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94|回复: 1
收起左侧

[原创] 浅谈鲁迅杂文的比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2-7-22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喻,是文章形象化、多样化方法中的最主要一种,准确地使用比喻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下面以鲁迅的杂文为例,来谈谈比喻在文章的作用。鲁迅杂文中的比喻贴切、生动、通俗、新颖、精妙,他喜欢用比喻又善于用比喻,无论是说理、状物、还是抒情,都给文章增加了灿烂的艺术风采。鲁迅杂文中的比喻五彩缤纷、各具特色,归纳一下,大致有以下四个鲜明的艺术特征:
  首先是贴切、生动。
  比喻是运用一种事物来比拟另一种事物,因而比喻必须准确恰当,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鲁迅用“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来比喻“革命人”与“革命文”的关系;用“如一箭之入大海”来比喻人微言轻,没有效力;用“革命场中的一位小贩”来比喻杨村人;所有这些比喻,都是既形象又十分贴切。在《拿来主义》中,鲁迅把文化遗产比作一座大宅子,这也是他非常经典的比喻。他把文化遗产中对人民有益无害的部分比作大宅子中的“鱼翅”,对人民有益而又有害的的东西比作“鸦片”,把对人民完全有害的东西则比作“烟枪”和“姨太太”,很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应该吸收,什么应该扬弃,什么应该抛弃。
  其次,比喻新颖精巧。比喻最忌落俗套,贵在创新。鲁迅最佩服源廉,他在光绪末年时首先创办了“速成师范”,那时中国正在闹“教育荒”,鲁迅说:“所以这正是一宗急赈的款子。”这个比喻既贴切又新鲜,给人的印象是颇为深刻的。在旧社会里,大城市的“光天化日,熙来攘往”,不过是“黑暗的装饰”而已。鲁迅对此又进一步比喻道:“是人肉酱缸上的金盖,是鬼脸上的雪花膏。”这个比喻何等形象、简炼,又何等新颖、独特!鲁迅作为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作家,即使在运用比喻这一点上,也是表现得非常鲜明突出的。
  第三,比喻通俗。比喻切忌冷僻、古怪,因为比喻的目的本在于使读者易于明白事理,若是深奥难懂,使读者不知所云,那岂不是违背了使用比喻的初衷,适得其反了?鲁迅的杂文很注意就近取喻,他总是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说明问题,使读者感到明畅、亲切。鲁迅认为中国人喜欢调和、折衷,若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实行。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他作了个比方:“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为了说明生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之不呆能,鲁迅又比喻道:“要做这样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类似的比喻尚有许多,象把旧中国比作一只“黑色染缸”,将“国粹”比作人脸上的瘤、额上肿出的疮,把脱离群众自生自长的“天才”比作“一碟子绿豆芽”,等等,这些都是就地取材,极为通俗明了,易为大众普遍了解和接受的好比喻。
  第四,比喻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
  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体现于他作品中的每一个环节,也包括取喻之中。中国的封建道德文明,曾被他喻作“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宴”。他还把为帝国主义、北洋军阀服务的反动文人比作“蚊子”和“苍蝇”;把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走狗开设的书店比作“一座威严的街门”。这些比喻,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满腔憎恶。与此相反,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运动,却被他比作“荒野中的萌芽”;青年诗人、革命烈士殷夫的诗作,也被他比作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表现出无限的支持、爱护、关心、称誉之情。由此可见,鲁迅杂文中的比喻,充分反映了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思想感情,这一特点是可以给人们以深刻、有益的启示的。
    鲁迅杂文中议论之作是大量的,他从不满足于单纯用逻辑思维的形式来抽象地讲道理,而总是在适当的时候辅之以比喻,通过比喻使某个道理更易于深印人心。在谈到合作离不开生活、即使是想象也必须以生活为依据时,鲁迅没有停留在泛泛的抽象议论上,而是举出实例、运用比喻加以说明,从而使他的论点获得了令人信服的力量。他写道:“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些比喻,都起到了化抽象为具象、化复杂为简单的作用,对于促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接受作者的观点和见解,无疑是大有助益的。因此,我们对鲁迅杂文中的比喻要很好地领会和学习,培养我们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敏捷的联想力,增强文章的论辩力度。
  2002、7、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2-12-1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浅谈鲁迅杂文的比喻

是这么回事。本人主要喜欢鲁迅永做反对派的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5 22:00 , Processed in 0.0699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