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6|回复: 3
收起左侧

一篇看《绝对挑战》之后的随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1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个写下很久后没有发出的帖子,因为我自己觉得我没有真正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今夜听着窗外雨声淅沥,不知道怎么就想起了这篇放在文档角落里的旧文,竟然有了想把它发出来的冲动。:)也许,让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会在人们的读后中清晰起来罢。
     昨天看完央视2套的绝对挑战,心绪一时无由的沉重。此次绝对挑战与以往一样,三位应聘者要经历三关的测试,淘汰两位,胜出一位为企业的聘用对象。让我心有所感的是第一二两关里,选手的表现与实际淘汰结果。
    第一关是在丽江广场上的人群里通过对歌,找到藏题者,然后完成其所展示题目;三位选手我已经忘记了名字,且叫一号二号三号罢。一号通过对歌找到藏题者,知道题目是推销东巴木雕后,组织了三位纳西族女孩以歌声的形式作销售推介,结果歌声吸引了游客,买木雕的客人却很少,最后卖出2个雕塑,赚到五块钱。二号通过对歌找到藏题者后,知道题目是推销丽江粑粑(一种当地小吃),用去当地百姓家收集面粉做百家粑粑的创意作销售推介,通过游说推销出两个比当地粑粑翻倍价钱的百家粑粑,获利24元;三号找到藏题者后得知题目是推销当地商品,于是找到一家手工编织摩梭族围巾的店铺并说服店主到广场摆摊,通过以民族服饰包装自己以及很能总结产品特点的叫卖吸引了很多游客,然而三号忘情投入到叫卖工作中,没有把握住有购买意想的游客,最终是由织围巾少女帮忙卖出两条围巾。获利零。
     在第一关中,一号遇到他所组织的推销人员不辞而别的窘况,但他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最终由自己卖出了两件木雕;二号通过一种商业意识很强的办法,并贯彻于言语及行动中,说服一个游客以高价买下了她的两个粑粑;三号在广场对歌时遇到一个无意破译了暗号的当地女孩,并且在女孩的一再要求下暂时放下自己的任务与之再次对歌,在他的推销过程中为了说服围巾店的打工妹同意自己移动摊位到广场人多处,还拿出两百元作抵押,并在以后的叫卖中投入到忘我的地步,忘记了自己真正要做的是卖出围巾赢利。
      第二关压力面试,要求三位参与者说出自己认为应该淘汰谁并且叙说淘汰理由,一号与二号都认为应该淘汰三号,因为他没有明确的营销目的,没有实际的盈利,三号却认为该淘汰二号,因为他认为二号在有百家粑粑的创意后,推销过程中却没有突出自己的创意而是采用一种诱惑客人的语气:“来吧,参加一个很好玩很好玩的游戏。”以及动手拉顾客的方式,他认为推销应该是“吸引”顾客而不是“诱惑”顾客。面试之后被淘汰的是三号这位读完博士后放弃专业预备向商场进军的年轻人,本是照结局论成败的规律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那位以犀利问题做面试提问并与参与决策的女老师,在宣布了这样的结果后,却以一种激动而带泪意的方式述说了她的遗憾,她以及其他评委都为三号在这次参与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亲和力以及对所做事情的投入表示了相当的好感,然而商场需要的是一个盈利目的明确并且要实际赢取最大利益的游戏规则,他浓郁的人情味儿与忘我投入否认工作态度并没有为他赢取实际的利益,他显然不是适合人选,而且由此提出了大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是否应该有所改进的问题。
     看完这一节,我心绪突然沉重了起来,在整个应试中所行所为有着他独特的可爱之处的三号,言行都有着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在第一关的有限时间里寻找藏题者的时候,他会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子的要求而放下自己的事情完成女孩的心愿,在面试中也以自己书生气的应该以“吸引”而不是以“诱惑”的言语及行为去进行推销的出发点而得出应该淘汰二号的决定,然而企业最终的聘用者正是他认为应该淘汰的二号。我能真切感受到这个选手在整个事件中所表现出的理想化状态,甚至为他那种依然如在象牙塔里般的纯净而感叹。
    第二关开始前,主持人问他在第一关的闯后感,他很自信的说:“原来很简单。”他的自信源于他在这个过程里充分的享受着投入到整件事的乐趣,而浑然忘却在这样的竞争中,过程并不重要,是否英雄完全是以成败来论取的,企业需要的是一个能为企业赢取最大利益的营销者,而不是一个享受竞争过程并且错过商机的忘情投入者。他出局了,然而他的失败却是让决策者隐含泪意的遗憾与对教学方式的置疑,也让我或许还有看过这个节目的一些观众的心里有了莫名的伤感,给了我一个静静思考现实与理想化之间差距的机会。一首歌里唱道“投入的笑一次,忘了自己……”
      其实,在整个应试过程中,他有着无比的热情与投入的信心,一号二号在广场里对歌都遇到了不被人搭理或者是讶异的对待,只有他在整个对歌过程里遇到的都是热情真挚的应答者,他个性的魅力可见一斑。为了说服店主移动摊位到广场,拿出两百元作抵押,全然没有去考虑自己如果卖不出相应数量的围巾,他将血本无归;而投入的叫卖更是让他彻底享受着过程的乐趣,忽略了需要盈利才是成功的结果,他所欠缺的就是那么仅仅的一点“商业意识”,然而这却是让他经历失败的主导因素。那种追求人与人之间一种理想化状态(是推销也应该是吸引而不是诱惑),更是在这个以盈利为最大目的的商场游戏规则前显得那么幼稚可笑。他的行为始终贯穿着一种状态,真诚,热忱,没有城府,甚至没有利益的观念。他让我想到两个相对的词“性情中人”与“社会中人”。
     “性情中人”按照自己的个性去生活,“社会中人”则是按照严格的游戏规则去生活,性情中人始终喜欢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认为生活应该处处花香,只要自己努力过投入过,成败得失不需要计较,然而他们的梦想总会在现实面前委屈着;“社会中人”却能清楚看到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什么,而按照社会的需要去生活,哪怕抛却自己的初衷,自己的个性,甚至自己的准则,然而抛却的成果却是斐然的,他们得到自己需要的一切,实现自己的目标。我无法分清这样的两种人生孰优孰劣,坦率的说,我喜欢性情中人,因为他们可爱,而可爱就是因为他们真他们善他们美,然而我的作为却让我直觉自己是一个社会中人,因为我在为自己的生活求得保障的时候依然做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说自己不喜欢说的话:)
     人说:“幸福在于过程,意义在于结局”。然而很多时候,我不知道,幸福二字与意义二字,究竟谁更重。三号在此次应聘经历中的失败更让我有着深深遗憾有着伤感。不久前看过一篇读者编读往来里的文章,一读者写道“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放弃了对读者的追寻,把它置于案之角落,因为书里所表现出的理想境界无时不刻让他感受到现实与理想化之间的差距,他决定不再相信那些关于真善美的传说”。这位读者后来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因为在那个阶段里,他经历着人生的挫折与失落,然而却是他一度不再相信的东西给了他心灵的慰籍与力量,他走出了困境,再回首的他重新省视自己的内心,才发现,其实对于真善美的渴求自己何曾放下过。
    由此我知道了,不过怎么样的社会化,人们的心里依然是有着一块净土的,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无时不在。其实过程与结局并不是两个截然的概念,能感受到幸福的我们是生活的有意义的,而有意义的人生又让我们是幸福的。人的一生可能会有很多时候在高山与低谷之间徘徊,理想化也许会让我们在现实生活里有着暂时的碰壁,但是只要坚持着走过去,哪怕被生活的荆棘刺得头破血流,但是,只要我们还有对理想的追寻,有一颗鲜活的燃烧着的心,那么,我相信,走过去,前面又是一个天。我不知道三号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失败之后会有着怎么样的心态,但是,我相信,他必能有一番天空让他尽情挥舞的,因为,我们虽然不能理想化的生活着,可是,我们却能在理想的支撑下走过人生的风雨,迎来灿烂晴空。理想化与现实虽然有着距离,但是理想却会支撑着我们在现实生活里的探寻,让我们拥有自己的天空。也许,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在现实里理想的生存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8-1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看《绝对挑战》之后的随感

    很坦白的心里描述,认真的文字值得我们认真看看。个人觉得提出的问题不是很突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看《绝对挑战》之后的随感

    谢谢云雾版主能抽出时间读青柳的随感文字:)
    这篇随感之所以写完很久都没有发出来,就是因为我能意识到很多时候,囿于自身的局限,我常常对事物有所感,却不能深感。其实,我在这篇文里也许也于无意中表达出了一种以成败看得失,以评委的取向作为社会评判标准的问题。也许,在我带着疑问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的功利与浮躁的时候,我自己本身也浮躁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7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看《绝对挑战》之后的随感

    我也常常看这个节目
    喜欢看那些幽默风趣的选手
    商人重利
    无商不。。
    所以我不适合
    也没那个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6-2 07:32 ,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