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55|回复: 1
收起左侧

[原创]格律怪论(1,2)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9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                   格律怪论
  早在两年多以前,就有写一点关于古诗词改革方面东西的想法,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说起来实在好笑,因为与主题无关就不多说了。当时的想法也是“奇谈”、“怪论”这样的姊妹篇,不过原来的计划是“联对”和“诗词”各一篇,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就说不清楚了。
  其实虽然自幼就喜好古诗词,却从来不想去遵循什么规范,既然习惯了我行我素不把那些规矩当回事,自然也就不会去探讨这些规矩的内涵究竟如何。记得当时想写这些东西的时候,连什么是“平仄”都搞不明白,顶多不过一些似是而非的感觉而已。但由于当时的心态完全不能与现在同日而语,实在说起来如果那时候就写出来的东西,境界要高出现在许多。虽并不能因此而弥补完全不合规矩的损失,但怎知当时不会因被反对派激烈的攻击而想到浏览一下当时手中就有的资料,从而完成一套完整的新理念?
  无论怎么说,只要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大潮,旧的规范总要被后代人推翻或改进使之更符合当代人的习惯。改革的理由当然是现代人需要更宽松的规定,为选取最合理词句来发挥更好的意境提供更多的余地、充分体现大众化的原则给更多的人参与诗词创作的机会。
  因为一不留神那个《韵律奇谈》竟然“违背本意”写成了中规中矩的东西,只好中途打住把不符合那些规矩的东西推到这个“怪论”中来,所以本文还要从“韵律”谈起,解决那些“遗留”的问题。
 [/watermark]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格律怪论(1,2)

                  关于首句“押韵”的探讨
  还是要从那《诗律浅说》中关于【粘对】的说法谈起。暂且放起下句为什么必须押平韵的问题,先来探讨为什么上句要押韵也要变为以平声收尾?这样做的结果除了徒令第一联“失对”之外,看不出有任何的必要!有谁能告诉我用仄韵有什么不妥?如果没有确切的道理,只不过一硬性的规定,那么我说此项规定应该废除!取代其规范的新规定应该是:“首句押韵,可平可仄”。
  不但如此,我还要说:一般作七律可以上下两段首句分别押韵而非如上文中所述那样只允许第一句押韵。已故领袖毛泽东先生的“七律”作品,就有很多可以支持我上述的两个观点!
  例如《七律 长征》  1935.1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首句“难”字押去声的“十五翰”、第五句的“暖”字押上声“十四旱”。其余平韵“闲”、“颜”字为“十五删”、寒、丸为“十四寒”。以上所述在《词韵简编》中同属第七韵部。
  综上述及《韵律奇谈》中的说法,只不过在完全不违背传统标准的前提下,“循规蹈矩”地修正了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不合理规范而已。就以此为准加上按现代汉语的发音规则来归类划分韵部组成的[新韵律],完全保留原有关于【对仗】等词性及其他方面的规定,对格律诗制定全新的指导标准。
  例如仍保留原有《格律诗》名称,只在对比后边将提到的《新格律》的时候,改称《旧格律》以示区别。《旧格律》仍按本来面目划分“古韵”和“今韵”的区别,本人的所有探讨只与“今韵派”有关联,对“古韵派”仅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5 09:19 , Processed in 0.0682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