仄平”属孤平句,这好理解,是两个平声字被仄声字隔开了,就如全世界有许多人,当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李白是孤单的。于是我得出一个推论,孤平不是指诗句中启用了多少平声字,是有没有两个平声字相连。
           其次是“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四句,这四句都没有孤平,没有三平尾,没有三仄尾,凭什么被列为病句?
          “平平仄平平”句是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中,第四个字的位置出现拗字,“仄平仄平平”是基本句式“仄仄仄平平”中,第二个字的位置出现拗字,“平平平平仄” 是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中,第四个字的位置出现拗字,“仄平平平仄” 是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中,第二个字的位置出现拗字,这样,我们可以在总结后,推出一个基本认识,五言的第二,四位置是不可以单独出现拗字,一旦出现就成为不拘句,进不了近体诗。
           五言的第一,三位置,在一定的条件下允许出现拗字,那就是四个基本句式的变体。现在,我们不妨去探索一下第一,三位置允许出现拗字的条件是什么。
           文中列出四个基本句式的变体有“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四句,这四句分别是从“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等四句基本句式里,由第一或第三个位置出现拗字而来的。众所周知,近体诗的基本原则是三忌一要,若拿变化后的句式放在基本原则中衡量一下,两者并无抵触。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当第一,三位置出现拗字时,与基本原则相谐的,是允许存在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半拗不救”。半拗不救有两个条件:五言的第一,三位置,与基本原则相谐。
            我们再来读读可以单独使用的两个句式“仄平平仄平”和“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是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中,第一,三的位置都出现了拗字,倘若基本句式的第三个字拗了,没事,属半拗不救,而第一个字拗了,句式变成“仄平仄仄平”,这是一句典型的孤平句,只有把第三个字变成平声字才能救孤平,才能与基本原则相谐,“仄平平仄平”句式才被允许单独使用,并且有一个专用词汇“一拗三救”。
          “平平仄平仄”是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中,第三,四位置都出现了拗字,从前面我们已经知道,第四个位置是不允许出现拗字的,可是,当第三个位置出现拗字时,句式就会出现三仄尾,只有把第四个字变成平声字才能够破三仄尾,与基本原则相谐,于是,“平平仄平仄”出现了,被允许单独使用,专用词汇是“三拗四救”。
            一拗三救和三拗四救都属于本句自救,从这两句的分析,可以推导出本句自救的规则是:当五言近体诗句式的第一,三位置出现拗字,就拿三忌一要衡量一下,若出现抵触,就在本句相应位置进行调整,使其与基本原则相谐。
             唐诗宋词网站是一个才子们菌集的平台,才子们相逢,在谈诗论文,咬文嚼字之间,自然会涉及拗救,于是我得到了七言近体诗句式除一拗三救外,还有三拗五救,五拗六救等等知识,加上燕郢先生转来,以“穷举法”列出的句式结构,加上泡百度得到的,在我面前,就好像有一盆热乎乎的豆浆,只要点上卤水,就会变成一块豆腐,这时,童年时期我祖母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起了关键作用。
            祖母是一个文盲,她最崇拜的是私塾先生,她最引以为傲的是,她有会写马蹄诗的兄弟和长子。她经常羡慕我,一个女孩子能够有上学的机会,尽管那时候我还远远没有到达可以上学的年龄,并且时时刻刻地嘱咐我,长大了要好好读书,也写马蹄诗,此时,必定会还会加上“对子好才会诗好,二四六要跟一三五走”一句。在称春联论轻重时,也不忘说“二四六要跟一三五走”,至于“二四六跟一三五走”的内涵是什么,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一直不明白,直到我站在这盘豆浆面前,我才恍然大悟。
             喜欢古典诗词的人似乎都知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有人认为这是写古典诗词的捷径。现在,愚以为这么理解是不对的,我认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和“二四六要跟一三五走”是同一内容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都是指向近体诗的拗救。解读是:近体诗句式中的第一三五位置允许出现拗字,一旦出现拗字,那二四六位置的平仄就明朗了。在“二四六分明”中,就包涵了“三拗四救”和“五拗六救”两种方法,也就是“二四六要跟一三五走”的具体表现。
             噜里噜嗦地说了这些,难免令人厌烦,但我还得用这推论去检验在七言近体诗句式中是否实用,只有证明他对七言近体诗也管用,才能说这一推论是准确的。
           七言近体诗也有四个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假如第一个位置出现拗字,都不会产生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能够与基本原则相谐,属半拗不救。
           假如第三个字拗了,“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孤平了,得采用“三拗五救”,将句式变为“仄仄仄平平仄平”才能与基本原则相谐。“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变成了“仄仄仄平平仄仄”句式,只有两个相连的平声字,虽没孤平,也不够三个平声字的要求,不过,仄脚句多用于诗联中的上联,格律松宽些,马马虎虎也算可以。其余两句无大碍。
            假如第五个字拗了,“仄仄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就成了三仄尾和三平尾句了,只有采用“五拗六救”,将句式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和“平平仄仄平仄平”才能与基本原则相谐。其余两句无大碍。
           既然是一三五不论,我们还得看看在一,三位置上同时出现拗字会怎么样:“仄仄平平仄仄平”会变成“平仄仄平仄仄平”,句式里虽然有三个平声字,但各自被仄声字隔开,成为标准的孤平句,不过,可以采用“三拗五救”,将句式变成“平仄仄平平仄平”与基本原则相谐。而其余三句句式,是不会和基本原则有所抵触的。
          最后,我们还得看看在一三五叁个位置同时出现拗字会怎么样?
          “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式变成了“仄平平仄仄平仄”结构,该结构没有孤平,没有三平尾,没有三仄尾,应该归属于“半拗不救”。
         “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变成了“平仄仄平平仄平”结构,也没有孤平,三平尾,三仄尾,同样一个隶属于“半拗不救”。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变成了“平仄仄平仄仄仄”结构,既孤平又三仄尾,采用“五拗六救”,还是孤平句,因此,这一句式绝对不允许一三五位置同时出现拗字。
          “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式变成了“仄平平仄平平平”结构,属三平尾句,可以采用“五拗六救”,将句式调整为“仄平平仄平仄平”来与基本原则相谐。
           从以上的句子分析来看,把“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作为拗救的口诀来使,是十分管用的。
           拗救只用于近体诗中,古体诗无平仄要求,也就与“拗救”无缘了。
          谢谢燕郢先生,谢谢在唐宋网站辛勤播种的才子们,谢谢把知识发往百度,愿意与大家共享的贤达们,没有您们,就没有这篇文字的产生。
          谢谢大家!
      
            附录燕郢先生的原玉:
                    2011-8-4 14:30 燕郢 | 九级
              拗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即便是王力先生的著述也未能详尽。现在有关拗救的论述中,有一篇我最推崇的网上文章,题为《对“拗句”与“拗救”的全面总结》,由于篇幅所限,文中没有举例,但因为采用的是“穷举法”,所以内容非常清晰、详尽,我相信对你必有帮助。
                                                                        对“拗句”与“拗救”的全面总结
              “拗句”和“拗救”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某种意义上也是近体诗(格律诗)的重要基石。然而长期以来,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被真正搞明白,从而在理论上造成了一系列的混乱(如对“拗体诗”的定义)。本文旨在全面地梳理“拗句”和“拗救”的种类以弄清其本质,也为大家的诗词写作提供便利。  
              常见的对于“拗句”的定义是:平仄不依常规的句子。但是这一定义非常模糊,它没有把拗句和病句区分开(因为除了4个基本句式,其它的都可以称为“不依常规”),因而无法正确地解释其内涵。我经过反复思索,深感只有从概念的外延出发,通过对全部的具体的句型进行分析归类,才可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同时我觉得“拗句”绝对有别于“病句”,必须抓住“拗句”和“拗救”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得出了一个我认为比较科学的定义——拗句是指已经完成当句救或有必要(但不一定必须)完成对句救的句式。  
            我的方法是穷举法,即列出全部可能的平仄组合(即使是最不可能的五连平)。必须说明,为了方便起见,所罗列句型限于五言(因为七言句型可以通过五言句首增两字推出来)。  
           用数学方法可以算出,五言句的全部平仄组合是32种。我将之分为3个大类,5个小类,这已经涵盖了所有的种类。  
      第一大类:律句(无须被拗救的句式,8种),又分为:  
             I.  4个基本句式:  
                        A1,   仄仄平平仄  
                        A2,  平平仄仄平  
                        A3,  平平平仄仄  
                        A4,   仄仄仄平平  
             II.  4个基本句式的变体:  
                        B1,   平仄平平仄   ——A1的变体  
                        B2,   平平平仄平   ——A2的变体  
                        B3,   仄平平仄仄   ——A3的变体  
                        B4,   平仄仄平平   ——A4的变体  
    第二大类:拗句(已完成当句救或有必要完成对句救的句式,7种),又分为:  
            I.  可以单独使用的句式:  
                       C1,   仄仄仄平仄   ——A1的变体  
                       C2,   平仄仄平仄   ——A1的变体  
                       C3,  仄平平仄平   ——A2的变体,称为“句内救孤平”  
                       C4,   平平仄平仄   ——A3的变体,称为“特拗”  
           II. 不可以单独使用的句式(即必须配合特定的出句或对句):  
                       D1 ,  仄仄平仄仄   ——A1的变体,对句必须为B2,称为“大拗”  
                       D2 ,  仄仄仄仄仄   ——A1的变体,对句必须为B2,称为“大拗”  
                       D3 ,  仄仄平仄平   ——A4的变体,出句必须为C4,也称为“特拗”  
                                    (D3是否可以单独使用还存在争议)  
                       这里就必须再说清楚,我们对拗句的定义是“已经完成当句救或有必要(但不一定必须)完成对句救的句式”。“已经完成当句救”指的    是 C3、C4和D3,其中C4和D3之间又构成了对句救。换言之,除了C3,其它的6个句式都“有必要完成对句救”,其中D类的三个句式不可以  单独使用,所以“必须”完成对句救。  
    第三大类:不拘句(就是病句,17种),包括:  
                     E1 ,  平仄平仄仄   ——D1的变体  
                     E2 ,  平仄仄仄仄   ——D2的变体  
                     E3  , 仄平仄平仄   ——C4的变体  
                     E4 ,  平仄平仄平   ——D3的变体  
                     F1 ,  仄平仄仄平   ——A2的变体,称为“孤平”  
                     F2 ,  平平仄仄仄   ——A3的变体,称为“三连仄”  
                     F3 ,  仄仄平平平   ——A4的变体,称为“三平”或“三连平”  
                     G1 ,  平平平平平  
                     G2 ,  仄平平平平  
                     G3 ,  平仄平平平  
                     G4 ,  平平仄平平  
                     G5 ,  平平平平仄  
                     G6 ,  仄平仄平平  
                     G7 ,  仄平平平仄  
                     G8 ,  平仄仄仄平  
                     G9 ,  仄平仄仄仄  
                     G0  , 仄仄仄仄平  
                正如我使用了不同的符号,其实不拘句也可以稍稍细分的。E类的4个句式属于“大拗”和“特拗”的变体,它们的地位是有争议的:有的意见就认为其中的某句或某句是“特殊的拗句”,可以在诗中使用。我所以将它们排除,是因为它们出现的频率太低了,并不比别的不拘句更常见。F类的3个句式是基本句式的变形,它们几乎是格律诗的“禁忌”(尤其是孤平和三平),出现频率甚至远低于其它的不拘句。而G类的10个句式就没有什么可分析的了,基本上可以无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速客 于 2017-7-21 07:35 编辑

    拗救是十分枯燥的,但对于古典诗词的写作者来说,又是不得不学的。
    为了这篇文字更完整,我吧“沧海一粟话诗词”中关于拗救的内容复制在下:
                                                                                   三
      要想把古典诗词学好,“拗救”的知识必须要懂。说白了,拗救就是律绝的句式,在遵从三忌一要的规则下的变化,其口诀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该口诀是指七言的句式在一,三,五(五言是一,三)位置上允许出现拗字,(拗字是指这一位置该平却仄,或该仄却平了),一旦出现拗字,那二,四,六(五言的二,四)位置的平仄就可以肯定下来。
      大家公认的拗救有三种形式:半抝不救,本句自救,对句拗救。
      当拗字在允许的位置出现时,我们要看一看他的出现有没有和三忌一要相抵触,没有相抵触就别管他,这叫做半抝不救。若由于他的出现会导致孤平,三平尾或三仄尾,那得在本句的相应位置进行调整来救孤平,或破三平(仄)尾,这是本句自救。若在五言的仄脚句中出现孤平,我们可以在对句中增加一个平声字来补救,这叫对句拗救。这样说来很枯燥,不妨拿五言的四句句式来分析,会明了些。
      在“平平平仄仄”句式中,若第一位置仄了,不存在和三忌一要相抵触,就不要理他,属于半抝不救,把句式调整成“仄平平仄仄”就可以。若第三的位置抝了,会出现三仄尾,就得破,方法是把第四位置上的改为平声字,这方法叫“三抝四救”,句式变成“平平仄平仄”,此格虽存在两仄夹一平,但前面已经有两个平声字相连,没孤平,属本句自救。
      在“仄仄仄平平”句式中,第一个字平了,属半抝不救,句式变成“平仄仄平平”即可。在此句中,第三的位置绝对不可以出现拗字,一拗就成了三平尾,也不可以拿三抝四救来破,因为一破就变成孤平了,所以,这一句式的第三位置是绝对不可以出现拗字的。
      在“平平仄仄平”句式中,若第一个字拗了,就会患孤平,要把第三个字变成平声字来救,句式变成“仄平平仄平”,属本句自救,叫一抝三救。若第三字抝了,句式没有和三忌一要相抵触,属半抝不救,句式变成“平平平仄平”即可。
      在“仄仄平平仄”句式中,第一字抝了,属半抝不救,句式变成“平仄平平仄”即可,若第三字抝了,就成了孤平句,这时,就需要该句的相对应句增加一个平声字来与之平衡,把“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的诗联变成“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即可,这属对句拗救,对句拗救只存在于五言的仄起仄收句式中。
      以上是五言的四个基本句式的拗救变化规律,至于七言句式的拗救变化规律,你可以按照五言作参考,自行推导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5 11:0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7-7-21 16: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我先收藏,再拜读,有问题,我再请教您!有用微信吗?我加下您方便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柳 发表于 2017-7-21 08:25
    先生,我先收藏,再拜读,有问题,我再请教您!有用微信吗?我加下您方便否?

          谢谢您的缪爱。
          其实,现今诗坛对于拗救是众说纷纭,基本都是拿五言诗格说事。
          古典诗词界对拗救的具体名称(一拗三救,三拗五救,五拗六救,三拗四救)是统一的,与名称相对应的内容也是一致的。文中对半拗不救,本句自救和对句拗救的定义,是我为了方便网友们易于理解和记忆而下定的。
        古典诗词界对一些概念还存有分歧,譬如“孤平”,王力先生认为七言句式中,有三个平声字就不算孤平,而有的专家认为“平仄仄平仄仄平”属孤平句,我很崇拜王力先生,又认为句式中必须有两个平声字相连才不算孤平。
        说到请教,实不敢当,其实我是一个很笨的老妪,(请别笑话我,这是真的)在现实生活中,我没有手机(主要是不会使用),也不会qq,其实我曾经让我的孙子为我弄了好几个qq号,可是,孙子在时,都好好的,孙子一回家,他就不让我上,实在没辙,也就放弃了。不过我会发邮件,我把邮箱地址用短信息发给您,这其实也是值得骄傲的,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发邮件玩,在我所认识的老头老太太里也不多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15 22:18
  • 签到天数: 42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7-11-21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见得,欣赏并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4-20 14:59 ,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