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5|回复: 3
收起左侧

[zt]王翦的"精明"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4-30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雾山在 2007/05/01 17:10 第 1 次编辑]

在我们阅读历史的时候,名将的结局历来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作为生长在中国的男孩子们从小就在史诗演义的浸润下养成了对英雄的情节,包含了孩子们小时候的一个英雄梦。记得我小时候看小人书看到韩信被吕雉杀害的时候,心中立刻被一种壮士扼腕,英雄末路浓重悲凉的气氛所笼罩,堵的慌。英雄的不幸遭遇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多大撞击那种滋味很不好受。那时侯的感情是最纯的,它包含了我们自己赋予英雄们的自我编织的强势人格和民族气节。英雄末路是我们不愿看到的,那时候对历史还未能形成完整系统的理性思考,所以那时的英雄固然可以象现在的荧幕英雄一样对人们的情绪有所震动,但是却只强调情感的投入,披上了一种神秘虚无的神秘色彩。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和对史书认识的加深。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政治环境下功臣在功成之后的抉择的认识加深后,对英雄的同情加上了一层理性的光环。对英雄不幸遭遇的背后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
中国历来是个官场社会,在封建时代尤甚,其背后的险恶和狠毒就连在战场上杀人不 眨眼的将军也会为之胆寒。再加上军事哲人克劳塞维茨所添上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一论断的提出更加加固了军事与政治的联系。
由于中国政治中君权力量的至尊无上中国的将军们也往往也会在心理定位上做出调整,制定出自己一套为人处事的原则以协调自己与君主的关系。这种调整不是在向投机取巧和圆滑蜕变,而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奇怪的心理定势。我们姑且称在心理定位上调整的好的称作现实主义者,而将那些不善于应酬,执着于军事本身的比较单纯工作的人称为理想主义者。
揭开历史的面纱,从中选取一个标本来看我首先就会隆重推出一个奇怪的将军,他就是秦国大将王翦。王翦这个人既没有李广项羽的传奇浪漫,又没有白起李牧的战功赫赫,更谈不上袁崇焕文天祥的忠贞为国。他的身上体现了林语堂先生中国人的性格号脉后所得出的老俏圆熟。更符合中国式的中庸的稳健持重,王翦这个人相比于其他将军缺少了一点振奋人心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魄,可是却具备了他人所不具备的对中国政治环境的理性认识,对于云波诡谲的政治气候他的灵敏度很高。他一辈子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也从来不奢望做出一点出格的事情,他小心翼翼的行事,严肃认真的审视。只有当要做的事情纳入到他所设定的轨道的时候才会有所行动,我们说这样的政治头脑是其他人所望尘莫及的。他在秦始皇的手下做了几十年的将军始终能够屹立不倒,圣眷颇隆,由此可见一斑。
王翦这种性格的生成可以说是历史的不幸,可能有很多人会讨厌这个满脸城府,乖巧灵活的老头。但是处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这也是一种幸运。为什么说是一种幸运,我们接下来讲。
秦国再灭掉了燕国之后便将其矛头对准了南方大国,楚国。众所周知,秦始皇是一位雄才大略,好大喜功的千古一帝。他的不受制衡的专制也是历史上少见的,好大喜功的人往往 目光远大,野心勃勃,积极进取,有时不免显出计划不周密,稳健的毛病。
在灭燕一役中,秦国年轻的将领李信脱颖而出,其生燕太子丹更是极大的刺激了秦始皇的虚荣心。因此就象电影明星老了不耐烦,年轻人更上台的规律一样,在征讨楚国之前秦始皇在心中虽然已经有了选择,但是为了显示君主体念老臣之心,还是装模作样的首先咨询了一下老将军王翦那时侯已经是年过六旬,白发苍苍,他对于秦始皇喜新厌旧的心理早就有所洞察。但是既然问到了自己,却又不能不说。他说非要六十万军队才能消灭楚国。秦始皇又问李信,李信年少气盛,放言二十万便可以彻底击败楚国。秦始皇大为高兴的说:到底还是年轻人有胆色啊。此时的王翦本可以继续向秦皇进言,言明李信如果进兵的话,二十万大军肯定会全军覆没。我想以王翦的聪明,出兵之前洞悉先机是不在话下的。
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他知道秦始皇这时候正处在一种盲目自大,顾盼自雄的非理性状态中,如果此时进言不但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因为给秦始皇的兴头上浇冷水而触怒这位不可一世的千古一帝。所以他选择了退让而告老还乡。这种退让你可以说他为了保全自己圆滑乖巧,但是却不能因此否定他的这一决定的明智和清醒。以这场战争为筹码为自己将来东山再起留下余地。这一招虽然有些圆滑,但却有效,因为他知道能打败楚国的只有他王翦,留下了他就等于留下了打败楚国的可能。所以以王翦的聪明,是绝对不会为了二十万大军的性命而丧失掉自己的有用之躯的.
王翦的这一决定看似圆滑,但却是建立在对秦楚两国力量对比基础上的,透出了他对战争全局的认识和把握。在灭楚之前,秦国已经灭掉了赵国,燕国,韩国等国,在征服东方六国的进程中已有其三国的土地,资源,兵员。所以区区二十万人马的损失是不会影响整个战争态势的发展,就好比二战末期德国在阿登地区的大反扑虽然一度使盟军惊慌失措,但却也反映出德国的虚弱和回光返照。而王翦告老还乡后也不是优游林下享清福,他一直都在思考研究打败楚国的方略,楚国是大国,广有沃野五千里,地大物博,兵多将广。对楚国的战争不可幻想速胜,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所以王翦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圆滑,他一直在密切关注战争的进程,他只是在做自己分内的事情罢了。这种只做可能做到的事情的务实精神难道不值得提倡吗。
回答是肯定的,易中天先生说过,成功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李信果然兵败,督尉也死了七个,秦始皇在震怒之余也立即后悔自己的轻率用兵,马上纠正了错误的想法,亲自去王翦的故乡去请他。此时的王翦再家中苦思良久,已经对打败楚国有了明确成熟的指导思想,就是我方才所说的持久战。但是问题又来了,持久战是要建立在长期围困的基础上的,而长期围困是需要大量兵员的,六十万人的调动在秦以前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再次,长期的围困,过于拉长的战线,这在信息技术装备不发达的古代对发动这场战争的皇帝和领导这场战争的将领的神经,毅力和决心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这么多士兵交给一个外姓将军外放其权,任其自由行动很容易造成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可怕后果。对这一问题,王翦在战前有过充分的认识,并且做出了应对。他知道要打这么大的一场长期的持久战,皇帝和将领必须在战前建立起一种充分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样才有助于战争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出征之前王翦频频象秦始皇上书,声明为子孙几后代计,要求获得大量的良田美宅以养其尊荣。有一次他的副将蒙武来到王翦的营帐想与其共商讨楚大计,却发现他的这位大将军却在恬不知耻,无所顾忌的在写奏章要求获得赏赐,为王翦这一反常的举动感到不解,就当面问王翦说:王将军,仗还未开始打,你就接二连三的上书要求获得赏赐,这未免也太多了吧。哪知王翦拈须笑道:我太了解皇上了,他是个非常多疑的人,此役交给我这么多军队,如果我不在此时频繁上书要求获得封赏来暗表真心,他能安心吗。战前如果主帅和皇帝不能建立充分信任的话对我们的讨楚大计极为不利啊。听的蒙武是恍然大悟,连连称是。
作为一个赳赳武夫,王翦在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始终对上层权贵之间的倾轧有着清醒的意识,在国家利益和个人事功上进退有度,他的深思熟虑和煞费苦心帮助秦国的统一进程中清除掉了一个最为难缠的对手,楚国,自此以后秦国更是意气风发,所向披靡,终于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统一大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5-1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zt]王翦的"精明"

    有见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5-1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zt]王翦的"精明"

    好长的哦,没看完……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7-5-2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zt]王翦的"精明"

    嘎嘎~~无疑大秦帝国的战将们是幸福的。
    他们有个明主,在统一后也可以颐养天年的活着。
    王翦、蒙括是《史记》所记述,幸福着的战将的代表吧。
    实际细分析,那是一种有别于中原的异族文化,而刘邦只是继承了疆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2-23 10:11 , Processed in 0.0707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