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total在 2004/02/13 04:32pm 第 1 次编辑]
各说各的
现实这样东西是没有系统的,象七八个话匣子同时开唱,各唱各的,打成一片混沌。
——张爱铃《烬余录》
AL的文章中写了一个叫苏雷珈的女孩,说她“天真的可耻”。苏雷珈上港大时选择了医科,但她有个顾虑,“医科要解剖人体,被解剖的尸体穿衣服不穿?”而且自己想不透还要向别人打听,以至于“这个笑话在学校里出了名”。
类似的笑话在我上高中的时候也曾有过一个。男生a向女生b炫耀自己知道叮在胳膊上的蚊子是雌性还是雄性,并声称自己的眼睛抵得过一台高倍显微镜。女生迅速红了脸笑骂“吹牛”,过了一会儿忍不住问是怎么知道的。初中的生物课就讲过,雌性蚊子为繁殖需要而吸血,雄性蚊子基本只吸食植物的汁液。这个几乎是常识恐怕早就尽人皆知了吧。
这个故事因而在学校流传一时。和上面那个不一样,这个是“成熟的可耻”。
———————————————————————————————————
搥而下 【记得是绞丝旁的,字库没有】
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晋秦围郑,郑王派烛之武去做说客。怎么送他出城的呢,“夜搥而出”。甚是形象,说,从城墙上面慢慢系下一个大吊筐,吊筐里面自然就是烛之武了。
《新唐书-张巡传》里也有。唐安史之乱的时候,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张使了一招叫做“无中生有”——“缚藁为人千余,披黑衣,夜搥而下”。于是“潮兵争射之”,终于“得箭数十万”(好像和诸葛亮草船借箭差不多,不过,那个是小说没有史据)。那些夜搥而出的草人就没有烛之武那么幸运,被万箭插身,还给自己人扯上扯下,唯恐它身上插少了,可怜!
宋代,野史中有描写辽国军师哈弥蚩的一段(好像小说《说岳》也有),说他去宋城打探虚实,不幸被捉,给人削了鼻子,从城头上“搥”下来,任其自生自灭去了。
搥而下,古代好像十分流行噢?高贵如使节专车,简陋一点成囚车,最冤的做了箭靶子(估计它自己也很郁闷吧)。现代也有啊,“搥”而上下,赶赶古代的时髦,那不是电梯么!hehe ...
———————————————————————————————————
再看《红楼》,81回老儒为警顽心讲八股剖析的那叫一个仔细。回想雪芹先生也有剖析精辟的时候,不过人家那是在评诗。
一上一下,就在这个回目分水岭前清晰可鉴。
———————————————————————————————————
炒作
《三国志 魏书》上说,“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 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 坐尽惊。”
蔡邕当时是汉左中郎将,而且又是当时文化名人,看好蔡邕,于是开始安排捧他,于是对宾客说,“王公之孙,有异才,吾不如也。”吹嘘他是名门之后,出身良好;很有实力,说惨点儿,我也不如他。经过一番宣传策划,提供了王粲成名的必要商业条件和社会效应,为王粲日后成为“建安七子”之一铺平了道路。
香港宝丽金让天王张学友捧新星也是如此。让他们同台演唱,甚至和那个后来吸毒的什么歌星同唱一首MTV,以期引得“一座皆惊”,造成轰动效应,这样广告价值就出来了。
原来,商业炒作,古今皆然。
【注】不过,王粲是有真本事的。
《决疑要注》:汉末丧乱,绝无玉佩。魏侍中王粲识旧佩,始复作之。今之玉佩,受法于粲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