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墙有茨【1】,不可.埽也【2】。中冓之言【3】,不可道也。所可道也【4】,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5】。中冓之言,不可详也【6】。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7】。中冓之言,不可读也【8】。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注解:
1, 墙:此处指宫墙。茨:蒺藜,二年生草本植物,茎横生,果实有刺。
2, 可:允许。例:许可,认可。.埽:同“扫”。清除。
3, 冓:“构”的本字,指木材交积。中冓指内室(闺门之内)。此处指宫闱内。
4, 所:如、若。例: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道:说。
5, 襄:除去。例句就是本句。
6, 详:叙说
7, 束:捆走。这里是打扫干净的意思。
8, 读:宣露、说出。例句是本句。
译文:
宫墙上的蒺藜,
不许人们来清除。
宫闱内的事情,
也不许人们传说。
若是许可,
那可丑的不得了。
宫墙上的蒺藜,
不许人们来除去。
宫闱内的事情,
也不许人们叙说。
若允许仔细叙说,
来龙去脉可长的不得了。
宫墙上的蒺藜,
清除了也无法捆扎运走。
宫闱内的事情,
绝不许人们流露宣传。
若是允许说出,
那可真是耻辱难挡啊。
后记:
“毛诗序”谓:“《墙有茨》,卫人刺其上,公子顽通乎君母,国人疾之,而不可道也”。朱熹“诗集传”也持此说,曰:“旧说以为宣公卒,惠公幼,其庶兄顽烝于宣姜,故诗人作此诗以刺之。言其闺中之事皆丑恶而不可言。理或然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诗题序谓之:“刺卫宫淫乱无检也。”众说相类,都认为这是一首讥刺卫国内宫庶公子顽私通国母宣姜,生五子,而名分不正,国人唾骂其荒淫无耻的诗歌。
这一段史实在“左傳·闵公二年”的文字记载(来源于古诗文网)是: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强之。生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文公为卫之多患也,先适齐。及败,宋桓公逆诸河,宵济。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许穆夫人赋《载驰》。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这一段文字古诗文网的译文是:当初,卫惠公即位的时候还很年轻,齐人让昭伯(宣公的庶子顽)和宣姜(即被宣公强娶的太子伋的未婚妻)私通,昭伯不同意,就逼迫他干。生了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文公由于卫国祸患太多,先到了齐国。等到卫国这次大败(翟人侵入卫国,杀死懿公的战争)。宋桓公在黄河边上迎接,夜里渡河。卫国的遗民男女共计七百三十人,加上共地、滕地的百姓共五千人。立戴公为国君。暂时寄居在曹(卫国地名)邑,许穆夫人作了《载驰》这首诗。齐桓公派遣公子无亏率领战车三百辆、披甲战士三千人守卫曹邑,赠送给戴公驾车的马匹,祭服五套,牛、羊、猪、鸡、狗都是三百头,还有做门户的木材。赠送给夫人用鱼皮装饰的车子,上等的绸缎三十匹。
从这些文字的记载,我个人认为宣姜是一位让人同情的女人,和太子伋的婚姻本来就是一桩政治婚姻,异国他乡,孤独无助,被公公强娶,无奈且非所愿。婚后第二年,就成为寡妇。齐人让昭伯顽与其私通,昭伯不同意。谁去关心她是否心甘情愿?从后来齐立戴公为卫国国君,戴公申于其元年(前660)逝世。
齐桓公因卫国多次动乱,便率领诸侯讨伐翟,替卫在楚丘修筑城堡,戴公死后,又立戴公的弟弟毁为卫国国君,他就是文公。文公因卫动乱先逃奔到齐国,是齐人送他回国的。
宣姜的两个儿子都做了卫国国君,这就是齐人让昭伯顽与其私通的目的。
|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9-17 14:23 , Processed in 0.0365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