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41|回复: 17
收起左侧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0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烟笼寒水在 2008/01/10 22:22 第 4 次编辑]

咱考试要求写的比较文学的东西。当时随手写的,丢上来,挣钱……
老师,我把您的科目在论坛上发扬光大了口牙!(茶……)
                              
                                       命运的忧伤
                                        ——诗意的忧和人性的伤
     《边城》朦胧忧伤,是沈先生的代表作。《古都》朦胧忧伤,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他们两人都是天赋极具文学气质的才子,无论说他们的作品是小说化的散文,或是散文化的小说,不可否认,二人提笔,忧伤便不觉溢出笔下,游走字端,没有缘由,没有始末,没有澎湃肆意的激情,绝望窒息的呐喊,苦闷迷茫的宣泄,撕心裂肺的痛苦或纠结不甘的挣扎。甚至故事本身都处处细腻微妙,人物形象单纯清新,性格温婉刚强,没有国仇家恨似的大风波仇恨,不过都是儿女心思,青春萌动。如此人生,把是非过往人世俗情喜乐哀愁包裹在心,生活不可逆转,清淡如水依依向前。每个幽怨哀伤,轻微如同冬日微微张嘴后露出牙缝渗入空气中,转瞬即逝的白气。即便是女子的心思也如同开放在树洞或河边不起眼处的淡淡小花。更巧妙的是他们笔下的男子虽性格各异,但在猜测自己心爱女子心意的模糊不定,表露自己的爱慕诚挚执著上,做法却是极为相似的。爱情忧伤却纯粹,温暖却坚定,意乱却甜蜜,越到最后不仅仅是对感情,人物血脉中深藏的坚韧在莫名忧伤中却是绝对坚不可摧的。而且二人的作品总似不带感情,仅仅不经意间描绘出如画似卷的民俗风情。沈先生笔下的湘西和川端康成心中的京都,尽管描述的对象内容风格不同,但饱含着对家乡的拳拳依恋和深沉挚爱却并无区别。
     总之,无论从二人作品的题材,内容,写法,小说人物塑造或是作者自身的成长背景,经历,文化底蕴等,他们两人是很具可比性的。以下就以《边城》和《古都》为例,简要比较两人作品的不同之处。笔者认为虽然沈文更具有诗意的忧伤,更为清谈,自然,翠翠的成长,爱情,更贴近自然中的一朵小花,甚至本身就可以看作一朵小花,随意种下了,又自然而然的开放了。爷爷就像大树一般,用自己日益枯朽的身躯,疼爱的保护着这朵小花,即使最终带着误解在风雨雷电中忧心的死去。这朵小花也开放得自由自在,即使在梦中听到了傩送的歌声,也有无知无觉处的可爱和忧伤。一朵花儿才听得到的歌声,自己也迷惑着,羞涩着,分不清是梦中还是心中在喜欢着,亦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期盼着那属于自己的歌声。可是就这样轻轻的在风中摇摆着呀,却入了天保的眼。而年轻纯朴的傩送对翠翠的爱情,就像能使翠翠快乐,娇艳的土壤,空气,水一般,翠翠心里的甜蜜和满足仅此而已。不知不觉地就让翠翠蒙蒙的意识到了什么是美!一朵花儿什么时候才开始意识到美,意识到自己的美,为着自己的美又甜蜜又担忧呢?是成长,是爱情吧。担忧的是东风不于郎君便,不送芬芳到彼心。滋养翠翠的是爱情本身,也许即便最后傩送永远不再回来,翠翠还是翠翠,因为她心里有爱,有傩送满满的爱,她知道傩送是爱她的,虽然她不明白什么是爱,她也知道,自己喜欢傩送,虽然她不明白她和傩送感情的背后承载着什么样的人情世故上的负担。然而命运中的种种阴错阳差,死亡,错爱,误解,就这样在看客心里纠结着。何必要让一朵花儿去明白笼罩人眼的烟雾,了解世事的迷离呢?如果生而为花,即便注定在生中,有那么多说不出道不明想不通的过往,又何必在乎呢。如果自己是一朵花儿,就像花儿一样的成长好了。沈先生在乎的是,一朵花儿是不是如同花儿那样的成长,经历,仅此就够了。沈先生的心仿若透明,看花是花,看水是水。     
      川文更具有人性的忧伤,人性此词未必准确,但是《古都》中的人,即便清新,恬淡,纯洁,比起《边城》来,却多了许多为人的沉重。千重子作为弃儿的命运,虽然身为京都批发商的独生女小姐,中意于真一,却在和真一赏花时,不由自主地为家族的未来和自己的爱情无比伤感,她没有办法去拒绝父母,正如真一所问,她当然有自己更喜欢的人,这份爱不仅仅因为少女的羞涩朦胧而无法开口,更多的是养父母的体贴关怀和家族的未来,她身上承载的不仅仅是自己命运。她是钟情于真一地吧,不然就不会从始至终总是反复的回忆起真一少年时的可爱。她既爱慕真一,又为龙助的一句话而深受震动。她内心中更觉得自己是开放在树洞暗处的小花,命运无形的沉重,虽然没有压在她的肩头,她却时时感受得到阴影。她对苗子复杂的感情,既渴望了解自己的身世,又害怕了解真相,既渴望永远的和苗子不再分开,又有那么多人情上的忧虑。大致旧日慢慢衰败的时代,小致少女成长的幽思,千重子的命运就这样在无法把握的延伸着。苗子是个让人心痛的质朴少女,她靠着自己的双手劳动谋生。为了维护千重子的幸福,她什么样的命运都愿意接受。苗子的言行,真让人如何惊异于这个女子内心中对姐姐的渴望和热爱到底有多么深厚,她虔诚的对佛祖祈祷,愿意在风雨中保护亲爱的姐姐,愿意隐瞒那些会让姐姐担忧的事实,更愿意为了姐姐永远隐姓埋名。无父无母,姐姐千重子就是她活在世上的唯一牵挂和活下去的理由。生活的经历让她内心觉得人生是幻灭的,少女的敏感和尊严又让她不愿意就这样作为姐姐的影子接受秀男。唯一一次,只要和姐姐在一起相聚一次就满足了,不用有以后,也再也不要见面。总之,千重子和苗子两人,她们是走在生活中的两人,脚步一开始就迈在这条路上,面对命运的摇摆,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还有时代的命运,家族的命运,既积极又消极,既渴望又退却。她们触摸到的空气和翠翠呼吸到的空气完全是不同的。
   
      本来还想结个尾的,后来一想,写成这样,老师也会让我过的吧。于是……
就这样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0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这个贴子最后由曲径通幽在 2008/01/10 23:58 第 1 次编辑]

楼主的文笔很不错。
这样的评论很有对比性,因为有相同之处,更能加深读者的理解。
川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还具有复调性。
似乎有必要结下尾。
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这个贴子最后由烟笼寒水在 2008/01/11 21:51 第 1 次编辑]

谢谢楼上哟=v=
相见欢,同问好!
嗯,这样想来,川文的确是具有复调性。
本来我结尾想总结的是:
川和沈都是拈花看世界,但是沈视角更像是世界中的花本身,花及是花。
而川视角更像是花中的世界,看到的是花开在此中而非花只因是花儿开放。
总之大概就这么个意思,后来一想,考试的东西,算了,还是随手写了,早点做完早点走人,懒得多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1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沈从文先生落笔自然优美,但他本身并非是花。
关于川,不想了解。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下面引用由枫在风中2008/01/11 21:41 发表的内容:
沈从文先生落笔自然优美,但他本身并非是花。
咱并没有说沈先生是花,此花也非彼花……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2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读过沈从文的‘边城’,相当喜欢,但不晓得川端康成的‘花都’,当年专业课中外国文学里最讨厌日本文学,一句话分三下讲,一点效益都不讲,还有一个专门写革命者的,鲁迅先生喜欢的日本作家叫什么木的也很让人烦!(是不是就是这位啊呵呵)楼主的比较文学写的很细致啦。
   沈从文的‘边城’有一种淡淡的忧愁,居说因为中国没有人才能够将这样的美文准确的翻译到位,至使许多优秀作家无缘诺倍尔文学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这个贴子最后由烟笼寒水在 2008/01/13 01:08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娜塔莎2008/01/12 21:13 发表的内容:
读过沈从文的‘边城’,相当喜欢,但不晓得川端康成的‘花都’,当年专业课中外国文学里最讨厌日本文学,一句话分三下讲,一点效益都不讲,还有一个专门写革命者的
小娜,是《古都》哦,不是“花都”哟……
另外,我可以保证,川端康成绝对不是你说的那个不讲效益的作家。
如果你喜欢那种清谈忧伤的文字,推荐读读川端康成的作品,《伊豆的舞女》中学课本有,记得这篇文章么,这大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篇川文。
你还喜欢什么书或是哪个作者,说出来,我们还可以共同的讨论讨论了!
期待=v=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3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呵呵 ,讨论日本文学可以私下聊。
我本人对一切日本的东西表示反感和排斥,只代表我本人。

-=-=-=- 以下内容由 枫在风中2008年01月13日 01:23 时添加 -=-=-=-
这篇文章先红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这个贴子最后由烟笼寒水在 2008/01/13 01:28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枫在风中2008/01/13 01:22 发表的内容:
呵呵 ,讨论日本文学可以私下聊。
我本人对一切日本的东西表示反感和排斥,只代表我本人。

那枫树枝戳戳楼上的=v=
咱们不是讨论日本文学啦,咱的意思是无论哪个作家或作品,小娜都可以和我交流,也许我们会有共同点呢!
对于日本,咱的感情非常复杂,从心里来说是很痛恨这个民族的!
谢谢楼主红文哟=v=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3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同意楼上兄弟观点!!
文章不错兄弟,多来支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3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下面引用由枫在风中2008/01/13 01:22 发表的内容:
呵呵 ,讨论日本文学可以私下聊。
我本人对一切日本的东西表示反感和排斥,只代表我本人。-=-=-=- 以下内容由 枫在风中 在 2008年01月13日 01:23 时添加 -=-=-=-
这篇文章先红一下。
看了枫的发言让我哑然失笑......枫有很可爱的个性,周身都是角角呵呵呵!举手高呼:打倒日本侵略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3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这个贴子最后由娜塔莎在 2008/01/13 19:08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烟笼寒水2008/01/13 01:07 发表的内容:
小娜,是《古都》哦,不是“花都”哟……
另外,我可以保证,川端康成绝对不是你说的那个不讲效益的作家。
如果你喜欢那种清谈忧伤的文字,推荐读读川端康成的作品,《伊豆的舞女》中学课本有,记得这篇文章么, ...
惭啊,敲错一个字啦!有空会去看的,伊豆的舞女电影看过,惨兮兮的剧情,山口百惠演的.为了及格还很痛苦的读过一本源氏物语,呵呵呵现统统还给日本人民了。我喜欢大托尔斯泰的文学,很温柔的很贵族的伤痛,挺烦雨果那种剜心的写法,我私下认为文学还是唯美些,现代文学里有个李金发喜欢写现代诗,常看的不知所以然,个人拙见呵呵,你的名起的好雅,让我想起‘桃花扇’中候朝中呤诗的片景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这个贴子最后由烟笼寒水在 2008/01/14 22:38 第 1 次编辑]

楼上的,你是说“烟笼寒水”这个名字么?
取自杜牧诗,全诗是: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桃花扇》我看的是昆曲,唱词唱腔自是没的说,但是我不喜欢那两个主演,难的不够英姿勃发,女的不够温文尔雅(仅指客观长相)。
我比较喜欢托尔斯泰的散文和小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4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喜我说的正是这首,候朝中吟诵的诗就是杜牧的诗。
喜欢昆曲吗?牡丹亭看过吧?我是痴迷昆曲,国萃!过去的昆曲总喜欢用老演员,确实让人颤抖。。。。不过新版牡丹亭启用了苏州昆曲团的新秀,这是白先勇的大胆,你可下载赏之。
普希金的诗很美,‘欧根奥涅金’就相当感人,你可看看。没听说老托写过诗啊?倒是泰戈尔写过啊呵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青春版《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我都看过,最喜欢看的还是《牡丹亭》觉得杜丽娘这个角色真是演的赞……
不好意思,《飞鸟集》是泰戈尔的,我记错了,刚刚从书柜翻出来了=v=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5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嘿嘿嘿!我记得是泰戈尔写的.
‘沈园’里有一段特别好听,是计镇华唱的,很沧桑的感觉。老演员华文漪唱的极好,可惜后来投奔台湾了。杜丽娘那段“似这般。。。。’的唱腔还是听老演员唱起来来劲。昆曲从词到身段到唱腔到舞台布景都极秀丽,可惜懂的人太少了。我本身也是一知半解从父母那晓得一些罢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4-8 21:50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1-19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两文的比较,一文诗意的伤感,一文更注重人物内心的伤感,她们的共同点是清新淡雅,淡如那些开在尘埃里的小花,一如文中那些婉约的女子。
    看川文让人联想到陀斯陀耶夫斯机的复调小说,内心的描述比较艺术,有那种复调的味道。~~
    欣赏楼主的评论,评论出了两文的优美之处。期待你更好的美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0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两文简单比较

    川的作品有着日本清泉溪流的感觉。。涓涓不断地伤戚感。。素素地感觉。
    沈的很多作品都带有着湘西风情,有忧思感。。清丽地感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6 00:01 , Processed in 0.0860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