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62|回复: 4
收起左侧

[原创]官知止而神欲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官知止而神欲行
——《黄爱平诗选》意境欣赏举隅
•吴同和•

我爱读诗,但不懂诗,尤其是新诗。孩提时咿咿呀呀地念“红豆生南国”,“白日依山尽”,“床前明月光”,青年时不求甚解地读郭沫若,读田间,读贺敬之;而后囫囵吞枣地读雪莱,读《神曲》,读泰戈尔,读普希金;再后来,因教学需要,戴上老花眼镜读舒婷,读顾城,读北岛,读后现代诗,徒生吞活剥而已。到如今,却又醉心于唐诗宋词,但仍然一知半解。
我有个非常顽固且特别不合时宜的观点,以为但凡是诗,起码要合辙押韵,讲究平仄,方可诵之琅琅,记之切切,传之远远。而当今一些诗作,或太白太俗,淡而无味;或虽有意境,且蕴哲理,奈何失了韵律,少了平仄,如“周诰殷盘,佶屈聱牙”(韩愈《进学解》),难以上口……故虽参悟再三,仍似懂非懂,因而困惑不已,进而对“作诗者多,读诗者少”的奇怪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
然而,《黄爱平诗选》却动摇了我的观点。一方面,黄爱平先生能以敏锐的视角透视社会焦点,参悟社会人生,诗作充满了生活情趣,喷洒着泥土芬芳;另一方面,诗人汲取了中国古代诗词讲究韵律的精华,并有所变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读了几个短章,体味到诗人功力之深厚,遂饶有兴味通读之,潜水般欲探其幽玄之珍,然尚未及中部,便已进入一个奇妙的境界,获得了一种特别的审美愉悦。于是不知浅深地试图破解其密码,参详其玄机。披阅再三,终为其思想之深邃多维、情感之质朴绵长、内蕴之丰赡厚重、格律之新颖别致所动,更为诗人将以上诸元素和谐地熔铸在作品之中而啧啧称奇。
这使我想起《列子•说符》里的一则故事。伯乐力举九方皋为秦穆公相马,穆公使皋求之。三月后禀报,得一匹“牝而黄”的骏马;穆公一看,竟然“牡而骊”,非常不高兴,责怪伯乐怎么推荐一个连毛色雌雄都分不清的人为他相马。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黄爱平先生的诗,亦“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之“千里马”也!正因为如此,《黄爱平诗选》在各级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2008年元月,《黄爱平诗选》荣获了由湖南省作协颁发的第三届毛泽东文学奖,这是湖南文学作品最高成就奖。
    诗歌贵乎创设意境,而独特意境的获取与诗人的品德、智慧、才学、感情密切相关。有的意境,倘不及时捕捉,便稍纵即逝;有的意象,许多人熟视无睹,诗人却慧目禅心,不但能牢牢抓住,且使之形象化、典型化,如清代著名作家郑板桥所言,善于将“眼中之竹变为胸中之竹,进而成为手中之竹”,令人读之共振共鸣。历练有素的黄爱平先生就擅于此道。他所创设的意境,颇耐玩索,大有令读者“官知止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之奇效。请看《五岭》(《黄爱平诗选》21页,以下篇目仅标明页次)。
五  岭
五岭出乎意料地安详
唢呐吹得天空微微颤抖
十万颗太阳高悬当头
绿树有如瀑布一般奔泻
曾经有娥皇和女英坚贞地走过
爱情死于传说的途中
黎明驰过柳子的想象
有一辆破碎的大车
紧挨几千里云和月
我看见一条埋葬文心和历史的河
像悲愤的血管一起一伏
五岭在众鸟的喧嚣中吐出
巨大的石块
我们自痛苦中脱颖而出
在风中起伏,是不眠的山
落叶上那秋日的私语是多么遥远
千年大风把稻子吹倒向我的家乡
五岭是安详的:它接纳了娥皇女英的坚贞,见证了帝舜二妃的爱情,经历着数亿年沧海桑田的巨变,翻阅着近千载动地惊天的诗文。五岭是喧嚣的:由于造山运动,由于社会发展,由于人类行进,由于“阵痛”频繁,它不得不在“痛苦中脱颖而出”,在“风中起伏”,成为“不眠的山”。而今,它又一次“安详”了:“千年大风把稻子吹向我的家乡”,这是怎样一幅令人陶醉的瑰奇画卷,这是怎样一个可绕梁三匝的稀世乐章?“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一个短章,几组语词,三个意象,足以让读者思接千载,浮想联翩。于跌宕起伏的描绘中感知“五岭” 的雄浑苍茫,于喜怒哀乐的表述中体会诗人的实感真情!“五岭”(高尔基称之为“这一个”)的成功塑造,可谓“包孕历史,启示未来”,其历史人文内蕴与人类复杂情感妙合无垠!品味这个邈远宏富的意境,我们深感诗人思想深邃,胸怀宽广,运思奇巧,同时也为其遣词造句的突兀而叹服。“十万颗太阳”,虽则夸饰,然与“瀑布”、“唢呐”、“娥皇”、“女英”相衬,竟给人以“谬而不谬,不谐而谐”之美感;同样,“大车”以“破碎”修饰,闻所未闻。然而,读者如果能联想到元和年间柳宗元的坎坷与磨难,则“大车”如仅以“破旧”状之,似不足以表现柳子运命的多舛。道理很简单,“破旧的大车”尚能赶路,而“破碎的大车”却已寸步难行。诗人以“破碎”饰“大车”,已达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说诗晬语》)之境。
《黄爱平诗选》中赞颂母亲的篇章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欣赏这些篇什,同样可以领会到诗人善于创设意境的匠心。请欣赏《春天在河的那边》(25页)。
春天在河的那边
母亲牵着我的手
踏进一片青青的田野
风轻轻地吹起
母亲的长发
两只蝴蝶
在我们身边飞舞翩翩
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远
不管生活有多难
走过了寒冬
春天就会出现
在河的那边
“母亲牵着我的手/踏进一片青青的田野”。映入“我”眼帘的世界无比美好,特别温馨:亲情浓郁,春意盎然,母子间的惓惓深情与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已融为一体,几不可辨。看,“春天的脚步”不舍昼夜,捷足先登;“母亲的呵护”如影随形,不离须臾。彩蝶翩跹,加浓了春天的情趣;母爱缠绵,洒满“我”前行的征程。试问,“春天”究竟在“河的那边”还是“这边”,母爱是在我的童年、青年,抑或永远?自然界,春秋冬夏,时序有异;人世间,母爱春晖,百年如一啊!李太白著名五律《渡荆门送别》有“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联传之千古,意谓故乡之水不辞万里把诗人送上生活道路的远大前程;《春天在河的那边》也传达着类似的信息:伟大的母爱不辞万里把作者送上生活道路的远大前程。这个短章虽明白如话,但意境悠远,含蓄深沉,且一韵到底。其情与景、事与理已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至纯至醇,大善大美。这卒章之句,“使人执卷留连,若难遽别也”(李渔《闲情偶记》)!
男女情爱是永恒的主题,在《黄爱平诗选》中随处可见。把玩《静午》(31页),其美好意境的创设令人心猿意马。

静 午
那是五月的正午
缤纷的阳光与落英
静静地洒满了
你长长睫毛下的梦幻之湖
漫起一片芬芳的薄雾
一匹白马翩翩奔来
舒展微笑的羽翅,于上空
久久地盘旋
湖水渐渐地涟漪开来
并涌起了晶莹的浪花
风软软地拂过青青的山坡
远处牛哞声声,划过
宁静辽阔的蓝天
在你从不注意的某个方向
有一双眼睛
疯狂地吞吃草叶和沉默的距离
凝视你
松懈了防线的
另一种状态
《静午》所表现的是“另一种状态”的意境和情怀。对于“窈窕淑女”,诗人虽欲“琴瑟友之”,但却又特别理智、谨慎,予人以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欣赏这首小诗,读者仿佛走进古代才子佳人“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娴雅心境,也好像目睹着当代青年用眼神“疯狂地吞吃草叶和沉默的距离”的率直性行。一对集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身的热恋青年男女的音容笑貌与难状心理,便活脱在读者面前!
阳光灿烂,落英缤纷,雾幔薄薄,涟漪盈盈,翩翩白马,款款清风……这一切,给诗人以圣洁的爱情和律动的心音。于是,兴奋、激动,远眺、近观,彷徨、追寻,迫不及待地欲邂逅情人,以迅速进入“另一种状态”。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其实谁也说不清楚。也许有洪水冲闸似的轰呜,可打破这“静午”的寂静;也许有相对无言的凝视,能延续这“静午”的时分;也许有飘然而至的幻象,会衍生出“静午”难以想象的声色光影;也许有可望不可即的焦躁,让爱侣充分享受到“距离产生美”的神圣与纯真……掩卷良久,居然还“官知止而神欲行”。瑶族青年男女的纯情真爱遂得以诠释,“静午”的意境,因为有了“人”,有了这对男女青年,便被演绎得格外妩媚动人!
诗歌是凝炼的艺术、语言的塑雕。欣赏诗歌,常常会撩拨读者的情思,引发其二度创作的广阔空间。欣赏《静午》,少男少女自不待说,就是年长的朋友们也可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回眸。由于“静”,更容易“思”。读李太白《静夜思》,忧郁思乡之愁倏然而至;读黄爱平《静午》,男女爱恋之情油然而生。盖前者乃忧恐之径,今人已再难经验;后者为浪漫之旅,男女皆可共鸣。
诗人是否借鉴《静夜思》,我们不得而知;然而两相比较,却妙趣无穷。应该说,这是诗人睿智与才情的充分体现。
作为一种超浓缩的艺术载体,诗歌同时也应该是跨时空的。赋予其生命意义的元素甚丰,而在众多元素中,文化基因必不可少。黄爱平先生当然深谙此理,故其诗作在创设意境时,不忘文化底蕴和乡土风情的聚结。《莲》(14页)堪为典范之作。

荷花开过之后,荷叶
就是夏天的手掌,把天空翻开
妹妹的心事一目了然
采莲归来,以文火清煮
甚至摆上文化的桌面
从古典的诗意到中药秘方
从养莲的夫差,到
恋莲的白朴
我知道清凉与苦涩有关;高洁
与淤泥有关;佛理与世事有关
但我不知道以莲阐义
当月光,以更为幸福的方式
看待世界,我就明白
为什么,平房里面
纯洁的人们,双手托一把莲子成婚
诗人开诚布公:“采莲归来,以文火清煮/甚至摆上文化的桌面”。何谓“文化的桌面”?随着诗行的逐一展现,一个以荷莲为意象的袖珍长轴徐徐拉开,令人目不暇给。虽然由于读者文化修养的差异,其感悟不尽相同,但几乎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因诗人指点而从中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获得多层面的美学愉悦。读着这样的好诗,耳畔或响起唐代大诗人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的渔家儿女《采莲曲》的吟唱,眼前或浮现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所描摹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莲,口中或吟诵清代戏曲理论家李笠翁《芙蕖》之“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的精彩句段;甚而或看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观音大士的莲花宝座,或联想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的恋莲情结及2500多年以前苏州灵岩山上吴王夫差建造馆娃宫让西施居住,在宫内玩花池养莲的轶事……至于民间广为流传的莲连姻缘的风习,丰姿绰约的莲之或宁静或欢愉的象征意义,则更是如睹如闻,分外亲切。短短百来字,时空如此广袤,内涵如此丰富,意境如此静雅,语词如此精微,实在难能可贵。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种种,并非简单罗列和无谓堆砌,而是有机揉合与诗情凝聚,绝无掉书袋之嫌。细细品来,只觉得自然流畅,浑然天成。
耐人寻味的是,铺叙之后,竟戛然而止,却以“为什么/平房里面/纯洁的人们/双手托一把莲子成婚”煞尾,仿佛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让读者思考。然而,其答案却又是不言而喻的。这个技法,东坡大学士谓之“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与其美丽的“凤冠”相对应,此结句实为一“豹尾”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4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官知止而神欲行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写现代诗的模式,第一首颇相符
后面几首个人蛮喜欢的.尤其最后一首<莲>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5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官知止而神欲行

好文章能够让读者读有所获。
一次次走捷径,从楼主的读后感中汲取精华,
被肯定的是你,被帮助的是我们:)

对黄爱平的诗我从未接触过,被此文引导品来别有一番滋味,谢谢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7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官知止而神欲行

谢谢先生给我们带来的精神食粮~~~~敬上月光酒~~~~新年快乐,幸福吉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30 09:32
  • 签到天数: 5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8-2-19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官知止而神欲行

    官知止而神欲行:那就是心驰神往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4-27 07:54 ,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