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新台有泚【1】,河水瀰瀰【2】。燕婉之求【3】,蘧篨不鲜【4】。
新台有洒【5】,河水浼浼【6】。燕婉之求,蘧篨不殄【7】。
鱼网之设【8】,鸿则离之【9】。燕婉之求,得此戚施【10】。
注解:
1,泚:依“辞海”解:鲜明貌。例句就是本句。 2,瀰:“瀰”为“弥”的繁体字。瀰瀰指水流深满。
3,燕:闲逸,舒适。例:“礼记·经解”:燕处则听雅颂之音。婉:温顺。例:“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姑(婆婆)慈而从,妇(媳妇)听而婉。这一句可解为想求一个如意郎君。
4,蘧篨:口是心非。例:“尔雅·释训”: 蘧篨,口柔也。
5,洒:依“辞海”解:高峻貌。例句就是本句。
6,浼:污染。例:尔焉能浼我哉。
7,殄:断绝。例:君祀无乃殄乎。
8,设:设置。
9,鸿:古通“蠪”,蛤蟆。离:触犯。例:夫离法者誅。此处指蛤蟆在网中。
10,戚施:表里不一。“尔雅·释训”:戚施,面柔也。
译文:
新台光彩明亮,
玉立在水面平岸的河流旁。
本想嫁个如意郎,
却被口是心非的人霸占。
新台高耸辉煌,
河流却被龌龊污染。
本想嫁个如意郎,
却被谎言不断的人霸占。
設网本想求鲤鱼,
竟让蛤蟆占了网。
本想嫁个如意郎,
却被表里不一的人霸占。
后记:
这首诗应是卫人所作,为讽刺卫宣公违背天伦而写。
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宣公)十八年,初,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为太子,而令右公子傅之。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
这一段文字的译文是:(宣公)十八年(前701),当初,宣公所宠爱的夫人夷姜生了儿子取名伋,伋被立为太子。宣公派右公子教导他。右公子为太子娶齐国美女,美女还未与伋拜堂成婚,被宣公所见,宣公见齐国女长得漂亮,很喜欢,就自娶此女,而为太子另娶了其他女子。
卫人对此十分厌恶,于是写了这首诗讥讽感叹一番。
新台是为娶儿媳而建的,以当时的生产力,要建一高耸、明丽的新台并非易事,也许需要举国之力才能够完成,这可以看出,宣公对娶儿媳是非常重视的,让人想不到的是,当宣公看到儿媳是那么的漂亮,就直接将她霸占了,卫人对此十分反感,于是诗中就描写了“河水瀰瀰,河水浼浼”两句,试想,一条又深又满的河流都被污染了,其龌龊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诗中用蘧篨、戚施两词来形容宣公。据“尔雅·释训”解,蘧篨,口柔也。戚施,面柔也。口头柔和者,其心不一定也柔和。表面柔和者,其里必定龌龊。
此诗的艺术感染力特强。
|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4-21 03:05 , Processed in 0.0358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