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0|回复: 6
收起左侧

红烛歌(入律古风)2007.1.28.[原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5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风起云扬在 2007/06/05 17:34 第 6 次编辑]


                 红烛歌(入律古风)2007.1.28.
窗外皎皎升玉兔,风卷残雪环枯树。已是人静夜深时,键入荧屏竹枝词。
妻子曾笑一指禅,不知有泪落键盘。论坛有帖烧红烛,恰似诗情缕缕燃。
往事几回入梦境,此夜轮番到眼前。天低铁轨沉云黑,列车隆隆驰向北,
昨天毕业今讲师,车中啤酒吮鸡肋。忽惊头上一闪光,有人拍照在车厢,
不悦仰目醺醺里,正遇明眸恰相睨,原是此行同路人,临行向我自称姊。
耳热心跳忙相邀,灿然一笑对残肴,回身取出水晶肘,杏仁莲子桂花藕。
“早到委里整三年,上窜下跳搞宣传,此番委座亲指派,随团发稿见报刊。
封底旅途闷酒照,封面女郎对君俏。”痴听笑语声不闻,只见绿鬓与红唇,
何当获此胭脂印,向我诗笺画稿存。“小弟如何冷相对?莫非闷酒葫芦醉?”
一别桃花竟半年,唯有短信频频传。头条和我眼儿媚,二条稿发何报刊。
山村手机讯不通,县城一看十几宗。转眼封山三尺雪,漫漫长夜白毛风。
圆月忽惊春风举,又见桃花闻笑语:“此番支教几十人,我心唯在最远村,
南北东西采访遍,但留闲暇专会君。”雪窗灯熄更燃烛,对饮宁韵青梅绿,
陶然醉梦雨花红,桃花浪涌香馥郁。雪犁袖中互暖手,目指凤城边墙柳。
夜阑云鬓垂新词,不翻杨柳赋竹枝,低唱萦回红烛泪,慢舞窈窕笑我痴。
匆匆一瞬又圆月,月圆反是人离时,辗转踌躇无别语,似知从此独相思。
支教期满返京华,千红万紫少桃花。突如其来接喜帖,道是新郎舞蹈家,
一团记忆乱如麻,丝丝梳理无婚嫁,但寄贺礼复何言,雪窗红烛一幅画。
仕途蹒跚六七年,云散风流等闲看,终了漂泊有归处,女儿乖巧复妻贤。
日前友人请柬来,《大唐风韵》正彩排,观罢题诗方住笔,友人强拽藕荷斋。
心疑未解复惊魂,红烛闪烁梦中人,露珠点点桃花靥,犹似当年梦雨痕。
“策划大唐舞风韵,为有东洋赞夫君。决然下海不算早,厌透官腔排舞蹈,
舞蹈从来我夙好,管他圈里乱糟糟。吾弟官场青云渺,尔姐江湖扁舟小,
弟将请柬细细瞧,里面有姐房间号。”言罢款款抽身走,烛光摇曳随春柳。
剩我愕然似木鸡,昏昏不晓如何归。冥冥淆乱怎清廓,个中端的谁对错?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7-15 07:1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6-5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烛歌(入律古风)2007.1.28.[原创]

    好长的一首诗,耐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6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烛歌(入律古风)2007.1.28.[原创]

    好诗 收藏细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6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烛歌(入律古风)2007.1.28.[原创]

    很好的诗.
    只是这手机,短信入古诗,读来觉得怪怪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6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烛歌(入律古风)2007.1.28.[原创]

    欣赏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6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烛歌(入律古风)2007.1.28.[原创]

    [这个贴子最后由风起云扬在 2007/06/06 11:58 第 3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从瞻小语2007/06/06 10:25 发表的内容:
    很好的诗.
    只是这手机,短信入古诗,读来觉得怪怪的.
    赠你一首更怪的
    落日烧红了西天枯叶裹着风沙盘旋长街拥堵着大大小小的车子车下是大大小小的没有指针的钟盘街边一家挨一家的商店店主比赛着谁家的喇叭声音更尖行人匆匆忙忙可又左顾右盼但没欣赏落日的灿烂也不可怜枯叶的凄惨管不着车子的缓慢只觉得乱七八糟的声音心烦小区里的花园几条被主妇们牵着的抱着的各色各样的爱犬倒是显得十分的悠闲  
        想寻你的诗词相和以谢,发现你只在现代文学发帖,而我的现代文学就是上面那个水平,呵呵,见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6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烛歌(入律古风)2007.1.28.[原创]

    创作意图:
    力求不同于历来爱情诗的套路。
    非痴情与负心,亦非社会不容,更非小人离间。
    当今时代的发展和价值取向的多元,使得男女主人公不走向嫁娶;
    但他们谁都没有错,互相欣赏,而无意结合,劳燕分飞,却未必悲剧。
    并欲以此证明:
    即使表现所谓“新新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历程,传统古体亦余游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1 05:47 , Processed in 0.1431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