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6|回复: 2
收起左侧

[原创]直击中国空军四篇----强国论坛式的游历之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3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击中国空军四篇----强国论坛式的游历之一  
前三篇请见:
第一篇:师长的故事
http://www.yehun.com/cgi-bin/topic.cgi?forum=33&topic=1517&show=64
第二篇:歼七与哨兵
http://www.yehun.com/cgi-bin/topic.cgi?forum=33&topic=1518&show=64
第三篇:军人生活
http://www.yehun.com/cgi-bin/topic.cgi?forum=33&topic=1546&show=32

以下为终结篇:
第四篇:军民关系
从昆明坐汽车南下,5个小时行进200公里,一路九曲十八弯。越靠近边境,就越有军队驻扎,有关军民关系的大副标语也越多。“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军民鱼水情,共建彩云南”“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看着这些耳熟能详的标语,我心默然。想起了好象是鲁迅说的:反过来听就对了。越是提倡什么,往往就越缺少什么。最著名的例子是:中央高喊团结,那么,一定是因为团结不够,才需要提倡。雅典人并不缺少民主,所以苏格拉底激烈抨击民主,一心提倡平等。
军民关系在中国,尚未得到充分的反省。上至精英,下老百姓,对此皆丧失了思考能力,顺着从小被灌输的统一口径而想当然。其实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不难发现其方方面面的矛盾。“人民战争”的美丽口号喊得山响,其背后的实质,是无比血腥的和卑鄙的:人民战争就是国家(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劫持和绑架。但是这又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一个组织必然需要个体为了组织而牺牲,而这个组织,可能确实又代表了大多数个体的利益。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民主制度下大多数的暴政”,试问:大多数人能要求某一个人牺牲吗?我不敢痛苦地深入,只就此提出一个论题供大家思考:到底是“军民不分”好,还是“军民相分”好?
军民不分,则意味着军民一体,两国交战之时,敌方就有了不分军民、一律屠杀的理由和需要。军人连累了自已的百姓。想想南边的越南人吧。解放军攻入越南,初时优待俘虏、善待平民,结果被以怨报德、蒙受了数万人的重大死伤。最后杀红了眼的人民解放军疯狂实施日本人的三光政策,见人就杀,见屋就烧,见东西就抢,炮弹子弹打光,把一切夷为平地后方才撤退。东方人习惯了“人民战争”思路,在我们常常歌颂美化之,然而西方人从反面点出了其残忍酷烈,提供了我们反省的另一个坐标。西方把我们叫做野蛮人,把蒙古人为代表的东方对西方的千年侵扰烧杀抢掠叫做黄祸!
战场上,尤其是战争打久了,人都变成了野兽。战争规则约束不了弱者,不然就是绵羊加笨蛋。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这个道理当然差不太远。其中有两种“半个例外”。一是在东方,被王道儒教薰陶了几千年的泱泱大国中华;二是绅士文化下的英美。凡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比如游牧民族,反而表现得特别残酷。德意志与俄罗斯都带有半东方半西方的性质。看看这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吧。谁也不比谁高尚。德军闪击苏联,瞬间推进几百公里,一路上的俄国女人全成了军妓、男人多被屠杀。苏联呢,三年后反攻进入德国,斯大林下令报仇,红军一路奸淫抢掠,红军杀到哪里,以德国女人为凌辱对象的随军妓院同样开到了哪里。最后兵临柏林城下,本来大有和平受降的可能,偏要不顾“杀人一万、自损八千”,下令强攻,用成百上千万俄国人和德国人的性命和屈辱,堆成了史册上可以大书特书的苏军攻克柏林的不世武功。
中国与英美这两种“半个例外”,各有其文化根基和特色。简言之,中国是一种弱势但自足的文化,英美是一种强势却讲规则的文化。
中国的国民性是很弱的,但是由于历史上长期领先,国家庞大、文化深厚,养就了一种不管领先还是落后都根深蒂固的整体自信、自大和自负,对外动不动就要“修文德以来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越南战场上,解放军不是被逼红了眼,本不会实行三光政策。就是烧杀抢掠,也是以血腥镇压反抗为主要目标,而并不是为了凌辱人格,享受野兽般作恶的快感。烧杀无数,但鲜少强奸,这就是一个佐证。相比大气而弱质的中国,同为东方人的小日本,那才是真正的流氓无产者,他反正什么也没有,靠旁门左道,在人类的历史上偶然崛起了一把,就必然是没有任何底线的为恶。
绅士文化下的英美又是如何?这个问题我接触尚浅,以陋思就教于方家。中华文明以君主制下大家都做稳了奴隶的“平等”为特征,早成熟、超稳定、永停滞。西方文文化源自希腊船队自由航行下所创造的海洋文明。特点是相信个人的力量,以“自由”(也就是自由地创造、占有和领先)为最高准则。西方文化和自由冒险精神遂造就了稳定的贵族阶层和贵族精神,后被不列颠和北美所继承发扬。宋襄公不击半渡不杀老幼的原则,在中国只是流光一现,在西方却被长久地坚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西方古代战争片中那些骑士和方阵作战,整整齐齐冲锋倒下的场景。这种强势自由进取的文化最终铸就了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实力蒸蒸日上,压倒了东方。而其讲究贵族式规则的特点,又造就了一种绅士气派。到了现代,英美军队仍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军队之一,不遗余力地减少人的伤亡,败则允许自已的士兵投降,胜则不过度报复对方的平民。当然,这只是从整体上和大概上来说的。相比之下,日本就是一架自已不分军民、对对方也不分军民的整体屠杀机。
扯远了。说说我所亲眼亲耳见闻的中国空军某部那一大块地方的内部军民关系吧。并由此引申一些。我认为,有如下三大关系是真实存在的:
一,养与被养的关系。军费开支全部来源于国家的税收。税收来自于百姓。所以,军队是老百姓养活的。不管个别军人如何凌驾于个别百姓之上,也改变不了百姓是爷娘,军人是儿女的整体性质。但是,当地贫困的百姓,又是靠军队驻扎在这里,才有了事业和活路。军队挥霍着国家也就是纳税人给的军费,大部分直接流入了消费领域,而当地百姓就靠着给军队提供衣食住行嫖赌逍遥,分走了一杯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又是军队养活了百姓。另外旁涉一句:因农产品价值相比于工商产值越来越低,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是沿海工商业养活了内地农业。具体举个例说,就是深圳人养活了内地某某国家级贫困县的人们。国家从发达地区工商业收到了巨额税收,然后转移支付给内地,用于人员工资和基本建设。而内地这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呢,那是一个本身并不创造多少产值的地方,农业仅足糊口、工业基本倒闭、商业是自已赚自已的钱。无非就是通过国家的投资建设的手段,拿着发达地区的钱转来转去分配着。再联系到军民关系,那么,军队充当了这种养与被养的关系中的中间通道罢了。
二,嫖与被嫖的关系。饱暖思淫欲,这个军队更不例外。军人由男人组成,百姓里有一半女人。部队生活封闭、单调,军婚一般都是两地分居,大约每年有两个月的探亲假,其余时间就是旷男怨女了。女人一般自重,可是男人就不那么老实。军队所驻,往往勾引当地女子、当地亦有较为发达的色情业。某军嫂探亲归来,愤对我言:你那不要脸的弟兄给我找了一个妹妹,我也得给他找一个弟弟。当地落后,嫖资不高,每次约在50元到100元之间,营科至团处级干部公务往来多由公款招待。妓女也比较喜欢军人,因为军人普遍文化素质较高,年青、干净,比起服侍深山沟里的老农民来舒服多了。当地少数民族女子性观念也很开放,特别喜欢汉人,往往有主动勾引者。军队内部流传的笑话也很多,兹举两例:一是老兵油子带新战友到夜总会破身,新兵没碰过女人,半天找地方不到,那妓女开始不解,后来才明白过来,可来劲了,十八般武艺全部用上。事毕掏出五十大钞,妓女连连摆手:按我们的行规,破身不要钱。二是班长带兵去嫖,每人身上都只带了五块钱。妓女说那每人只能来五下。班长说,行。一兵进去没一分钟就出来了,班长火了,说:你们这些傻冒,看我的。班长进去后,手下众兵只听到一阵操练声: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四、二、三、四!一~二~三~~~~四!!!这个笑语够绝吧?暗合后现代主义消解崇高的要诀,把军人严肃的操练口号调侃得狗屁不如。
三,打与被打的关系。军队是纯粹意义上的暴力机构,无杀气霸气不足以称军队。地方相对于军队,当然是弱势的。地方主要有百姓和政府两部分,一般都敬军队而远之。当今中国军队一般不插手地方事务,但总免不了打交道。一打交道就是地方吃亏,不管是黑道还是白道。几个兵回来脸鼻青肿,连长也不问事由,只问:打赢了没有?没有?滚出去,给老子打赢了再回来!公安局打了部队的人,残兵败将跑回来报告,大部队遂在团长带领下开着军车、架着机枪浩浩荡荡出发,连迫击炮也带上了。最后公安认错赔偿了事。某县号称赌城,主干道是吃喝嫖赌一条街,好多店都是当地黑社会开的,一排排的老虎机,每天的营业额达几十上百万。某日一辆绿色军车停在门口,跳下来十来个人,皆蒙面持冲锋枪,把整个店的人全抢光,老虎机全砸烂后扬长而去。事后调查,哪里会有结果,只有民间纷纷揣测,空司的人说是陆军干的,陆军说是武警干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12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直击中国空军四篇----强国论坛式的游历之一

第二篇和第三篇贴近军人的现实生活。
第四篇我不敢正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12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直击中国空军四篇----强国论坛式的游历之一

你这人太偏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5-8 01:22 ,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