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简兮简兮【1】,方将万舞【2】。日之方中【3】,在前上处。硕人俣俣【4】,公庭万舞【5】。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6】。左手执龠【7】,右手秉翟【8】。赫如渥赭【9】,公言锡爵【10】。
山有榛【11】,隰有苓【12】。云谁之思【13】?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注解:
1, 简:古同“瞷”。看。
2, 方将:将要。万舞:舞名
3, 日之方中:太阳正中午时。
4, 硕人:身材高大的人。俣俣:魁梧健美的样子。
5, 公:公家的。庭:庭院。
6, .辔:马缰绳。组:丝带。
7, 龠:古代的吹奏乐器。
8, 秉:拿着。翟:野山鸡的尾羽。
9, 赫:红。渥:沾染。赭:赭石,一种红色的矿石,可做颜料。
10, 公:观舞的贵族。锡:同“赐”。爵:古代的酒器,此处指酒。
11, 榛:落叶灌木。花黄褐色,果实叫榛子,果皮坚硬,果肉可食。
12, 隰:低湿的地方。苓:植物名,即黄药,喜欢生长在阴湿处。
13, 云:语气助词。谁之思:即思之谁。
译文:
去看呀快去看,
健美的万舞开演啦。
太阳当头中午时,
就在前面的高台上。
舞者魁梧高硕,
在公共的庭院中演出。
马儿矫健雄壮,
丝质的马缰十分漂亮,
气力如虎的舞者骑在背上。
左手拿着三孔笛、
声音悦耳嘹亮,
右手挥舞着长长的雉鸡尾、
令人眼花缭乱。
公候赐他一爵美酒,
酒色红亮如同赭石沾染。
阳坡上的榛子长得好,
低湿处的黄药才繁茂。
心里思念是谁人?
像这舞师一样美丽。
唉!
这位美丽的舞师啊,
可惜他是一位西方人。
后记:
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诗歌,作者应该是一位未婚姑娘。共三章,第一章描写开演前观众们奔走相告的情形,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第二章详细地描述了舞蹈的过程,让读者似乎也亲临这次演出的观看。第三章委婉的展现了一位未婚姑娘的心理活动。
“山有榛,隰有苓”两句粗略读来,似乎和后面的文句断开了,仔细推敲,这两句是回答了后面的叹息因由,这位姑娘昂慕这位舞者,但理性告诉她不能嫁给他,原因他是西方人。她明白,阳坡上的榛子长得好,低湿处的黄药才繁茂的道理,这说明了人是不能够远离自己所需要的生存环境,因此有“可惜他是一位西方人”的长叹。
“苓”有人认为是甘草,有人认为是苍耳,有人认为是黄药,有人认为地黄,我将其定格在“黄药”,那是我上百度求证过,这四种植物只有黄药是喜欢生长在阴湿处。可与“隰”字相谐。
另我将“萬”字也进行了求证,据“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有以下文字可供参考:“萬,虫也,谓虫名也,假借为十千数名,而十千无正字,遂久借不归,学者昧其本义矣,唐人十千作万,故‘广韵’萬与万别。从厹,盖其虫四足像獣”。从这段文字可与知道,萬字本来不是数量词,是名词。在“广韵”里“万、萬”是不同的两字。“萬”字从“厹部”,是因为这虫的四脚像獣。于是我想,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各国的文字是不相同的,之所以先贤将其放入“厹部”,是否有可能在当时的“邶国”,“萬”是代表一种野兽,譬如马,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时马已经被驯化,并且得到广泛的使用,如诗经·卷耳有:“我马玄黄”句,诗经·击鼓里有:“爰丧其马”句,假如这一推断成立,那么,这篇诗歌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用文字记录的马戏表演。当然,这需要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们共同的努力才行。
|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22 18:35 , Processed in 0.0381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