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3|回复: 0
收起左侧

[转帖]今昔是何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8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昔是何年?
    清晨,雄壮激越的革命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把村民从睡梦中唤醒,火热的一天开始了。村头小学的教室里传出一阵朗朗的读书声,那是小学生们在背诵早已滚瓜烂熟的“老三篇”。在村团支部办公室,一对青年男女正在递交“恋爱申请书”,上面详尽无遗地罗列了各自的家庭出身、政治成分、学习状况和恋爱动机等内容。晚上,村部大礼堂里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村民们在津津有味地欣赏着那百看不厌的“样板戏”;而在不远处的小会议室里,“斗私会”已经达到高潮,积极分子们解剖自己,揭发他人,“狠斗私字一闪念”,一个个慷慨激昂,声泪俱下… …
   您若以为我是在回忆六十年代中国的农村生活,那您就错了。恰恰相反,这里叙述的是改革开放的今天,发生在中国某省某县某村(河南省林县南街村)的真实故事。您若以为这里山高水远,与世隔绝,人们还在大搞“穷过渡”,那您又错了——人们被告知,这个村是该省南部的“首富村”,村内厂房林立,机器轰鸣,道路宽阔平坦,一座座豪华住宅楼拔地而起,村民们的衣食住行之用、生老病死之需一律由集体免费供给。一句话,这里早已发展到了小康水平,俨然是一个人间天堂。
   我反复阅读了这则见诸报端的新闻,很快陷入一种十分矛盾的心情之中。我首先想知道,这条新闻到底是真是假,会不会又是某些惯于听风就是雨的人士的以讹传讹,或者干脆就是某个敢于大胆想象的作者的神来之笔?只是刊登和转载这条新闻的两家报纸一向都是比较严肃的,我凭什么就一口断定人家是在胡编乱造呢?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但接下去细细一琢磨,我就愈加百思不得其解了。
这个村庄如此完好无缺地保留了二三十年前的种种“样板”,是出于对那个特定时代的信仰的绝对遵从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呢,还是“去粗取精”、“古为今用”,着眼于“创造性的转化”?如果是前者,他们(应该说主要是这个村的领导)难道真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知“今昔是何年”?如果是后者,我同样不明白,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有着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如此生动活泼的形式,难道统统都不适合这个村的“村情”?
此村的“恋爱申请书”、“斗私会”、“样板戏”有没有当年风行时的主客观的“强制性”?如有,是否违反现行法律;如无,是否可介绍一下当年都不具备的“感召力”从何而来?是什么力量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人“乐此不疲”?
一边是令人不堪回首的“样板”时代,一边是让人羡慕不已的小康生活,报道把这两个本来截然对立的极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无形中给人以石破天惊般的震撼;原来在别的地方早已进了博物馆的“供给制”、“早请示晚汇报”、“斗私会”等等“样板”,竟然有着如此这般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的魔法,能够造就出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小康社会!“样板”十亿人都经过,只是“小康”的后果没见着。既然这样,报道的作者为何不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具体剖析一下这个村的“样板”和“小康”之间的奥妙呢?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大树特树的典型?难道不又是一条建设九十年代以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光大道”?… …
   左思右想,碾转反侧,我脑子里始终是一团乱麻,始终未得其要领。这条新闻到底是真是假?这个村庄究竟是怎么回事?恳请作者及有关人士赐教与我。

————潘多拉
1994年12月21日〈〈法制日报〉〉

清晨,雄壮激越的革命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把村民从睡梦中唤醒,火热的一天开始了。村头小学的教室里传出一阵朗朗的读书声,那是小学生们在背诵早已滚瓜烂熟的“老三篇”。在村团支部办公室,一对青年男女正在递交“恋爱申请书”,上面详尽无遗地罗列了各自的家庭出身、政治成分、学习状况和恋爱动机等内容。晚上,村部大礼堂里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村民们在津津有味地欣赏着那百看不厌的“样板戏”;而在不远处的小会议室里,“斗私会”已经达到高潮,积极分子们解剖自己,揭发他人,“狠斗私字一闪念”,一个个慷慨激昂,声泪俱下… …
您若以为我是在回忆六十年代中国的农村生活,那您就错了。恰恰相反,这里叙述的是改革开放的今天,发生在中国某省某县某村(河南省林县南街村)的真实故事。您若以为这里山高水远,与世隔绝,人们还在大搞“穷过渡”,那您又错了——人们被告知,这个村是该省南部的“首富村”,村内厂房林立,机器轰鸣,道路宽阔平坦,一座座豪华住宅楼拔地而起,村民们的衣食住行之用、生老病死之需一律由集体免费供给。一句话,这里早已发展到了小康水平,俨然是一个人间天堂。
我反复阅读了这则见诸报端的新闻,很快陷入一种十分矛盾的心情之中。我首先想知道,这条新闻到底是真是假,会不会又是某些惯于听风就是雨的人士的以讹传讹,或者干脆就是某个敢于大胆想象的作者的神来之笔?只是刊登和转载这条新闻的两家报纸一向都是比较严肃的,我凭什么就一口断定人家是在胡编乱造呢?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但接下去细细一琢磨,我就愈加百思不得其解了。
这个村庄如此完好无缺地保留了二三十年前的种种“样板”,是出于对那个特定时代的信仰的绝对遵从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呢,还是“去粗取精”、“古为今用”,着眼于“创造性的转化”?如果是前者,他们(应该说主要是这个村的领导)难道真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知“今昔是何年”?如果是后者,我同样不明白,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有着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如此生动活泼的形式,难道统统都不适合这个村的“村情”?
此村的“恋爱申请书”、“斗私会”、“样板戏”有没有当年风行时的主客观的“强制性”?如有,是否违反现行法律;如无,是否可介绍一下当年都不具备的“感召力”从何而来?是什么力量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人“乐此不疲”?
一边是令人不堪回首的“样板”时代,一边是让人羡慕不已的小康生活,报道把这两个本来截然对立的极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无形中给人以石破天惊般的震撼;原来在别的地方早已进了博物馆的“供给制”、“早请示晚汇报”、“斗私会”等等“样板”,竟然有着如此这般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的魔法,能够造就出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小康社会!“样板”十亿人都经过,只是“小康”的后果没见着。既然这样,报道的作者为何不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具体剖析一下这个村的“样板”和“小康”之间的奥妙呢?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大树特树的典型?难道不又是一条建设九十年代以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光大道”?… …
左思右想,碾转反侧,我脑子里始终是一团乱麻,始终未得其要领。这条新闻到底是真是假?这个村庄究竟是怎么回事?恳请作者及有关人士赐教与我。

————潘多拉
1994年12月21日〈〈法制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4-27 18:49 ,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