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狐绥绥【1】,在彼淇梁【2】。心之忧矣,之子无裳【3】。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4】。心之忧矣,之子无带【5】。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6】。心之忧矣,之子无服【7】。
注解:
1,狐:狐狸。绥绥:缓行的样子。
2,彼:那。淇:淇水。梁:河中垒石而成的河梁,可以过人,也可用于拦鱼。
3,之子:那个人。裳:下身的衣服。上曰衣,下曰裳。
4,厉:古同“濑”,水边浅水处。
5,带:束衣的带子。
6,侧:旁边。此处指(淇水)河岸。
7,服:衣服。
译文:
狐狸孤独缓缓行,
走在淇水石梁上。
我的心中好忧伤,
那个人儿没裤穿。
狐狸孤独缓缓行,
走在淇水浅滩上。
我的心中好忧伤,
那个人儿没衣带。
狐狸孤独缓缓行,
走在淇水河岸上。
我的心中好忧伤,
那个人儿没衣裳。
后记:
这是一首别具风格的情诗。
“周礼·媒氏”有记载:“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这段文字译成现代文是:“使男子年满三十而娶妻,女子年满二十而出嫁。凡娶再嫁妇为妻和接纳再嫁妇所带子女的,都要加以记录。”
从上述文字来看,诗经时期妇女再嫁是一件普通的事情,这首诗就是描写再婚前的一位女性(这位女性有可能是寡妇,也有可能是离异,“诗经·谷风”就描写了一位被离婚的女性)的心理活动。
当她看到一只狐狸孤独缓缓行时,立马就联想到他想嫁的那位男士。狐狸在石梁上,就想到男方缺少裤子穿,因为石梁不是沾水处,穿裤子没问题。狐狸走在浅滩上,就想到男方缺少束衣带,因为“诗经·匏有苦叶”有这样的描写:“深则厉,浅则揭”, 浅则揭就是涉浅水时,需要用束衣带将衣服束好,以免衣服被水沾湿。狐狸走在淇水岸时,她想到男方缺少衣服,因为近水的地方气温比较低。所以,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很实在、也很坦诚、直白。
|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3-6-11 09:32 ,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