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兔爰爰【1】,雉离于罗【2】。我生之初,尚无为【3】;我生之后,逢此百罹【4】。尚寐无吪【5】!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6】。我生之初,尚无造【7】;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我生之初,尚无庸【8】;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9】!
注解:
1, 爰爰:舒缓惬意貌。
2, 离:古同“罹”,遭遇、遭受。例:“离骚”者,犹离忧也。罗:捕鸟的网。
3, 无为:指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并非是摒除有所作为,而是指治理国家,要应顺自然,洞悉天时地利人和,制订有效措施,使人民安居乐业。“我生之初,尚无为”写在他出生时,是处在“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环境,故而是没有服兵役的必要。
4, 罹:苦难、忧患。“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写在他长大后,由于诸侯兼并激烈,小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乱,这也是百罹的由来,原来没有建立兵役制度的国家,也都开始要服兵役以自保。
5, 尚:暂时。暂且。例:尚容我更衣。无吪:“吪”指说话,“无吪”指安宁。
6, 罦:一種裝有機關的網,能自動掩捕鳥獸,亦叫覆車網。
7, 造:指劳役。“我生之初,尚无造”意思是:我刚出生的时候,人们不会超期服劳役。
8, 庸:徭役。徭役分劳役、军役和杂役。
9, 聪:听觉。例: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
译文:
林间兔子来回跑,
空中山鸡却落网。
幼年不闻兵役事,
成年经厉战乱频。
国破离散十分苦,
罹难困顿百哀声。
暂短浅睡些许宁。
林间兔子来回跑,
空中山鸡落机网。
幼年不闻超期役,
成年常听役期延。
君子于役十分苦,
汝坟相逢百般哀,
暂短浅睡些许静。
林间兔子来回跑,
山鸡却落大网中。
幼年不闻徭役事,
成年常叹徭役重。
击鼓其镗难偕老,
嗟我怀人两相思。
夜短浅睡暂不听。
后记:
春秋时期是一个大兼并、大动乱时期,此诗真实的记录了这一时代特点。
“礼记·王制”就有记载:“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市,廛而不税。关,讥而不征。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夫圭田无征。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这段译成现代文(来自“古诗文网”)就是:“在古代,农户帮助耕种公田,私田就不再纳税;在市场上租用了公家的店铺,就不再交纳商品营业税,水陆关口,只稽查是否违禁,并不征收进出关税;在规定的时间里进入山林川泽采伐渔猎,就不加禁止。余夫耕种卿大夫的圭田也不抽税。征用老百姓从事无偿服务,一年不能超过三天。”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远古(指尧舜时期),虽劳动效率低下,收成微薄,但徭役也不重,一年不能超过三天。到了春秋时期,小国林立,兼并加剧,随之而来的是战争频发,兵力需求增加,兵役时间只得延长,跟着劳役和徭役的时间也增加,无形之中,老百姓的负担沉重起来,于是诗人发出了如此悲哀的吟唱。
此诗以“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起兴定调,按常理推来,兔生活在林间,环境复杂,又有各众食肉猛(禽)兽盯着,其艰难困苦肯定比会飞翔的雉鸡要大许多,而作者却描写兔能爰爰雉罹难,这是作者以雉自喻,暗叹生不逢时。
|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3-6-11 09:35 ,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