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6|回复: 0
收起左侧

[转帖]诗词评论之我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9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转自菊斋论坛                        原作者:天台
--------------------------------------------------------------------------------
                               诗词评论之我见
                           
                                 作者:天台
     
        
    一  
    诗词评论包括导读,品鉴,赏析,判断四个部分。  
    我们平常在网络论坛见到的,多是讨论,而非评论。然而在互动、自由的交流环境中的片光吉羽,往往收效巨大,在讨论间彼此的思绪经过整理而成文本,本身乃是一个创造性过程。以前古人要找到一个知音就很难,辛弃疾遇陈亮,谈论了十日而别,意犹未足,追至半途病倒而写下"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而今天在网络上就完全不同,天南地北,一点通灵。  
    相对而言,纸媒评论缺乏互动性与自由度,却会比较完整,而完整性是重要的。我希望做到的是,把网络与纸媒两者的长处尽量结合。  
    要看到这一点:我们现在的文艺评论相当欠缺 但这不仅是网上的问题,就中国传统来说评论缺少一种严谨性。评论者的地位没有得到确定,也缺乏专业精神。评论人不是被抬得过高就是压得过低。  
    一方面,把青史留名的希望寄托在评论者身上,许多人以为历史的功能仅是记忆——若这样,任何一部电脑都将胜过一个历史学家。而历史另一功能就是遗忘,它会把不重要的东西都过滤掉,所以作为作者对此焦虑,把这个青史留名的愿望寄托在评论人身上,这是把评论者的地位抬得过高了,清代有个叫何震的书生跑到袁枚那里,苦苦哀求把他的诗给抬举一下,袁拗不过面子,选了数联略作称赞,何便大喜踊跃而去。  
    另一方面,是把评论者地位压得很低,完全视评论为宣传的一种工具,锦上添花、捧臭脚,评论人仅仅是作者的跟班。  
    因此而常见的现象是:违背学术良心,指鹿为马,野心、乡愿比比皆是。  
    评论乃是一门独立的专业,评论人应有的素质与承担勇气,绝不让位与诗人。  
    这个是评论者的社会地位,以下要说的是评论者的自我定位。   
    评论人,亦常难免把自己放得过高或者过低,一个评论者当如是:以平等身待人,以平常心论诗。  
    我自己的自我定位是:把自己放在朋友的位子上,求作益友,如果不行,宁作畏友。所以,在网上交际方面,我属于比较低调自闭那种类型,我觉得这样对自由地发言有一定的好处。   
      
    二  
    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概念框架可以包容世间万物,不存在一锤定音,所有的事物都在发展着,永无休止,永无我们习惯于臆想的终极答案。在讨论作品的时侯,常引发争论,这绝对是好事。引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卡耐基一再提醒我们:辩论绝不能说服对手,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但辩论可以激活我们的思维。  
    评论者需要与诗人有不同的素养,评论人需要洞察力,诗人需要感受力。  
    诗人接受的养分跟评论人亦有不同,比如说诗人可以在一个比较狭窄的面上进行阅读、感受、表现,因之形成他特定的风格;在评论人,则刚好相反,诗人可以只读好诗,在评论人则是好是坏都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否则的话他无法对诗词的价值进行有效判断。   
    诗人说话,可以是经验之谈,可以偏颇,可以犯逻辑错误。  
    而评论人不可。  
    现在各论坛上,进行的交流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经验之谈,就是说,哪一首诗贴出来之后,它的结构、用字、音节等等,在技术上如何如何,这样的话,当然对诗词的技术有相当的促进作用,但也形成了一种负面效果,就是重法轻理,目力短浅。常在论坛上看到:“低着头走路就行”、“写就是了”等等论调,还有更极端的,认为别花时间看那些诗话词话。象这种风气对诗词创作其实无益。  
    我们每个诗词作者,都希望看到准确而实在的评论,只是难得一见而已。   
      
    三  
    我现在发现在各论坛上的讨论多少有点乱,其中敏感的一个问题,就是:保守和创新。  
    保守这个词,在我生活的这个环境里,并非贬意,而创新也不是一个光荣的词。  
    我们在讨论的时侯,往往会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关公战秦琼,武松战罗宾汉。  
    诗词对于每个人意味着什么?  
    到底诗词是一种程式化的表演,还是一种创造性的体验?首先要理解这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如果不意识到这个分野的存在,所有论坛上的争端毫无意义,评论根本无法展开。演奏家与作曲家孰高孰低?若诗词界是个剧团,那恐怕一天都支撑不下去。  
    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诚挚。作为诗词保守或者创新,其实都是对诗词热爱和负责任的表现,不可以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取代对方的价值观,因何选择了其中一种,为何便容不得另一种?  
    一个正常健康的讨论气氛,是尊重彼此的选择。  
    “你写的是优孟衣冠那一套”、“你写的违背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为了证实对方的无知,为了证实对方已堕入魔道不遗余力,这本身就是无知,这本身就是魔道。  
    我们现在看到的,在某些论坛上 有很多激烈的争论 往往免不了贴标签、扣帽子的现象——以在这个诗词圈子里混的人的文化水平 要炮制出标签帽子,毫不为难。  
    理想的局面乃是放任自流的局面,天是塌不下来的。  
    而在千姿百态面前,评论人的难度无疑是加大了。  
      
    四  
    往往我们有一个误解 读一首诗,可以拿着一个恒定的标尺,一劳永逸地解决诗的所有问题,也就是说,把所有的问题在文本层面上解决 在一条技术纵线上解决,其实这是不够的。知人论诗作为一种方法,会带来许多弊病——对于拙劣的评论人如是,但任何一位好的评论人,不会拒绝使用这个方法。  
    论坛上,客似云来,根本不可能真正意义上深入了解,知人论诗十分困难。而我们能做到的是尽可能用心去读——代入。  
    首先要作到一点,四个字:设身处地。  
    也就是说,尽量地穿着作者的鞋,体验一下作者一路走来的感觉,先不管那个鞋会不会合脚,其实任何人放一首诗在论坛上 如果有人能够设身处地地去读它,已经足够引起感动。  
    看到一首诗,把它读出声,放松心态去读。  
    我这个人对体裁并不执着,不但是诗,还是词,或者是散文,所有一切文字,不过是表现手段。  
      
    五  
    论坛上的作品水平参差,常见问题有两个:第一个是表达能力,也就是修辞;第二个,是表现能力,也就是诗意。  
    如果表达能力,修辞能力弱的话 很难进入第二层次。平常所作的练笔,就是为了进入第二层次——诗意 如果一首诗没有诗意的话 那也就是一段用特殊格式写成的文字而已。  
    我们现在在诗的方面出现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和谐与否的问题。一首作品,能否和谐是汉诗在艺术处理上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它跟历史有关,它跟儒家精神有关。一首诗本身它能否保持统一的风格是很重要的,我们平时所说的不合作、不纯、不合度,其实也就是这么个问题。  
    我们的具体意见,绕来绕去也就几乎是这么个问题。作为评论人,如果一首诗出现了不和谐的句子,往往需要我们比较小心地分析,可能这个不和谐的地方,往往有可能是最出彩的地方,到底是庸句还是好句?是败笔还是神来之笔?它们的区别很可能只差乎一线,而如何辨别好还是坏,需要评论人对艺术规律有比较广的,比较灵活的认识。  
      
    六  
    沉浸在古诗词里面的人,对向上一路的功夫几乎不需要特别提醒,而横向的素养,特别需要注意。有纵有横,才能形成思维的座标。  
    七  
    什么谓之美?我们无法界定它的领域,但我们知道一点,也就是罗素所说:生命之美在于参差多态。在谈一首诗的时侯,不能以单一模式去格定一切类型的作品。象孟依依的作品,你要用豪放的要求她的话,不可能。这个本来是常识性的道理,却偏偏许多人把它扔开。  
      
    八  
    评论诗词尽量不要偏离诗词的框架,起码不要离开艺术的框架。  
    尽量避开道德,有一个依然时髦的漂亮口号:未学作诗先学作人,其结果往往是,未学作诗先学作伪。  
    于诗人,至高无上的道德乃是创造美。在宋儒眼中,早年杀人、一生耽于醇酒美人、于正途上屡屡倾覆的李太白,不折不扣直是流氓一个,而正是这位伟大的流氓,放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之高唱,令整个民族为止脱帽礼赞。  
    尽量避开与诗词无关的事情,避开诗词无法承载的事情。多年前曾经参加过一个有关岭南派艺术的座谈会,会上提到两位画家高剑父、高奇峰的艺术,谈着谈着话题就扯开了,说到两兄弟如何在家里做土制炸弹行刺清朝的要员,因为这两兄弟在参加过革命 引申出来的结论就是:岭南画派是革命的画派,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九  
    评论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自己的风格是:毫不容情,点到即止。  
    比如说微吟无板,难得的认真,认理不认人。 但他有一个问题不是离得太近,就是离得太开,结果往往是一场无谓的舌战而扫兴收场。  
    最后一个阶段,要进行总体的分析判断,评论才算完成。在这一阶段,评论人的素养极为重要。  
    一首作品达到了什么效果?它折射出多少文化现象?它从属于、或代表着何种倾向?它写出了多少自我?这个自我有何更深一重的意蕴?  
    缺乏把握这个阶段的能力,那这个评论人还是在附丽皮毛层次。  
    而,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却又必须时时警惕自我膨胀的心态:作品乃作者个人心路上的足迹,无需旁人来指点迷津。  
    回到本文开场白那句话:莫把个人观点上升为普遍原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6 00:15 , Processed in 0.0698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