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1|回复: 7
收起左侧

七律 和秦韬玉《贫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1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彤言无忌在 2008/02/14 10:26 第 4 次编辑]

七律 和秦韬玉《贫女》
     ---斗胆和一下古人的经典唐诗,也算耍宝了,望大家砸转批评,以求改进!
岂为家贫便自伤,芳资原在骨中藏。
荆簪不让钗头燕,素貌何须粉面妆。
料理桑蚕无恚怨,操持柴米有担当。
牡丹难得留香驻,独有梅花傲雪霜。
原玉:
《贫女》
作者: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2 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和秦韬玉《贫女》

"荆簪既少钗头燕,素貌何须花面妆。"
---彤言无忌笔下的贫女果然了得,有安贫乐道的志气.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2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和秦韬玉《贫女》

呵呵。厉害,原作连曹雪芹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和秦韬玉《贫女》

下面引用由Poet2008/02/12 05:56 发表的内容:
"荆簪既少钗头燕,素貌何须花面妆。"
---彤言无忌笔下的贫女果然了得,有安贫乐道的志气.
感谢诗人兄批读,见笑了,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和秦韬玉《贫女》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8/02/12 09:12 发表的内容:
呵呵。厉害,原作连曹雪芹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不知笔下人间老师此言何所指?学生查了半天,只看到红楼梦中甄士隐的一首词中有“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不知如何看出曹雪芹对原作佩服的五体投地呢?很想知道,望老师将这段缘故相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3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和秦韬玉《贫女》

下面引用由彤言无忌2008/02/12 13:41 发表的内容:
不知笔下人间老师此言何所指?学生查了半天,只看到红楼梦中甄士隐的一首词中有“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不知如何看出曹雪芹对原作佩服的五体投地呢?很想知道,望老师将这段缘故相告:)
红楼梦里当然不可以直白的看出曹雪芹的态度,可是可以通过这部小说曲折的艺术反映看到。曹雪芹不但是小说家,且是艺术家、思想家、博学家和评论家。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超过了历史上一切——包括诗人本身在内——的诗话及泛评,其认识深度你细读多读是不难会知的。不单是通过黛玉、宝钗、湘云和宝玉等正反的评论中可见,也可以从他对历代诗歌名句(他认为的名句,大部分是公认的,少部分是他欣赏的,而我们一看,确实他是对的)的淘洗中看出。雪芹用注语最后一句相用,说明了他的欣赏,派在这里,甚至比原诗更令人深思,更使人感到沉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2-1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和秦韬玉《贫女》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8/02/13 10:10 发表的内容:
红楼梦里当然不可以直白的看出曹雪芹的态度,可是可以通过这部小说曲折的艺术反映看到。曹雪芹不但是小说家,且是艺术家、思想家、博学家和评论家。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超过了历史上一切——包括诗人本身在内 ...
了解了,感谢笔下人间老师,难怪在红学研究中,里面的诗词被专门列为一个项目,确实有很深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在里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3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和秦韬玉《贫女》

下面引用由彤言无忌2008/02/13 18:38 发表的内容:
了解了,感谢笔下人间老师,难怪在红学研究中,里面的诗词被专门列为一个项目,确实有很深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在里面。
红楼梦是最值得作枕边书的(呵呵,又是枕边),没事就看看,看完再看看,此书和别者不同,别的是第一遍重要,此书也许第二遍第三遍比第一遍还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3 14:18 , Processed in 0.1408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