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70|回复: 8
收起左侧

中国以巨大的牺牲背走了美国的通货膨胀[转]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2-21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万事不恭在 2007/12/21 23:55 第 1 次编辑]

     [color=#00008B]美国联邦储备局于2007年9月18日减息0.5厘,在此四天之前(2007年9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加息0.27厘;在这一加一减之间,中美息差扩大了0.77厘;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在两个关联度如此之高的经济体系之间,为什么会出现经济政策的逆反?
  
  原因是作为利率政策依据的CPI出现差异,中美两国的CPI出现了差异化的走势。美国的CPI走势平稳,中国却出现了CPI疯狂的上涨。
  
  仔细分析中美两国的CPI走势,有一个惊人的结论:中国以巨大的牺牲,背走了美国的通货膨胀,为美国制造了低通胀高增长的经济奇迹。据保守估计,中国2007年度将为美国提供的隐性贸易补贴可能高达2500亿美元,对全球的贸易补贴可能超过5000亿美元。
  
  中国提供给世界的贸易补贴来源于三个压低:第一压低劳动力价格;第二压低资本价格;第三压低资源价格。中国正在付出巨大的牺牲。
  中国对全世界的补贴,规模仍在急剧的扩大过程当中。当中国的劳动力、资本、资源无法持续支撑这种扩大的时候,要素成本就会自然上升,以成本上升拉动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这种以成本上升拉动的通货膨胀两年前已经出现了。很可惜,中国的被海内外经济学家误导,持续采取操纵要素价格的方式抑制通胀。时至今日,中国的发改委仍然要控制要素价格上涨,幷继续以此控制通货膨胀。也就是说,中国要承受远远大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赔款,也要补贴全世界,这就是美国减息而中国加息的奥秘。
  
  以中国之大,竟然无人理解通货膨胀的真实含义。看到那些关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鬼话,令人欲哭无泪。
  
  为什么一边急速推高土地价格,使资产通胀一发不可收拾;为什么另一边强力扭曲商品价格,压抑CPI数据,制造虚假的商品低通胀。中国为什么不能输出通胀?中国的P之中,有66%是由境外需求拉动。中国在要素价格上每压低一分钱,就补贴世界0.66厘。我们为什么还要拼命地压低要素的价格?
  
  不能不指出,通货膨胀是财富转移的最佳方式。资产的高通胀和商品的低通胀,使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迅速向资产拥有者转移。这是隐蔽的国内财富再分配。中国高通胀和美国低通胀,强化了美元实际购买力,使中国财富迅速向美国转移。这是隐蔽的国际财富再分配,是国际强势资本对弱势资本的残酷剥夺。  


目前国民经济正艰难运行,就好比骑自行车,嫌其速度快,就给其放气,慢不下来,就进入到掐脖子中,中国经济很可能硬着陆!未来堪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2-22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以巨大的牺牲背走了美国的通货膨胀[转]

  值得关注与思考,希望阅读此贴的不只是平民百姓.....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2-22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以巨大的牺牲背走了美国的通货膨胀[转]

作为国民中的一员,我只能一边了解一边痛苦,除了承受啥也不能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2-22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以巨大的牺牲背走了美国的通货膨胀[转]

与国内的垄断企业有很大的联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2-23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以巨大的牺牲背走了美国的通货膨胀[转]

中国的通货膨胀真到了失控的边缘了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2-24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以巨大的牺牲背走了美国的通货膨胀[转]

高层有自己的目的,老百姓无法改变现实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0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以巨大的牺牲背走了美国的通货膨胀[转]

这些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根本就是天方夜谭,那些掌管大权的腐败分子们才不管这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1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以巨大的牺牲背走了美国的通货膨胀[转]

有人大批<货币战争>一书,事实上此书可以解释此类问题.
美国人惯用这种经济战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1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以巨大的牺牲背走了美国的通货膨胀[转]

有些时候,吃亏是一种不得不使用的战术。虽然代价确实相当的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2-22 23:50 , Processed in 0.0773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