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4|回复: 16
收起左侧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1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我在作网络版的楹联鉴赏大典时,发现有关农村的题材是少之又少,泱泱大国,七八成是农民,难道传统的对联文化真与农民无关,而只是少数人玩的阳春白雪。分析其原因有三点:一,是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少或感觉忘了。二是不愿意题及农村,三是对联与农村的价值取向观念冲突,农村的对联还在春联,还在发发发的地段。作为习联者,我一喜欢风花雪月的感觉,二也喜欢现实题材的感觉。生活就是如此,总是希望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共存。是以抛些草稿,以对乡村现状和风土人情作写解析,欢迎指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村言村语(一)
  
  
  一。建筑
  
  搅拌筒搅搅拌拌;
  拖拉机拖拖拉拉。
  
  
  二。劣质奶粉
  
  大头儿子小头爸;
  傻眼 娘亲怒眼爷。
  
  
  三。道路
  
  
  村村通路村村富;
  树树宜春树树青。
  
  
  四。烧沼气
  
  
  沼气便宜真便利;
  山煤更贵要更新。
  
  
  五。高档酒
  
  要嫁青春人二四;
  才喝高档酒十八。
  
  
  六。对联
  
  福寿禄三星已有;
  猪鸭鱼四季皆发。
  
  
  七。减学费
  
  
  少交学费村民乐;
  更长知识孩子欢。
  
  
  八。过年
  
  往日过节还少肉;
  今年压岁更多钱。
  
  
  九。三农政策
  
  三农政策嘴边挂;
  四野禾苗脚下插。
  
  
  十。化肥种子
  
  化肥掺假农民恨;
  种子变质买主贪。
  
  
  十一。电视摩托
  
  
  黑白已经成彩色;
  自行普遍换摩托。
  
  
  十二。农民好客
  
  君在客家,无须客套;
  我为地主,当尽地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村言村语(二)
  
  
  一。
  
  村言村语农村事;
  野草野花乡野名。
  
  二。
  
  自信村民当酒饮;
  无名小鸟为春啼。
  
  
  三。
  
  自家土灶烧柴裂;
  隔壁沙锅炒斗香。
  
  
  四。
  
  不放窗帘迎喜鹊;
  还添水酒灌红梅。
  
  
  五。
  
  村犬吠声,客人喧语;
  无主桃花,多情燕子。
  
  
  六。
  
  李桃含笑三春景;
  鸡犬不宁一个春。
  
  
  七。
  
  向阳柳畔牛闲卧;
  得雨村田草渐生。
  
  
  八。
  
  扫除落叶洁村路;
  铲去淤泥通水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村言村语(三)
  
  
  
  一。
  
  杨柳依依,炊烟袅袅;
  溪鱼跳跳,流水哗哗。
  
  二。
  
  燕语莺啼,可对眼前春满意?
  老喧少闹,尽随杯里酒开心。
  
  
  三。
  
  有空聊聊,东家长,西家短;
  献时坐坐,茶也好,酒也香。
  
  
  四。
  
  万树桃花,一溪春汛;
  三杯米酒,百姓人生。
  
  
  五。
  
  桃红柳绿,农村本色为人晓;
  燕语莺啼,田野原声有我听。
  
  
  六。
  
  
  杨千本,柳千本,堤边春画如千本;
  鱼一窝,月一窝,水上人家亦一窝。
  
  
  七。
  
  布谷声声,老牛随我下春野;
  清风阵阵,青竹学童作早操。
  
  
  八。
  
  桃红柳绿,燕语莺啼,看听风月无须钱买;
  水冷瓜甜,谷黄饭香,劳动乡村自有收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村言村语(四)
  
  
  
  一 。
  
  花飞送客小村外;
  燕语留春老舍中。
  
  
  二。
  
  燕子掠青衣带白;
  桃花飞绿水流红。
  
  
  三。
  
  布谷声声牛碌碌;
  桃花瓣瓣水潺潺。
  
  
  四。
  
  两小无猜骑竹马;
  三生有幸定婚纱。
  
  
  五。
  
  大树戏台供剧唱;
  小村灯火话春耕。
  
  
  六。
  
  
  春燕回来当院士;
  青蛙朗诵作诗人。
  
  
  七。
  
  方便左邻右舍,爆竹烟花新买卖;
  辛劳一日三餐,豆儿瓜子小经营。
  
  
  
  八。
  
  
  散步田园,青蛙十步我一步;
  留心乡野,燕子开心吾关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村言村语(五)
  
  
  一。
  
  溪流碧水;
  燕恋春泥。
  
  
  二。
  
  诚恳待人知上善;
  辛勤劳作挣安康。
  
  
  三。
  
  平民小院,醉酒春风关禁闭;
  碧柳长堤,多情燕子掠飞行。
  
  
  四。
  
  红薯粥甜香到嘴;
  白鸭汤好美于匙。
  
  
  五。
  
  草花有意园招蝶;
  风雨无私我爱春。
  
  
  六。
  
  
  八仙海饮三千醉;
  七里溪流十万红。
  
  
  七
  
  莺啼春韵不关耳;
  鱼唼花红何忍心。
  
  
  八。
  
  左邻右舍,时说时笑;
  一日三餐,有菜有汤。
  
  
  九。
  
  酷暑此中消,但期庐下西瓜,常当翁枕,直流口水;
  凉秋随处有,莫要园中柿子,乱砸我头,满是衣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村言村语(六)
  
  春水才添三寸绿;
  砖房又见百间新。
  
  
  儿口书声新又脆;
  老头背影远还直。
  
  
  池边竹子绿如水;
  墙后桃花红比砖。
  
  
  
  我当唤犬家翁去;
  雪作催梅使者来。
  
  
  半亩小园浇菜色;
  三秋明月捧书香。
  
  
  柳种门前,添得小鸟新声悦耳;
  蝶飞院里,吻了桃花红脸迷魂。
  
  
  雨笑蛙鱼作对,蛙伏荷叶上,鱼游荷叶下;
  风闻人燕有约,人在柳堤东,燕掠柳堤西。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序:从乡村笔记,村言村语手稿,到现在的乡村札记,我看之为乡村三部曲,其实以前曾写洗竹几联,我母亲,我的父亲,等等都是有关乡村的作品。曾言,燕子,桃花,溪桥,流水,野牛,青蛙,池塘,荷鱼,等等,构成乡村作品的元素不变,只是季节或心情的变化,乡村的淳朴之风未变,只是生活的质量在变。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很新的名词,而我的记忆里,农村的风风雨雨,燕燕莺莺等等,留人的印象很多,也很美。是以再题农村作品数首。给写乡村作品的联友提供些素材或手法,当然最重要的是你得有乡村生活体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札记一:
  
  
  玉犬福娃,同心辞旧;
  桃花燕子,一意争春。
  
  
  蝉从夏雨声中隐;
  风在荷香气里游。
  
  
  家寒也有书香意;
  室小却藏自我天。
  
  
  春凭柳眼来识我;
  鸟借花须去骗蝶。
  
  
  慢吞混沌汤一碗;
  遐逝尘埃梦此村。
  
  
  竹雨共萧吹村夜;
  梅风跟月上雪楼。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乡村札记(二0
  
  
  
  田野绿时春燕闹;
  竹林深处简清吾。
  
  
  经年大梦回村里;
  往日佳音寄信中。
  
  
  原来是燕莺好客;
  难怪乎乡野倾城。
  
  
  水泥铺路,李桃指路;
  乡野乐人,鱼鸟亲人。
  
  
  村开视野,好景若红当带绿;
  春在心情,小屋虽旧不翻新。
  
  
  
  儿时嬉戏多,折柳追风,翻石觅蟹,一派顽真皆乐趣;
  老后心情好,观荷步雨,钓鱼坐水,十分大雅谓天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乡村札记(三)
  
  拙联咏牛
  
  
  
  闲卧斜风细雨;
  奋耕野浪飞花。
  
  
  
  大迈人生脚步;
  细嚼田野春秋。
  
  
  
  满目青山非我有;
  一犁春雨是吾耕。
  
  
  
  忙时不咬一根草;
  憩后轻瞄半亩田。
  
  
  本就弯腰常觅草;
  亦甘俯首不争春。
  
  
  为春耕,不管风风雨雨;
  待小憩,时闻燕燕莺莺。
  
  
  偶尔抬头,悄然眼泪滴春雨;
  时常驻足,默者情怀扣野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乡村札记(四)
  
  
  拙联咏燕子
  
  
  
  寄人檐下;
  听雨心中。
  
  
  村屋泥巢安大梦;
  田园风雨慰平生。
  
  
  风言风语柳相信;
  春去春来我自知。
  
  
  檐下常栖相爱侣;
  雨中多见自由身。
  
  
  常编雨剧轻松剪;
  时话人情冷暖偎。
乡村札记(五)
  
  乡村几菜
  
  
  白菜
  
  本身清白,也须洗洗;
  一口宫商,更要听听。
  
  土豆
  
  本该出土成他菜;
  何必埋头悟己根。
  
  
  灯笼椒
  
  村里并非明月夜;
  棚中满是绿灯笼。
  
  
  夹豆
  
  
  名中已嵌人生味;
  盘侧频添水酒杯。
  
  
  包菜
  
  得意虫吃卷叶子;
  伤情我负空心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乡村札记(六)
  
  
  
  牛凭寸草知春意;
  人自斜阳话晚情。
  
  
  摇竹绿雨飞楼上 ;
  放桂香花入酒中。
  
  
  覆水荷珠鱼啜去;
  落池花瓣我拾来。
  
  
  
  燕子桃花,轻盈相落;
  人情水酒,冷暖自知。
  
  
  春雨轻临,桃花有孕;
  农民远望,燕子生情。
  
  
  堤上柳杨如是观,燕尾剪春,牛身卧野;
  屋中老子曾经想,荷盘翻雨,花片随风。
  
  
  
  雨后新晴,探梁上泥巢,可还是当年燕子;
  禾中嫩绿,听田中鼓乐,又多添几处蛙声。
  
下里巴人话语
  
  
  关于农村,在我童年或少年,给我的印象太多了。因为其朴实,自然,因为其贫困,窘迫。我记得一年级时,学费要交14元,却许多人都交不起。上三年级时,其教室为平房,没有窗户玻璃,就几根木杈了事,每逢下大雨天,雨点从窗户飞进,加之屋顶也漏,是以我们时常赤着小脚在雨水积泡的教室中上课。最值得回忆的是,过年了,好不容易得到一鸡腿,却因为天寒,穿的衣服不够,把手冻着了。是以,吃得鸡腿却撕不得。我曾出句:儿时鸡腿有嚼劲。就是此段的回忆。十多年后,以上的这些我少见了。农村的变化很大。但这些童年的回忆却还是在脑海中时有出现,包括我生平接触的第一副对联,是小学三年级的老先生给我们讲的关于“踏倒磊桥三块石;辟开出字两重山”的对联故事。
  
  
  除了贫困外,朴实,自然,是农村给人的最大印象。邻里之间有空便在一起坐会,喝些酒,买些花生米,唠家常,说农事。邻居有困难,就互相帮助下,接济下粮食或钱票。他们的本性是天生善良的,也包括了我们农村的父母亲。我的农村作品里就显示了以上特色,并非我的文字使用能力有多高超,而是基于一种农村特色的真实与自然,感情与感恩的因素。曾出句“平常酒伴花生米”。写对“自家土灶烧柴裂;隔壁沙锅炒斗香”,基本就是这一写照,无文字的任何因素释然。
  
   现在的农村与以前的相比,变化很大,红砖房多了,小楼房也有了。村道改为水泥路了。加之政府对农村的关注,对农村的建设出力,所以感觉很深的是村村通电视工程,村村通沼气工程,小学生的学杂费用减免,农民可以买到放心的种子化肥。等等,我为此感到欣慰,是以联题“沼气便宜真便利;山煤更贵要更新”。“春水才添三寸绿;砖房又见百间新”等。
  
   村的风光依旧是那么美丽。有春风夜雨,有鸟语花香,有小桥流水,有碧野黄牛,有池塘,有鸭子,有蝌蚪。还有桃红柳绿,竹林橘园等等。有了这些,就不难理解城市中的人在厌倦了灯红酒绿,钢筋水泥的生活,愿意走出围城,来到农村放松,享受大自然的空气。
  
   我的作品里有关农村的不少,有自己的心情体会,所以少浮躁,少名利,多的是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与思考。现在的网络对联面临的饥荒就是有关农村的作品呀太少太少了。当我得知许多人在为争吵春耕时节,有没有雨中扶犁的场景时,我笑了,生活的体验来自农村,就知道有没有,偏偏不知道,还争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人,这只会让乡村三岁的小孩子都会取笑。写对联的同行们,还是多多关注农村素材吧,毕竟那是个给你衣食的父母。玩对联若忘记了此,还有啥意思。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推荐洗竹文字
  
  
   老家门前,有一口池塘。时逢三月,池水荡漾。波形如自家解暑所熬制的仙草蜜,颜色绿而不黑。几只大白鹅悠哉,悠哉,在小池中如小船行梭。观之,余伸直颈,其弯曲颈,然感春不在乎形也,在于心情。心态温和,便想起了晋王右军洗墨池边,以及挥书道德经换大白鹅的典故。正附庸其风雅,是以给此池塘也取名洗竹池,自为得意。
  
  
   春 水洗竹池边,见鹅见燕,鹅的惬意未让人感到是春水笼鹅。而燕子的掠池飞行,偶尔惊起池鱼跳跃,甚是动心。这一情景,不禁让人想起网上的一句写景名句“燕影惊塘鱼四散”。洗竹池中虽无其绝美,却有独到的乐趣与天机。
  
  
   夏日洗竹池边,水为绿。洗砚时,墨汁散淡,一团黑绿。偶尔抬头,瞥见挨着洗竹池的另一口池塘。有荷花数百朵,娇艳开放。那种粉红很惹人目,更有数只蜻蜓,或点水,或一线直碧落于荷花叶隙。阵阵清风,缕缕清香扑送我鼻中,真是沁人心脾,陶醉于此,几乎忘记手中洗竹之活。
  
  
   秋月洗竹池边,心境朗然。此时洗竹,应是“洗竹用力无须重,看月持身不可轻”。因为月色迷人,一不留神,便有身子被月吸引而飘飘然。夜静,远处还传来晚娘敲砧杵洗衣的声音,那敲溪水与衣服的声混杂一起,竟构成音乐。让我想到“砧敲冷月夜读诗”一句,乡村里的环境其实到处隐藏有诗意的美。
  
   冬天来了,池塘水暖,冒着丝丝气。为练习书法,还是坚持洗竹,不管冻唇或冻手于否。不过还是忍不住,梢洗一会儿,就跑回屋中。案上草稿叠放旁边,专放一瓶二锅头。时而饮上一小杯,以御寒而护手不颤抖。此境显然没有“握竹笔八分硬瘦;举酒杯一两轻狂”的快意,风雅终究还是适当好。
  
   洗竹池边无竹,我房屋背后有一小山坡,却是有葱葱郁郁的一片竹林。每当夜晚,疏风而过,竹声簌簌,如小雨。我所住为平房,自然没有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的同等境界,然感觉还是很享受。听雨成了催梦入眠的药剂了。
  
  
   平日悠闲,便到竹林小憩。当中有一巨青石,似牛以卧。其光滑可鉴人影,而裂隙中几点青苔,惹来蝴蝶。我挥手赶之,独卧此名为回梦石上仰看竹林与那天空。诸般心绪,隆然上浮。巨石绿竹,想到清人龚鼎孳《竹憩》中写道:“有一巨石,是前人种竹处。........一再数之,朗朗萧萧,又似千竿绿雨也?而今案上青山不能为自己有。反令孤情邈绪,容浪迹间。落落此君,当毋笑我。”读到此段文字,感慨很多,惟独我取名回梦石也,大概不同。
  
   兴酣处,每每摇竹听雨。平日看竹以心,今日摇竹以手。感觉竹之直径,竹之节突。那种婆娑,更近于竹的自述。偶有春雀栖息于此,你一摇竹,就群飞离去,声杂影杳。确有先前的”老竹节突曾感手“与现在的”雀是多林春不静“的体会
   
  古代诗人多爱竹,如苏轼,如郑板桥。尤其是后者更以画竹闻名于后世。其集题画.竹有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霞气,借作动于疏密枝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竹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戏,独画云乎哉!”
  
  
   对于此段话,身为诗人画家的老郑说的着实精彩,又一语中的。其实竹品何尝不是人品的写照。且看竹有谦谦君子之称,但从其生长来看,又不拘于小节。人何尝又不是如此,在历经磨练后,才成长的更快。此谓其一。另竹林其实是个不错的修身之所。古代有高僧,有竹林精舍。有竹林七贤,有诗有酒。竹林深处的朦胧与超脱混杂的感觉,时常让我对曾隐住在竹林的这些前辈们肃然起敬。也曾想在竹林边建个小亭,一直未果,只好常常相思先人们隐居竹林的味道了。或是“裁成六七竿竹,四壁皆清;咬定一两句书,终生得益。”或“四壁竹生无限绿;一盆兰吊总常春”。
  
   我时常在回梦石中静卧,思考网中联事。自爱对联,也注册洗竹先生的网名。洗竹的味道,我本身喜欢,并以自作的藏山手稿,乡村笔记,母亲等作品一并归纳为洗竹风格。因为有平静和冲淡,有真实与还原,有着淡淡的竹香,甚至如苦竹苦笋的先苦后甜的感觉。与之纷争的网络对联世界相比,我独自咀嚼着这份属于自己的心情和文字。每在怒时,就跑到竹林摇雨,以其清凉感制怒而生静。所以觉得竹林真是个好去处,我受益于此不少。
  
   末自云:“以竹观竹,性也。以我观竹,情也。洗竹一道,境界也。为人学竹,本分也。联章从竹写出,竹便是道也!“
  
   洗竹先生于2006.3.16日回老家草稿记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青蛙
  
  
   老家,洗竹池中,每逢春意浓浓的时候,你可以在池中看到一群群的小不点,黑乎乎的。它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畅游。有几只飞燕子,不停的在池塘上穿梭飞行。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小学的读的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童兴大发,便坐在池塘边的青石上,折根青草,放入水中。草儿先是引来鱼儿咬,我不放手,它也不松嘴,试图与我拔河呢。待我轻轻放手,它却也松嘴,似赢得一场比赛的胜利,独自游去。再折根水草,去挑逗小蝌蚪们。小家伙们不停的摆动着尾巴,急急忙忙的样子,似乎还在用大人的语气:“去去去!别妨碍我们找妈妈。”玩到此处,所谓的尘世之累也得到释放。
  
  
   待得小家伙们长大了,更是斜风细雨的日子。三年前的一天,我骑着自行车从县城回来的路上,也下起了细雨。那时的路还是泥土路,水坑洼不时溅起雨花。我停下车了,是因为看到泥路上有不停跳跃的小青蛙们。每走一步,都怕踩着伤着小家伙们。他们用调皮畅快的跳跃,似在迎接生命的第二次高潮。这种让我颤动,让我惊讶的跳跃,让我眼睛瞄到车蓝子里的东西。这段期间,我的心情与身体都低落到极点,篮子里是油布包裹,里面有网友赠送我的一套中国对联故事书籍和药品。当看到小青蛙们的如此迎接生命的方式,我对生命突然感动起来,如获重生。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些青蛙们的小小身影都在我的脑海中常常出现。
  
   乡村春夏之时,正是青蛙们最活跃的时候。听蛙鸣成了夜晚成眠的习惯。你听,此起彼伏的声音,如四面埋伏,只闻其声,不知其位。 我曾经这样的幻想“僧吟池畔蛙争韵”的夏夜,“青蛙入室吟诗来”的春夜,“散步田园,青蛙十步我一步”,“放眼田园,青蛙坐在老牛背”等等浪漫的乡村句子。试想没有蛙鸣的乡村是何等的寂寞,更别谈老辛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了。
  
  
   对于网络中的蛙们,我的印象如此:井底之蛙形,争鸣活跃形,睁一眼闭一眼形。曾一联云“从深井而出,忽见别天开眼界;当苦思之后,仍回其室守胸襟。”此为井底蛙。一句云“蛙聚池塘开闹市。”此为争鸣蛙。一联云“噪热叫苦,坐池上莲台,高一只,低一只;养尊处优,看草丛虫子,睁一眼,闭一眼。”此为睁一眼闭一眼蛙。以上写出了网蛙们的不同心态。
  
   然而我还是最欣赏乡村田园中的青蛙们,它的鸣连动着乡村的脉动。它的默默捕食害虫的辛劳,园丁的形象呼之欲出。它的纵使人为的迫害,农药的污染,也还是尽忠职守。每每想到此,我都对之肃然起敬。想想这些,网蛙是与之无法相比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咏那村那狗两联
  
  自古食君当效力;
  从来忍气不吞声
  
  
  
  责任当前,就是辛劳守户;
  名声在外,何妨笑骂由人。
感十二擂咏狗作品下里巴人与狗的故事
  
  
   此此被邀为十二擂的评委,对参赛联友的咏狗作品要进行点评,当看着作品时,忽生感慨。以狗戏题的角度实则是下品。很难想象多数联友对狗的认识都只停留在理性,缺乏感性。下里巴人与狗的电视我没了印象,但却忽然想起我老家村中的那只狗,十六前名叫阿白的狗与 我那夭折的堂哥的故事。
   那年我8岁,堂哥12岁。印象中的堂哥的嘴巴是倔起的,但却嘴甜,很惹人喜爱。每到暑假,我和其他几个小伙伴就到堂哥那睡,月光朗朗的时候。我们几个小家伙穿着短裤衩,跑到隔壁老头家的地里偷甘蔗。是以曾出句“曾偷甘蔗月光下”。童年的生活确实有趣,堂哥的印象此中很大部分留我。
   村中有一条大白狗,堂哥与它玩得最好了,每当见到堂哥从书包里拿出薯条或糖果给阿白,阿白则亲密的蹭着他的脸。我在一边都嫉妒了。
   可是不久后,出事了。堂哥的不幸夭折,对于我们家族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悲痛,我抱着凳子在门口嚎啕大哭。阿白也呜咽,萎缩之极。此后,村里的小山坡上,夜晚时常传来狗叫的呜咽声,那是阿白在堂哥的小墓前徘徊的声音。一个月后,阿白也去了,是在堂哥的墓前。据说是自己绝食而死的,阿白的主人牛大婶,并没有把狗拉回来,而是在堂哥的墓旁边葬了阿白。并竖起了一个小木牌。村里的人知道这件事后,都深情的说:“小华(堂哥小名)真是个好孩子,阿白也真是条好狗。”每每听到这叹息之声,我的心就一阵隐痛。
  
   所以当看到这些咏狗的作品时,我有种失落的心态。狗通人性,又是忠实的看家伙伴。是以当这段下里巴人与狗的故事,在今天的社会里,也许是绝迹了。但我相信动物与人的和谐相处,是不变的生态定律。是以,希望更多的联友对狗 的认识不要停留在片面,平等些,不是很好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3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乡村作品系列以及洗竹文字

乡村作品还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6 09:19 , Processed in 0.0867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