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89|回复: 47
收起左侧

无情对:三关镇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关镇
说实话,咱真的不清楚什么叫无情对,之所以出此联是找老师教导教导,什么叫无情对,这里有什么技巧和规律!谢谢,鞠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三关镇
半边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无情对的意思是工整,但又八杆子打不着
例:三尺天蓝缎
    六味地黄丸
   
    五月黄梅天
    三星白兰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三关镇
二传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6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谢指点!明白了!鞠躬!
五样松
是不是这么着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五样松是什么松?关应该是动词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不错呵呵,待我想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六合枪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转个资料大家看看。
一、无情对的特点               
无情对的特点,首先是对仗上面的工稳,何谓工稳,举例说明:五月黄梅天//  三星白兰地。  

诸位请看,三对五,数字相对;星对月,天文相对;白对黄,颜色相对;兰对梅,花卉相对;地对天,天文相对。可谓字字相对,工稳非常。

  无情对的另一特点,就是上下联意思风马牛不相及,再举一例子:皓月一盘耳// 红星二锅头。               

  这是最近在云心文秀中对的无情对,为云无心出岫的出句,“皓月一盘耳”,是一个感叹句,意思为:皎洁的月亮,象一个圆盘一样。 到了对句,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解释成:“红色的星星象两个锅子里面的头”的,只能用其原来的意思,就是一个品牌产品的名称。

   上述的例子,是一个很极端的“风马牛”,而无情对中,也有对句意思与出句能作牵强配合的,举例说明: 水发千支终入海// 风流万种尽归天。下联的意思,很明显是嘲笑“风流人物”要“归天”的,但若要强词夺理的话,也未必是不能说得通:风无论怎样的流动,最后还是要归到天上去。               

由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大家不妨探讨一下。

         二、无情对的创作            

   无情对的创作一般有以下几种:               

              1、反推论   

   反推论,是指作者的创作思路从无情对的对句开始,通常是由一句俗语、熟语或成语等既有句子而反向寻求出句。比方说,云无心出岫的:同观日落、皓月一盘耳,搜集资料的:甘地有缘涉足非洲,等等,均是属于这类反推论的创作。这一类型的创作,通常作者会把后得的句子发表出来,和大家作一个愉快的交流,到最后有人能度出其心思了,便大可以报以哈哈一笑。所以我很遗憾当天一下子便把搜集资料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给对了出来,使之没有了这一份享受。

              2、巧合

    巧合,是指出句者本无意求无情对的,但对句者在灵光一闪处把其对成无情对了,比方说,刚才的“风流万种”句,就是这样的情况。

    巧合的无情对,在质量上通常会比反推论的无情对稍微有所欠缺,越长的句子越能反映出这种差距,这点很正常的,因为长的句子,受到的限制会比短句子多。

                3、求句

   这在一些比赛中通常会看见,其中也偶然会发现有佳品,但同时也不得不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出句者可能没有考虑到无情对句存在的限制,是所有对仗中最多的,往往出了句而得不到好的对句,如某处比赛中的无情对出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应对者无数,但效果不甚佳,我曾想了许多种方法去应对,但都因为条件不足而不能完成。

   二是出句者自身对无情对的概念不甚了解,常常把产生歧义的对句作为出句,那么即使对句者对出了原句,总体效果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举个例子:牙刷,一般就是指日用品,但在粤语里面却有指人“飞扬跋扈”的意思,以“毛巾”作出句,对以“牙刷”,能让人忍俊不禁,但若用“牙刷”作出句,对以“毛巾”,便觉得索然无味了。            

              三、无情对的手法--借对              

    无情对为何通常会产生妙趣横生的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法,就是借对。这里所说的借对,不是常见的借字(如清字借代青字,鸿雁的鸿字借代红色的红等),而是借义,从逻辑上讲是偷换概念,如: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又如: 珍妃苹果脸,//  瑞士葡萄牙。为何要“借”呢?概因无情对之所以“无情”,是其能产生歧义,而歧义的构成,是源于我国文字的精妙性,一些字(词)具有多义性,即使是两个组合相同的句子,也可能因意义不同而大相庭径。这点,在外语上也会有一些,但从来没有哪一种文化可以与汉字的精深奥妙匹敌。               

              四、无情对手法在联句中的运用               

  无情对,作为一种独特的对子形式而独树一帜。我曾经作出过尝试,就是在对联里面加入无情对的成分--运用借对手法入联。请先看此联: 乡下采风,一架瓜棚遮北斗;[孤峰倨坐] // 山中避雨,半边竹笠寄东坡。[御赐金牙].  联中的“山中避雨”对“乡下采风”,便是用了借对的手法,“采风”,一般是指新闻、艺术工作者到乡间去搜集、发掘资料,探究民间艺术;而避雨对采风,可谓是有点“风马牛”的。同样,“北斗”与“东坡”也是貌合神离的一对。但到探究联意的时候,这对却又可以成联,因为半边竹笠寄东坡,是有典可稽的,正是东坡居士体察民情的一段动人故事,遥寄东坡,正好与采风相互呼应。

               五、无情对结构问题              

    对于结构问题的观点,我曾经和真水无香交换过意见。可以说,无情对中的确常会因为偷换逻辑、借对等种种方法导致结构上的不同,但这点并不是绝对的。有此现象,但不是普遍或必须存在的,于是我们便不能说这是本质特性。《对联》杂志2002.10月版里面也有一篇题为《无情对与借对》的文章,里面主要是从借对手法的角度去分析无情对,大体上包括:从形式分有:借义、借音,从类别分有借对使上下相差甚远而成对的、借对使结构不同而成对的、借对使词性不同而成对的、借对组合音节少的词与音节多的词巧妙成对的等等。            

   用我们常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导致产生歧义、导致结构不同、导致词性不同、导致节奏不同。然而上述四种(或者更多)之中,除了第一种是无情对必须具备和产生的效果之外,其他三种都只是由于借对的原因而产生的与一般对联要求的不一致,或许可以这样说,是一种隶属于借对前提下产生的改变,而不能被认定为一种本质特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6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谢谢老师啊!咱那五样松对的不好!不过俺这里的确有此松,是一古树,国家保护文物系列产品,为什么叫这名字呢,是因为此松为松的五个种类纠缠而生,天长日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叶分五种,你分不清楚谁和谁的!对了,有心去看的请到山东临清!鞠躬,谢谢巴山老师,长知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受教了。。。老师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三关镇
二月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三关镇
独木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三关镇
五里屯
五丈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三关镇
八宝山
.....................偶错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三关镇
    五角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1-12 01: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4-6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三关镇
    二道桥
    呵呵在新疆的乌鲁木齐  刀郎的新专辑里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情无牵,意无远,趣无反,涵无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6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三关镇

    再灌一个
    三关镇
    二当家
    大话西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30 05:04 , Processed in 0.0843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